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赵将军叹道:“你这枪用了五年,一点缺口都没有。熹儿,你可知为父身上有多少疤痕?”
赵熹蹙眉,抬头看他:“爹爹,您这是什么意思?”
赵将军坐在赵熹身前,满眼怜爱:“你爷爷去得早,我又没什么本事,全靠你外公救济才活了下来。你娘和我都是粗人,可不知道为什么你就那么可爱,生下来就白白嫩嫩跟包子似的,眼睛大大的、像是玻璃珠子,晶莹透亮的!四邻街坊都特别喜欢你,每天都要来咱家抱抱你、亲亲你,还非想给你当干爹、干妈。后来你越长越漂亮,开始有人找上门来要将你买走,出价从一两银子到十两金子,爹看着都胆寒!你娘每夜都在枕边放着屠刀,就怕有人红了眼、闯进家来把你抢走!当时爹爹刚从军不久,每次上战场都想起你笑起来的模样,有一次爹被人戳穿了胸口、军医都说我要不行了,我攥住他的袖子、哭着求他救我,我怕死,我怕我就这么死了你和你娘、你哥被人欺负!好在我还是出头了,立了功、封了赏,咱们家越来越好,平阳城再没有人敢得罪我们,这时候我跟你娘才稍稍放心!”
赵熹眼中含泪:“爹爹,孩儿叫您跟妈妈受苦了!可孩儿已经长大了,您跟妈妈不用再为我操心了!”
赵将军继续道:“自你出生后,家里有什么好的都先给你、有了一点积蓄也想着给你添置点什么,就连福儿都要在你后面,熹儿,你是从没有受过一点点苦啊!福儿他的刀上有多少刮痕、多少缺口,你看过么?你连游云都舍不得擦花一点,你哪有别的路可选?”
赵熹愣住:“孩儿不明白……”
赵将军摸了摸赵熹的头:“熹儿,这世道远比你想象中难,但机会也远比你想象中多,嫁人与否不过是一种选择,往后的日子什么样依然在你手中!大公子是好人,他会好好对你的,至于三公子,只能说你们没有缘分了!”
赵熹想着赵将军的话,久久不能平静。入夜,他辗转反侧,耳畔不断回响今日所闻,他索性点了灯,又将游云拿来。干干净净漂漂亮亮有什么不对么?我不过比福儿更珍惜自己的兵器罢了,这与我嫁不嫁人又有何干呢?我从不觉得外面的世道容易啊,它究竟有多难呢?
赵熹忽然想到白云寺后山的流民,他们大都来自卫宁、黄平两县,那里经过水患、又起了兵乱,现在并入晋州,不知前途如何。
卫宁……
承平今夜也无心入眠,他将自己对卫宁、黄平两县所思所想连夜写成文稿,第二日一早呈交郡公,郡公看后又惊又喜,忙召来几位属官商议,其间还勉励夸奖了承平许多,直到中午才布置完毕、叫大家各自散去。
“三公子、三公子!”
承平走出议事厅不远便听有人喊自己,回过身,是个小山般的武将。这武将看着十六七岁,笑起来眉眼弯弯可爱得很,丝毫没有武将的粗俗可怖,不过好似遇到什么难事,面有急色。他跑上前向承平抱拳行礼,道:“末将赵福,参见三公子!”
承平有些意外:“原来是赵小将军,不知找我何事?”
赵福红了脸:“不、不敢当,我只是个副尉,三公子叫我名字就好。”赵福看看朱鹤,又道,“我有件要紧的事想悄悄跟公子说,就一两句话,不知道方不方便?”
承平示意朱鹤退开,同赵福到一偏僻处:“赵小将军请说。”
“三公子,我家阿娣留书出走了!”
第11章 出行
承平与赵熹只见过寥寥两次,但止这两次就叫他印象深刻,赵熹那样个性刚强的人,逃婚似乎是意料之中。承平听到此事自然忧心,毕竟赵熹是一个双元,如今兵荒马乱他一人跑出门去不知还要遇到什么事;可他心底隐隐有一丝丝庆幸,阴郁不能见光。
承平安慰赵福:“赵小君许是出门散散心,可能不久就会回家,他书信上写了什么?可有我能帮忙的地方?”
赵福道:“阿娣信上说他想出门看看,会在定亲前回来……可他把自己的枪都带走了,恐怕要闯荡一番才肯收心。爹已去军中问过,守军说看到阿娣早上从北门出城了,我想,北门不正是去卫宁、黄平的方向么?他会不会跑去卫宁了!”
承平心如擂鼓,勉强镇定,自以为淡然地问:“小君、小君怎么会想起去卫宁呢,可是有亲友在那里?”
赵福看着承平道:“阿娣的心思我也猜不透,不过爹说昨日跟他说过,三公子将往卫宁……”
承平猛然攥拳,他知道自己不该想,可又不禁去想。
赵福继续道:“阿娣与大公子的婚事已定,这事是改不了的,他去卫宁可能只是散散心,并没有其他想法;爹娘商议之后决定不做声张,只叫家人们去找,可阿娣的性子,家人们就算找到了他也不一定能将人带回来。三公子,阿娣一向聪慧、对您很是欣赏,他将您当弟弟,我相信他的眼光,所以才冒昧前来。若您去卫宁是遇到了他麻烦您看顾一二,劝劝他、叫他早回家来准备婚事,别叫爹娘担心。”
弟弟……承平慢慢松开拳头,向赵福笑道:“赵小将军的意思承平明白。此事承平不会告诉父兄,也会尽快动身前往卫宁,如果能遇到小君,一定将他安然无恙送回平阳,请赵小将军放心!”
承平言出必行,当即拜别赵福回身去见郡公。郡公单留了常辉议事,谈及承平文稿喜形于色:“往日观承平那孩子老老实实不言不语,没想到竟内藏乾坤,虽年纪小,志向却大的很呢!昨日刚刚给他派了差,今天就交了这‘卫、黄观呈’,分明未出平阳、没历政务竟也能将卫宁二县的事讲得井井有条面面俱到,当真叫我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