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那是一个,嗯……算是巨型天坑吧,坑壁上分布着无数个孔洞,神设计了这样一个地方,并且将造物的神力赋予这里,然后他们只需要将捏好的各式泥塑作为模具,放置于孔洞中,一个孔洞放置一个——整个天坑就像是个泥塑展示柜一样——天地之间,便会以这些模具为基准,生出一批对应的物来。
  但是,这仅仅只是个开始,你也知道,世间万物从未停止过进化的脚步,新物种在形成,旧物种也在灭绝,所以,为了随时可以知晓这世界发展成了什么模样,那个天坑又被赋予了另一个能力,就是更新。
  天坑的岩石很奇特,是会生长,会萎缩,会流动的。
  在进化力量的作用下,每当产生一个新物种,坑壁上便会发生剧烈的活动,随之开辟出一个新的孔洞,像是在某处硬生生挤出来一块岩石再把它掏空似的,然后,也会有那么一个对应的泥塑出现在这孔洞中。
  反之,若是有物种灭绝了,它所对应的那个泥塑以及孔洞便会从坑壁上消失,就像自动清除坏死组织一样。
  不管是新物种的形成,还是旧物种的灭绝,都会引起坑壁上大片区域的重新布局——新的来到,便要将周围的挤开一些,旧的消失,周围便会靠拢一些,将那块缺陷补上。
  对了,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在坑壁上的位置挨得也就越近。
  也就是说,你可以把那个天坑,当作是整个世界的物种大全,嗯,好像也不全面,孔洞里的泥塑对应的也不都是生物,像是什么矿物,泥土之类的非生命物质,也出现在了上头,毕竟,最初这个世界上是什么都没有的。
  说到这,你大概也能听出来了,这个世界之所以会是今天这个模样,并不全是神的作用,他们只在最初开启了那扇让新生命和新物质来到世上的大门,之后,便是生命与生命,生命与物质,以及它们与时间之间的相互作用了。
  所以,更准确地说,这里或许也该更名叫万物记了。
  是不是挺神奇的,神是可以创造,但却无法控制创造之后这世界的走向和发展。
  不过,他们仍旧选择了参与其中,对这世界进行了强硬的干涉,导致了不公平的结果。
  最后一句祝余没对江起舞说,只是在心里这么想着,以及后面还有很多故事,是她没继续往下说的,因为,江起舞不必知道那些。
  讲故事的时间把握得刚刚好。
  “到了,就是这里了。”
  天坑极大,也极深,足以让人失去对距离的感知,因而,江起舞无法给出准确描述,只能用个“极”字作为形容。
  极到什么程度呢?站在边缘,俯瞰深坑,每次都让她倍感自身之渺小。
  对,每次。
  上次江起舞进入万物生时,就已经找到了这里来,她当时便觉得,这个天坑才是这片辽阔戈壁的心脏,才是真正的万物起源之处,今天祝余给她讲的故事,正好也印证了这个猜测。
  “我们可以下去看看吗?”她问祝余。
  坑壁并不垂直,并且每下降一定高度——大概在两米到十米不等——便会有个平台区,像是梯田一般,再加上平台与平台之间有多处形态如楼梯的部位,因此下去并非难事。
  只要循着楼梯,便能不断往下走,只要在某个平台上走一圈,便能将这一层的孔洞看个大概。
  如此设计,倒像是为了方便谁来参观似的。
  上次,江起舞便是在参观这里时,脑海中突然出现了数十个祝余与不同人出现在万物生的画面,也正是因为这样,她停止了那次参观,在席地而坐想了许久后,放弃了永远待在万物生的决定,出去找了祝余。
  那这次呢,这次还会发生什么事吗?
  “当然可以,走吧。”祝余回答。
  在往下走遇到的第一个平台上,江起舞像是逛动物园似的,每走两步,驻足看一会儿,但都不久看,看个两眼便继续往前走。
  祝余跟在她身后,说:“看样子,这一块大概是鸟类区,鸟类的体型普遍不大,这一层就能有十几排孔洞,但是你看那儿——”
  江起舞看向祝余指的方向,那里分布着的孔洞,肉眼可见,并没有这儿这么密密麻麻,也不知那儿陈列着的是什么类型的生物。
  “所以,这些泥塑与实物之间的比例是一比一吗?”
  祝余一笑:“这个我可没办法明确回答你,也许吧,总之,应该是与实物的大小相关的。”
  江起舞又问:“那你刚才说的什么……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在坑壁上的位置挨得也就越近,那非生命物质在哪儿呢?”
  上次她来这里时,还没等看到非生命物质便离开了。
  “你猜猜看。”
  可说要投桃报李的人居然卖起了关子。
  江起舞白她一眼,但又无可奈何,还是动起了脑子,只不过,她选择从祝余会怎么想入手——既然要她猜,就说明一定是有规律或者有依据可言的,那么,非生命物质会在哪儿,是否取决于它们和生命之间的关系?
  什么关系?
  嗯……非生命物质是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而生命到达终点,必然也将转化为非生命物质。
  江起舞便猜测道:“在最下面的坑壁上?”
  基础嘛,下方的非生命物质,支撑着上方那些生物的生命活动,而生命的消逝,其实也就是不断向下坠落的过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