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如今终于被迎接回宫,想着皇帝已死、皇后已废、自己的儿子即将登基成为九五之尊、自己也将成为天下最高贵的女人,黛君心中快慰不已,特地梳妆打扮、换上了从宫里带出来的绣衣。到了辛怡宫,舒妃已穿素衣孝服侯在院中。黛君见到她虽惊讶却更为得意,叫舒妃起身,笑道:“姐姐怎么在这里等着,快进来坐坐!”黛君将舒妃打量一番,见她染了风霜之色心中暗笑,面上还是安慰:“没想到还能再见姐姐,真亏得老天保佑!姐姐是如何躲过一劫的?公主现在可好?”
舒妃看看穿戴精心、满面春风的黛君,垂头老实回答:“幸亏赵大君舍身相救嫔妾才得以同公主逃出城去,我们在北郊树林躲了好久、遇见李大人勤王军这才得救。见到娘娘安好嫔妾就放心了!”
黛君暗道赵熹多事,不过舒妃本就身份低微、又只有一个公主,就是留下倒也无妨。黛君笑道:“赵熹确实是个能人,先前我还小瞧了他,如今看来,他可比那些男人们可靠多了!果然女人和双元从不比那些男人差,不过是被他们强压着不叫咱们出头,不然哪还有他们的地方!承平已派人去接睿儿,待睿儿继位,一定要重赏赵熹才是!”
这倒说中了舒妃的心事,舒妃正要开口,有宫婢进来禀报:“贵妃娘娘、舒妃娘娘安。贵妃娘娘,李大人和大君已入宫,请您前去云逸阁相见。”
黛君瞥她一眼,整了下衣衫,笑道:“都是一家人何必见外?叫他们来辛怡宫拜见吧。”
宫婢犹豫片刻,没有动作,黛君冷了脸:“怎么,废皇后可在宫中见公孙明玉,本宫却见不得自己哥哥?”
宫婢嗫嚅道:“李大人和大君正在云逸阁等候,还请、请娘娘移驾……”
黛君冷笑:“从来都是下拜上、臣拜君,他们要见本宫就该亲来拜见,哪有本宫纡尊的道理!去请他们来辛怡宫,说本宫备下好酒,要谢他们呢!”
宫婢不肯听令。舒妃忙向宫婢道:“娘娘刚刚回宫还需休整片刻,你先到殿外等候,娘娘一会便去。”
宫婢这才离开。
黛君大怒:“舒妃好大的面子,竟还要支使起本宫来了!这宫中还轮不到你做主!”
舒妃也沉了脸:“娘娘,且不说李大人于咱们有恩,就说陛下尸骨未寒、还需李大人操持,大殿下尚且年幼、还需李大人扶持,娘娘您这时候不安抚李大人、叫他安心办事,还有故意打压,就算李大人不计较,大君的性子能容么!”
黛君不以为然:“正是他们权大心高本宫才要叫他们看清地位认清主仆,不然他们怎会忠心报效!”
舒妃叹:“大殿下是陛下唯一继承人,嫔妾所求也不过是大殿下能扛起朝廷重担,娘娘,您如今不过倚仗李大人是您哥哥、要受国公调遣、不敢对您无礼,可国公远在平阳、京都咱们孤立无援,您怎么就敢冒险呢!何况李大人和大君都是信义之人,咱们真诚相待、求他们好生扶持殿下,他们只要答应就必不会反悔!娘娘,大殿下顺利继位才是重中之重,您的高贵就先放一放吧!”
黛君本就聪慧,之所以失礼不过是因为得意过了头,经舒妃一劝她迅速冷静下来,她又看了看舒妃,变了口气:“姐姐说得是,是妹妹狂妄了。爹爹远在千里,真出了什么事一时也帮不上忙,还是先哄着他们定下睿儿的大事才对。”黛君站起身向舒妃一拜,“多谢姐姐提点,妹妹险些犯错!妹妹这就梳洗更衣,去见三哥!”
第154章 怨怼
黛君拆掉高髻换上素裙来到云逸阁,一见承平赵熹便凄凄哀哀走上前盈盈下拜,哽咽谢道:“宫中巨变、叛贼谋逆,若非三哥三娣出手相助保我母子,我母子怕已随先帝去了!小妹拜谢三哥三娣大恩!”
承平忙将人扶起:“四妹妹快请起,咱们是血脉相连的兄妹,熹儿和我又怎能看你们母子受难置之不理?先前行军不便我将睿儿留在燕州,已派人去接了,三五日便能到京都,到时你们就可母子团圆!”
黛君不喜承平无礼,却也记得舒妃劝告不敢贸然得罪二人,想了想,问:“不知先皇现在何处?”
承平答:“公孙氏为掩盖罪行将陛下梓宫藏于皇宫冰窖之中,我正打算明日召集群臣商议陛下丧葬事仪,一切都以帝王礼论,四妹妹大可放心。”
黛君哭道:“先皇命苦,竟被废后和公孙氏所害!幸得哥哥阿娣平定叛乱,保住了李唐江山。哥哥阿娣乃碧血丹心的大忠臣,睿儿还小、不通朝事,日后临朝还得倚仗哥哥和阿娣扶助,还请哥哥和阿娣多多费心!”
承平与赵熹对视一眼,赵熹道:“虽公孙氏伏诛可罪魁尚在,当务之急应召集九州岛讨伐青、胶逆贼,其余诸事,倒是不忙。”
黛君直起身:“怎么,罪魁祸首不是公孙明玉吗?青、胶二州虽也有罪,国不可一日无君,还是要先定君王再说其他才是。”
赵熹答:“那日我在辛怡宫先见了丹阳、后才遇公孙。若弑君之事为公孙图谋,咱们无论如何也逃不出去;皇后对皇帝爱慕心切,要杀皇帝定是旁人挑唆,如今她疯疯癫癫,想来当初是丹阳唆使才叫她犯下错事。不过具体如何,还是要问过丹阳才知。皇帝对睿儿慈爱有加,睿儿该为父报仇、踏平胶州才能尽孝道。”
黛君攥紧了手,语气也冷了下来:“京都不是有十万精兵么,哥哥阿娣都骁勇善战,踏平胶州不过弹指挥袖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