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dk相信他俩之间会有很多创作的火花。
下次?
祯珠敏锐捕捉到这个词,这才发现不知不觉自己待了一整周。
连说好去海德堡看祯鑫的时间也抽不出来。
“你要离开吗?”她问。
dk是这座艺术馆的设计师,承载着他的回忆和作品,她以为这里是他的家。
其实他一年只有冬季会在此短暂停留。更多时候,他在满世界跑。
或许对一个自由的灵魂来说,心之归处就是家。
回到现实,是时候考虑返程了。
国内还有工作等着她,苏书昨天还发信息问她何时回国,跟林琳公司合作的文创艺术品也进入落地生产阶段。
而且快到农历新年,她想团聚,想家人了。
“我们可以随时沟通。”dk给她留了自己的私人联络方式,“期待见到你有更多更美好的作品问世。”
做这个世界的观察者、体验者。
不要浪费你生命的一分一秒。
dk跟祯珠分享自己的人生信条。
还有一点最重要的是,学会爱的能力,爱自己,爱他人。这是他过世的妻子教给他的。
dk说等百年之后,他来到天堂,见到妻子,就能跟她分享很多人间的喜怒哀乐。
“谢谢你,dk。”
分离悄然到来,祯珠眼眶隐隐涌上一阵酸意。遇到这位亦师亦友的知音,是她这趟旅程最大的收获。
离别往往是敞开心扉的好时机。
“蒸zoo......”dk努力发出正确的发音,听起来格外认真而郑重,“回国吧,你要找的真正的师父,其实在国内。”
本来他答应过对方,教会祯珠就行。没想到祯珠一眼就看出来作品的灵魂。
加上祯珠和禹白溪之间的关系,dk认为让她知道真相,或许能有更多的成长。
相处至今,频频错愕和惊讶的是梁麒和dk。
这回轮到祯珠愕然,听完dk的话,她愣了愣。
万万没想到,伏笔原来早就埋下,难怪电影里大boss总在最后才登场。
第75章 迫切的甜蜜
“哦?大boss?”dk饶有兴趣, 吸了口烟,仰头缓缓吐了一缕烟圈。
这称谓更显出他跟祯珠有缘分,他以前也开玩笑称呼那人为boss。
祯珠起初有些讶然, 但思路前后一理顺,她若是走心一些,说不定能够更快发现大boss。
两人互视一眼, 会心而笑。话题轻松起来,dk给了她很多方面的建议,专业上的、生活上的。
这厢尘埃落定,dk计划提前离开慕尼黑。
他准备去滑雪, 他年轻时喜欢冲浪,55岁时才学的滑雪。
至少对祯珠而言,挺震撼。
一是dk的实际年龄可能比祯大海还大一轮, 可他看着非常精神小伙儿。
二则是狠狠反省了一下自己。
她27岁了, 禹白溪带她打羽毛球, 她都会窜出个念头:自己不再是少年, 骨头还能不能耐得住这么高强度的运动量?
她年轻时对「年龄」毫无概念,是去年一场离职, 迫使她审视人生。
那时的她, 没有工作、没有爱情,病痛缠身, 发现人生只有一次的20代已经过去大半。
原来年龄的焦虑就是这样无声无息潜入人心, 人一旦放弃自己, 便会坠入恶性循环。
幸好她遇到了大白,告诉她, 年龄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而是按照精神状态排序的。
禹白溪拉着她, 站起来了。
现在再想想,祯珠反而觉得当时的情况并没有那么焦虑。
把人生看做一场电影,如果能活90岁,她的进度条才拉了三分之一呢,往后的人生如何,可能性全攥在自个儿手里。
可以选择在20岁时就对一切感到厌倦,也可以在70岁时启动自己热爱的事业。
好好活着,她才是人生这场戏的唯一导演。
*** ***
祯珠这趟来德国,落地出了机场后哪儿也没逛。每天驻扎在工作室里,勤勤恳恳。
这种充实的体验很久没有过。
为了给祯珠践行,dk带祯珠和梁麒去吃饭。
地点隐藏在小镇不起眼的一条街旁,看装潢是一家传统小店。
店主、厨师、服务员是同一个人。
显然与dk很熟络,dk一进门,两人先来一个深深的拥抱。
dk告诉祯珠,这家店的招牌很长很有趣,是一句话,翻译成中文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本书,叫做《为什么?》】
店主以前是位出色的银行家,成天与数字打交道,忽然有一天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一位优秀的厨师。
然后人生的快进条拉到现在,他有了这家经营十年的餐厅,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餐厅的投影幕布上在放店主录的厨房日常,没有配音只有画面,能让人更集中注意到不同的食材。
“来到这里,我们只关心如何在盘子里多加点香肠或蘸黄瓜,而不是存款、房租或失业率。”
在dk看来,无论想成为一位优秀的珠宝设计师,或是出色的厨师,首先要实实在在,接地气,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魂儿。
“魂儿。”dk发音很准。
祯珠在珠宝公司待过四年,自己出来创业,算是在市场前线摸爬滚打出来。
这年头,百分之九十的设计静静躺在电脑的文件夹里,另外的百分之九则倒在商品化的路上,能存活下来的是那1%。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