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刘史策派了探子监视燕军动向,得知燕军在堡外不远处安营,李承平和燕将还发生了冲突、最后不欢而散,燕军本就疲惫、又被迎头痛击、将领还因此不合,全军上下气势低迷。刘史策更为得意,学起汉高祖、每夜叫人在燕军营外吹起筚篥,正是正月团圆时,燕军不知为了什么跟着一个不认识的人背井离乡,心中本就不情不愿听着家乡故曲更加怀念亲人,廊柔堡又距燕州甚近,不过两三日竟逃兵甚众。
眼看如此承平更加心急,严厉惩处逃兵,这让燕军看在心中更加心寒。眼看就要控制不住,承平不顾燕将劝阻强行叫阵。这正中刘史策下怀。这次刘史策率三万大军倾巢而出,如汹潮卷向燕军,燕将再三劝承平后撤整兵承平坚持不肯,甚至还要拔剑斩人,燕将一怒之下竟将头盔一扔、策马而去!燕军本就无战意,见此情状丢下承平四散而逃,承平挥舞长剑意图威吓却毫无用处,眼看京畿军至,只能在亲卫护卫下狼狈逃窜。
他要逃,刘史策却不肯放,刘史策没管燕军、穷追承平。眼看燕军打定主意不要自己这主将,承平只能调转马头往一旁的山上跑,希望山高林密能一挡追兵。刘史策也看出他的意图,急道:“快追,别叫他跑了!抓住李承平重重有赏!”
京畿军拍马直追,想在入山前将人拦下,一直追到入山前的峡口。若是平时刘史策定会停下好好探查,但他亲眼见了燕军溃败、李承平只带了寥寥几个亲随在前,他料定李承平故布疑阵、仍领军追击,等三万人众挤进峡口,两侧山岭忽有无数巨石滚木砸落,刘史策这才惊觉遭了算计:“停,快退、撤退!”
可惜为时已晚,石木阵后又有万箭齐发,直到峡谷中三万人死的死、伤的伤、举旗投降弃兵不战,燕军这才挥舞着战旗呼喝着冲进峡谷,此时刘史策早已死在乱箭之中。
岳阳等到黄昏都未见大军回来便觉不好,他在营中直直坐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果有人报燕军又来叫阵。岳阳走上墙头,城下燕兵雄赳赳,气昂昂战旗招展战鼓激昂,哪有先前颓丧模样!承平与身旁燕将说说笑笑其乐融融,见岳阳登城,笑着叫人抬出刘史策尸首、又押出一排京畿军,向岳阳道:“岳将军,公孙氏倒行逆施犯下滔天大罪,还请岳将军及时悔悟、不要一错再错,落得刘史策这般下场。”
岳阳冷笑连连:“你害死小殿下绑架大殿下,你才是乱臣贼子,如今竟污蔑他人!我这里还有两万精兵,更据廊柔雄关,难道还怕你不成!有种你就来攻,只怕等你攻下城来你那貌美娇妻也早已命丧京畿!”
承平也不气恼,驱马走到城下,指了指身后跪在地上的京畿军:“昨夜一役公孙军死八千、伤一万,共俘虏一万九千三百五十七人。将军,若您是我,要继续攻城,这些人会如何处置呢?”
如何处置?即无粮养,又不敢放,就只能杀了!
“我昨夜问过,这些人除了京畿来的公孙军还有原就驻扎在廊柔堡的军士,他们跟着将军许多年,将军要他们死,他们一定视死如归。”
岳阳急道:“李承平!你怎的如此卑鄙无耻!”
李承平笑道:“将军何出此言?如今叛臣贼子是将军而非承平!持大义者是承平而非将军!将军在军十数年,公孙氏何许人难道真的不知道么?京中情形如何将军真的不曾怀疑么!既然将军不在乎所为忠义,公孙氏派了刘史策如此人骑在将军头上,公孙氏对你又有何恩义可言?这损失的三万人马怕还要记在将军头上呢!如今只有燕军我便大胜,来日平州援军至,廊柔堡只有破城一个结局。识时务者为俊杰,将军为了公孙氏死战,若我妻真因此有了损伤,来日大义昭彰,将军要为公孙氏殉死么!”
岳阳冷笑:“说到底元帅还是忧心娇妻!”
承平坦然道:“我心忧陛下、更挂念娇妻!这全是因为我重情重义!武人愤死争功所为不过荣华富贵封妻荫子,可多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故事,哪怕此次我转头撤兵,公孙当权数年将军籍籍无名困守此处,之后就算重用将军也不过急一时之需,时候过去将军何等下场又何必我明言?妻选夫、将择主,英主在前,岳阳你还不来拜、更待何时!”
城上万军待战万箭待发,承平却毫不畏惧、泰然立于城下,仿佛对面的奋死拼杀不过挥手弹指便如云抹去;他分明在笑,笑得云淡风轻悠然自得,却威严四溢,叫人臣服。
岳阳看看李承平,看看城下战友,又想想近年境遇,不由长叹一声:“开城门吧……”
第147章 兵临城下
廊柔堡交接完成后,承平将巡职兵将外其余人、包括士兵及俘虏,全都带到粮仓外校场。对燕兵及随从亲卫自然是论功行赏,俘虏们看着曾经的敌人在功劳簿上记了一笔又一笔功、许了一次又一次赏,再看看自己生死不明的前途,心中凄惶无比。
待功劳记完,承平向俘虏们道:“诸位虽曾为豺犬爪牙,但毕竟身在军中人不由己,朝堂争斗本也非诸位能知晓、参与的,如今又因岳将军之仁义领诸位及时醒悟,诸位虽有罪、罪不及死;虽有过,过亦可补。承平如何待军士大家也看到了,这样吧,有愿意追随承平者就留下,以后进退与共、赏罚必明,荣华富贵天下扬名就看诸位自己;若忧心家人不愿征战四方,那就领一袋粮食,回家去吧。来人,给各位兄弟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