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家里的事有赵熹和承盛承平并不担心,目下最为重要还是攻克高原城。高原为代州故府,城厚墙高、物资充足,有守军八万,可谓牢不可破。承平并不着急攻城,而且将安昌以东各城拿下、整治内政,待各城政务顺达、金荣也如约攻克红缨关,春芽萌发时,承平举兵向高原进发。
青州也不肯束以待毙,在高原城和安昌城之间有一块高原地名叫闸口,地势平坦地形开阔,青州调集周边军队共约十万,在此地与承平会战。
承平也有兵马十万,但每攻一座城就要分兵驻守,就算有平州支持、能凑出来的也只有七万人。承平也不慌张,兵分两路,一路五万人由高辉指挥正面应敌,一路两万人由赵招胜率领、从闸口东太劳山绕到侧后,再加上金荣在西北阻截援军,近二十万人打了四个月,青军终于败逃,退回高原城。
于是又要攻城。
承平认为鏖战四月平青二军都已疲惫,于是便叫诸将围而不攻,另命赵招胜回守安昌、孔舒守淮乌、赵福率原安昌守军至高原埋伏从青州来的援军和物资。
杨蓝月等人藏身之地并不在高原城中,眼看高原被困、杨蓝月又再三劝解,王安终于答应助平州一臂之力。他联合代州旧部在代州旧地举事,各城自身难保、对高原之困更无暇他顾,高原四面楚歌,成为孤城。
这城一围便是三年,中间高原也曾反攻,但城中兵士被围越久气势越低、只能倚仗外来救兵,但高原非青州本土、派了几次援军未果后青州索性放弃,只有高原城里的将士还苦苦期盼着家乡的救援。三年,城中粮米断绝、百姓易子而食,士兵们吃完军马,也开始吃人了。守城副将终于难忍如此惨状,杀掉主帅、开城门投诚,高原之战终于结束。
第197章 相思
这三年承平大都时间都在安昌坐镇,但他却不仅仅在安昌,平州、京都乃至卫州的防卫调度都出自他手、经国公批复后施行,三年间除高原之外平卫青、京胶交界都有战火,都因承平调度有嘉早有防备迅速平息。
除此之外承平注重已占城池治理,约束军队、鼓励当地百姓繁衍生息,平军所到之处兵简而民安、政和而农兴,这些城池本就为青据代地、如今换了主人但百姓们生活安定,大家便对平州多了许多欢迎和归属。平州境内有承盛主持、常辉、陶希仁等名臣辅佐,加上承平运筹有方将战事消耗降到最小,平州征战多年人丁不减、仓禀未瘦。
因赵熹踪迹难寻,明武堂打探来的各地消息也都先送去承平处,承平身在方寸地、胸筹万里天,笔落安天下、剑出定河山。
明武堂消息本应交给赵熹,赵熹不再安昌高原、理应待在平阳或者京都,又为何会行踪不定?原来正如二人所料,金荣在红缨关帮平州阻截青军、消息传到胡蒙引来各部不满,他们有的同金荣有仇、有的与金荣相争,借此事纷纷声讨金荣,更有洪烈之子离落部族杀到金荣部落草原旧地、劫持了他的妻子儿孙及许多族人。金荣已然得了两城、继续相帮也是出于信义,谁料家中出了此事,难免有人主张回到草原向敌对部族讨个公道。
金荣正在挣扎,赵熹问询竟领着国公先前给的五千人马、从承盛处磨来军需,北出元丰深入胡蒙,杀掠离落部一千两百人、成功救回金荣家眷及族人!之后赵熹没将他们当做人质挟持,反而亲自送去素雅城,与之相对的则是胡蒙王朝的责罪令。金荣部族上下对赵熹感恩戴德,对胡蒙朝彻底冷了心,下定决心留在素雅红缨关二地经营,继续同承平合作。
金荣之事暂时了结,赵熹却不知足,他已踏入草原,不在草原明朗的天空留下自己搏击翱翔的身影总觉不足。但草原中胡蒙城池不多,且胡蒙族逐水草而居时常迁徙,从古至今中原难征北狄多是因为如此。不过赵熹自有办法。
云阳客栈已收入明武堂下,不远处的莫安集又是胡蒙交流贸易之所,赵熹靠着明武堂在云阳道和莫安集打探各部族迁徙消息,慢慢也摸着些规律,再带人追击截杀、也能大胜。之后六出元丰潜入草原,一去便是数月,显有落空。其最深至胡蒙族圣山脚下,最功俘获丁伦次子、洪烈长男,最获斩杀胡蒙三千、劫掠战马一百。每次出征赵熹只战不屠,凡弃武者皆不杀,加上路途遥远难以携带重资、每每只抢贵族金银和骁勇战马,并不怎么侵害普通胡蒙人,尤其还救过许多被欺凌的胡蒙族和异族百姓,久而久之赵熹之名威震草原,胡蒙贵族闻而切齿、百姓奇多于恨,西川等族举族而归,东北夷人敬而生畏。
赵熹不爱掌中珠,偏插金雀翎,破夜日燃野,击浊灼宇清。只是毕竟兵少粮紧,虽击得胡蒙各部溃败,但无法在胡蒙草原建立据点维护统治,胡蒙卷土重来不过时间而已。要想彻底征服胡蒙,必须建城立制,最佳之地就是开平府。可惜开平府离元丰太远,赵熹孤军深入难以攻克据守,除非有阿莫和西林等城援护,可惜这些城池阿莫赠于夷人、其余都在燕州辖下,虽由燕无异管理,毕竟燕无异上还有燕乐。
燕乐也算奇人,在燕无异的强烈反对和属臣强力劝阻下,终究还是于两年前迎娶了吴丹阳,吴丹阳于面前产下一子,这月周岁,竟也给平州发来请帖。
赵熹火烧胶州军需震慑了胶州一年左右,眼看青军节节败退胶州也着了急,怕青州之后平州便会清算自己,恰逢与燕州结亲,便整顿人马进攻金崖关。金崖关为赵熹亲手布置,守将李敢马双九久经沙场,一个谨慎老练一个胆大心细,一守一攻没叫胶州占得半点便宜。如今高原之战已结,这边也该了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