第74章
结果是:禹白溪用所谓“不灵活”的单手也能连赢她三局。
看着禹大教授身姿敏捷,祯珠隐隐感觉:自己是不是被套路了?
她问,“你想我帮你完成什么愿望?”
“下周来听我上课吧。”
哈???
祯珠不可置信,她以为禹白溪可能会要求请吃一餐饭。
她摘了运动发圈,刘海有些乱,额头正中恰好有一小撮呆毛咻一下翘起来。
禹白溪不动声色地看她,祯珠觉察到了,抬头回视。
禹白溪很快将视线移向别处,忍着压下嘴角翘起的弧度,“下周二,上午8点半。我把教室地址发给你。”
“哦。”祯珠的小脑袋明显地点点,呆毛也跟着晃动,表示听明白了。
她本就娃娃脸,乖乖点头答应的模样,真是可可爱爱。
瞥见禹白溪脸上不自觉地挂着欣慰的笑,祯珠凝眸深思,觉得自己好像真钻进了猎人准备好的圈套。
祯珠翻开心里那份备忘小本本,在标题为【新租客观察笔记】那篇重新记下:
1.很爱干净(每天早晚洗两次);
2.厨艺很棒(煮泡面一级赞);
3.习惯运动(仰卧起坐、俯卧撑、羽毛球......后续补充)
4.喜欢别人听他上课(可能是为人师者都这样?)
祯珠犹豫半晌,又写下新的一项:
5.对我温柔细致,与众不同(),需要更多实证支持......
第34章 禹大教授
b大医学院, 阶梯教室。
禹白溪新学期要带本科生,给临床五年制大三的学生讲《数字骨科学》。
开学的第一节 课,祯珠到达教室时, 能容纳二百人的教室早已坐满了人。
清晨她跟禹白溪一同吃早餐,坐顺风车到了学校。
有课的时候,禹白溪习惯提前一个小时到办公室, 哪怕对课程了然于心,仍会在课前把今日份的讲稿再过一遍。
他一直有时常更新课件的习惯。
医学研究和技术不断发展,及时备课让他的教学知识点和案例总能紧跟发展前沿。
其实祯珠是第二次来到阶梯教室,她到得早, 那时教室还没开门。她又跑去校园溜达感受大学情怀,踩着点回来,结果一看傻了眼:课室只剩下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位置。
上午八点半的课, 秒针显示进入30秒倒计时。祯珠还在门口踟蹰, 她甚至能看到走廊尽头的禹白溪正朝她远远走来。
那高大的身影, 走路自带bgm:哐、哐、哐......
犹如进击的巨人......
没时间绕到后门去了, 祯珠盘算,现在穿过人群冲到最后一排, 百分百会被刚进门的禹白溪逮个正着。人家一大早起来给自己做早餐, 她这样也太不捧场了。
感受到禹大教授投来“慈祥”的目光,祯珠扯了扯嘴角, 只好乖乖来到教室第一排。
好处是没有选位置的忧虑。
首排正中间, vip黄金席位, 永远留给迟到的学生。
她的位置极佳,离讲台也就两米距离。祯珠自己念书时都没坐过第一排。
谁让她要跟禹大教授打赌来着?愿赌服输。
她可是有很端正的奥林匹克竞赛精神哒!
所以, 听课也要拿出端正的态度。
祯珠双手放在膝盖上,小学生端坐乖巧姿势。
光这样还不够排场, 祯珠从包里拿出平板和电子笔摆好。
她从小学习一般,属于笨鸟先飞、勤能补拙那种类型,是老师喜欢的好学生。
好学生嘛,装备必须到位。
秒钟跳到8点30,禹白溪准时进门,许助教和一位学生跟在后面,每人手里扛着一副人体骨架。
祯珠觉得眼熟,这两幅骨架不是禹白溪办公室里的吗?
不过,正常成人有206块骨头,去掉皮肉,骷髅骨架不都长得一样么?她的眼力什么时候变这么精准了?
小孩子的骨头数量比成年人要多,新生儿的骨骼却多达300块,发育过程中一些骨头会逐渐融合1。
每只手由27块骨头组成,脚有26块,手脚合起来共有106块骨头,占全身骨骼数的一半还多。这是人类手脚灵活的原因2。
等量的骨头和钢铁,骨头的强度是钢铁的 5 倍。这就意味着:一根长一立方厘米的骨头,能够承受相当于一架大钢琴的重量3。
以上冷知识唰唰唰从她脑海里飞过,比3倍弹幕还快。
近朱者赤,天天看「骨头先生」普及骨头冷知识,她现在关于骨头的知识储备特别丰富。
祯珠不自觉露出骄傲的微笑:深藏功与名.jpg
身后有学生小声讨论禹白溪这门《数字骨科学》有多严谨,考试难度系数几乎在全院最高。每逢考试瘦十斤,说的就是禹白溪的课。
祯珠竖起耳朵,与自己无关的考试,听得津津有味。
讲台上的禹大教授已经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地介绍课程主旨。台下全是他带过的大一生,彼此已经很熟。
他一开口,祯珠明显感受到课堂氛围的变化。之前的轻松、散漫消失殆尽,学生们的注意力瞬间被禹白溪凝聚起来。
这是大三生的专业课,很多固有名词祯珠听不太懂,开起了小差,悄悄打量着讲台上的禹教授。
一丝不苟的灰蓝色衬衫,深灰色质感长裤,搭配手工皮鞋。袖口向上挽起两寸,露出好看的手腕。要是再搭配一对精致袖扣,效果会更佳。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