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两位谋士在村民的指路下找到了村中唯一的大学生,竟是比他们还要年轻。能被称为“大学”者,还以为是卢植那样有声望有学识的老儒,看样子后世的大学在定义上也略有不同。
  大学生一见到诸葛亮,就说:“你们还是赶紧离开村子吧,这里的人说话很洗脑。”一边劝说,一边又将他仔细打量,真的太像了。
  没明白洗脑的意思,诸葛亮和郭嘉将这屋子打量。
  比起村长家,大学生家要更简陋些许,还有一股奇怪的气味,颇为刺鼻。
  他说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母亲带着他到城里生活,今年毕业,回来想为家乡做些改变。
  而问起那收音机的原理,大学生挠头说:“这可太复杂了。”尽管如此,还是将自己知道的知识娓娓道来,电网、信号、波段、半导体芯片、电台、收音播放设备……
  一堆专业词汇说完,两位谋士虽听不太懂,但也明白了一件事情,以他们当年的情况,是完全没可能复刻收音机的,同样只带个收音机回去,也是毫无作用的。
  此事无所收获,诸葛亮突然想到了什么,用扇柄在地面写下301/300,询问这串数字是什么意思。
  因系统原因他们也能知晓意思是三百零一和三百,可中间那斜杠却不明白。
  大学生看了看地面,说:“三百分之三百零一,就是多了一个的意思嘛。”
  多了一个?
  诸葛亮和郭嘉互相看了看。
  郭嘉补充道:“是如此,原先有人让我们帮忙看护园中花树,后面写了这串数字。”
  大学生疑惑,说:“那这公式写反了,后面是总数,前面是剩余。总共三百花树的话,怎么可能剩余三百零一呢。”当然,他更疑惑的是这两个看上去就很聪明的人,居然连分数都不知道。
  诸葛亮又问:“你们村子,加上你在内,是有多少人?”
  大学生说:“嘿嘿,巧了,三百人。”
  两人又互相看了看,同样的疑惑出现在他们的眼中。
  就算如今多出一个未知的人存活着,昨天那个带路的老农人是可以确定已经死了,但在查看系统任务时可以看到。
  301/300,没有任何变化。
  死去的村民没有算死去?那他们要保护什么人?
  两人眼睛同时一亮,内心错愕不已,寒意窜上脊背,是保护……那些在夜晚才出现的影子吗?
  另一边,刘禅与刘谌已经来到丞相祠堂。
  虽诸葛亮是主位,但在墙壁上还刻画了追随先帝刘备打天下的模样,还有北地王刘谌以死殉国的画面。
  诶嘿,就是没刘禅。
  刘禅恼道:“我为二世,为何无我,谌儿与丞相几无交集,为何有他?”
  【作者有话说】
  历史真的很有意思,曹操屠徐州,诸葛家被迫逃亡搬迁,诸葛亮到荆州学习时,受到黄承彦的赏识娶了月英。然后岳母蔡氏和刘表老婆蔡氏是姐妹,也就是说诸葛亮是刘表外甥。刘表是刘备同宗兄,所以诸葛亮是刘备外甥(好像没问题)哈哈哈哈。诸葛亮一开始给刘表投简历,刘表觉得他没本事没价值就拒绝了。后来诸葛亮跟随刘备后,又来刘表家帮忙(真的笑死)
  -------
  古有赵子龙七进七出长坂坡,后世也有刘禅三进三出昭烈庙。
  昭烈庙的刘禅立了几次就被抬出来几次,后来干脆不立了,让刘谌替代
  第16章 山村诡妇
  刘禅将牌位捡起来,浑身的血都凉了
  听到刘禅心有不甘的言语,刘谌冷哼一声,说:“为何没有父皇,父皇心里该有数才是。”
  刘禅嗫嚅几句没再言语。
  祠堂有一个负责看管的人,听他们讨论觉得很是古怪,向来扮诸葛亮的游客有,扮刘谌也能理解,扮刘禅这个投降之君还来丞相祠堂发怒,也是够没素质的。
  刘禅叹息,看见祠堂左右还各自立了石碑,一块上书四个大字: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另一块上是小字组成的一篇文章,正是《出师表》。
  享乐多年的安乐公不禁恍惚,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季汉建兴五年,丞相决定北伐,上书此表。劝谏他广开言路察纳雅言,亲贤臣远小人,赏罚分明,以复兴汉室、还于旧都。
  他听相父的话,一直很听,可是他也听别人的话,比如宦官黄皓。此人阿谀谄媚,说话好听,颇得圣心,他也有意纵容。
  黄皓说亲弟弟刘永会篡位,他就贬了刘永,从此疏离。
  黄皓说姜维常年领兵在外有反心,他就将姜维召回。
  黄皓弄巫蛊之事,说魏兵不会来犯,他就撤了阴平的守卫。
  最终,邓艾偷渡阴平,攻江油,下绵竹,丞相之子诸葛瞻、之孙诸葛尚战死。
  大军直取成都,他闻风而降。
  可以说黄皓乃是魏国此战第一功臣也不为过,这样玩弄权术谋私利的小人,就连敌将邓艾都看不下去,得胜后下令处死。
  然而黄皓弄权一生,积蓄颇多,买通了邓艾手下将他放走,带着钱财远离了征乱之地。
  再回首,想起相父嘱托“亲贤臣,远小人”,自己恰恰相反是“亲小人,远贤臣”,此季汉之所以覆灭也。
  “呜呜、呜呜呜……”刘禅突然老泪纵横,又想起小时候一直宠着自己的叔父们,关将军、张将军、赵将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