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黄兴意倍感困惑,这舒太妃自来到江州除捂着国玺、将公主嫁给安文之外并无他事,每日待在宫中安心礼佛,很少向黄兴意要求什么,这时候她来大殿,意欲何为?
黄兴意还没想出所以然,舒太妃已步入殿中。诸臣惊讶之余停下争吵,纷纷向舒太妃行礼。舒太妃又苍老许多,头发尽白、双目也有些浑浊,她直直走上御台、走到龙座旁,静静看着黄兴意。黄兴意明白,她在斥责自己不该座上龙椅,黄兴意有些心虚,借向她行礼之机站了起来、叫侍从搬来椅座请舒太妃入座,舒太妃摇摇头:“老身无才无能本不想参与国事,只是如今朝中无君、朝政难免不稳,老身也担忧黄大将军为难,特地前来为黄大将军做主。”
黄兴意只觉可笑,大臣也道:“我朝素无妇人议政之先例,国事有大将军和臣等商议,太妃娘娘不必忧心,还请回宫安心休息。”
舒太妃转身面向群臣:“朝政无妇人无非是嫌妇人短见难以成事,可如今朝中群臣之见尚不及老身,老身又怎能看我朝江山葬送尔手!”
诸臣不明所以,吴传之看向黄安文,黄安文也直摇头。舒太妃正色道:“老身身在后宫也听闻胶州失陷之事,强汉盛唐、犯我者诛,至于今日、国力虽不比当年,但连保家卫国的忠义之心都失了么!今日胶州、明日湖琼,直到江州,你们也要拱手相让不成!老身一介妇孺也知道保家卫国、视死如归,尔等朝臣食俸禄、奉君事、享富贵,危难之时竟连出兵反抗都不敢,茍安一隅自欺欺人,不如各自归家、请诸夫人前来退敌!”
诸臣羞愤不已,碍于舒太妃身份不敢多言。舒太妃继续道:“我朝非江州之朝廷、乃天下之朝廷,因暂无君主之选由老身将江山托于黄大将军、待公主诞下皇孙再继承大统。黄大将军才高德重,尔等只管尽心辅佐、怎能僭越!大将军早已有言出兵胶州,尔等不知商议筹粮派兵之事反而推三阻四纠缠其他,惫懒怠慢何敢称忠!还不快听大将军号令、整军北去!”
黄兴意有意相劝:“太妃……”
“大将军不必多言!”舒太妃打断黄兴意,“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南北两朝只有一朝能存!伪朝已磨刀向我,我朝除死战再无他法!我朝托于先皇、镇于国玺,名正言顺、继承天下!忠义之士归附如水流入海,生民百姓向我如草木向阳,我朝必败敌破贼、所向披靡!”
黄兴意有些犹豫,舒太妃已举出国玺:“黄大将军,江山重托、不立则葬于其下!”
黄兴意一凛,躬身道:“谨奉太妃谕!”
黄安文和吴传之没想到最终是舒太妃一锤定音,待事毕、诸臣退去,黄安文和吴传之追上太妃:“娘娘,今日之事多亏娘娘斡旋,我等代胶州百姓谢过!”
舒太妃淡淡一笑:“出兵并非难事,难在能叫大将军出多少兵,这就要看你们的本事了。不过安文,如今最为要紧、还是诞下皇嗣,唯此方可安抚群臣百姓。”
黄安文只得称是。
舒太妃笑道:“你们还年轻,老身在后宫也待得无聊,愿意听你们年轻人说话,以后若有事,可以来宫中找我,安文是我贤婿、又有公心,你我二人不必如此疏远。”
“小婿明白。”
待舒太妃离去,吴传之叹道:“女子、双元,真不简单。”
第274章 援军
舒太妃所为何事黄安文心里清楚得很,但一来皇孙之事遥遥无期、二来黄安文势力确实薄弱,舒太妃既投来木瓜、黄安文何能无视?自那日后黄安文时常至宫中向舒太妃请安,舒太妃本就身份高贵、又持有玉玺,现同黄安文暂结同盟,便慢慢走到台上;许多儒生义士见她得黄安文尊重,更觉得黄安文乃忠义君子、纷纷前来报效,黄安文势力也稍有扩张。
黄兴意得舒太妃提点,明白一味躲避毫无益处,李承平南征意图明显、他再想茍安不过痴人说梦,他立刻召来效忠各州,商议援胶之事。
各州除湖州外比江州还要靠南,虽厌恶北朝、但对出兵打仗也兴致缺缺。湖州在天下十三州位处中南,北临卫州东倚江州,西边是态度不明的庆州,州府县公是年近古稀的应季。这应季为人古板忠直,当初燕乐葬礼他几次出言斥责平州蛮横无理,他又鄙赵熹牝鸡司晨、承平软弱惧内,对北朝也十分不满。如今胶州为北朝侵占、湖州也暴露锋刃之下,他更忧心祖宗基业毁于己手,因此对黄兴意提议积极响应。
南方几州依附江州久矣,对黄兴意的话也不敢不听,几经商议最终决定除江湖二州每州筹粮二十万、派兵一万,江州独出粮草五十万、兵将二十万支援胶州,另派兵五万同湖州五万兵马主动出击进攻卫州,以期围魏救赵。
彼时赵熹大军已分左右两路动身南下,赵熹方连克七城,直到丰泽城,被挡了下来。
丰泽城城池并不算大,但也是百年名城,城深墙厚城防完备,又临近丰泽湖,汛期雨水充沛、护城河波涛滚滚。护城河毕竟人工挖掘,宽不过数尺深不过几丈,战船难以行驶,只能用小舢板载运士兵,进攻十分有限,赵熹尝试几次都无功而返,只得围城。
南方阴雨连绵,大军驻在野外蛇虫鼠蚁颇多,兵士极易患病,除此之外,军粮火器也有许多受潮。这也怨不得谁,军士发现军粮火器有受潮风险立刻便报给了赵熹,赵熹召来众将商议,军粮可以架火烘烤,火器则可用干草木屑之类包裹起来吸纳湿气。但这时节人畜都潮乎乎的、哪里去找那么多干草木屑?赵熹无奈,只得将受潮火药绑在船上漂向丰泽城,射了火箭点燃,吓吓城中兵将、当个烟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