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班长撇撇嘴说:“我们校内课程是一样的,校外家长会给我们报不同的课,有的是我自己喜欢的,有的是我不喜欢但是他们觉得好的。”
  “你们除了音乐,还学些什么?”
  班长摆弄着小辫,回答道:“那可多了,语文、数学、英语、自然、劳技、体育、美术、音乐、计算机。”
  周瑜不禁失笑,道:“常言道君子六艺,后世小娃竟要学九艺。”
  班长盯着周瑜的笑脸也跟着笑起来,说:“那可不止的,等初中了还有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之类的。我家里说,等上了大学,还有几百种可以选的课呢。”
  周瑜颇为惊讶,说:“所有人都学?”
  “嗯,所有人都学。”班长仔细想了想又说,“如果成绩不好的话,就不会继续学了。”
  “如此多的学识,必定是只有豪门贵族才上得起吧?”
  “不是呀,我们班上就有不少家里是农民种地的,还有工人,做些生意的,不过大多都是上班的。”
  “农人家的孩子都能得到这些学识?”
  班长又说:“我们是有规定的,不管什么出身,都必须上学,要是家长不让孩子上学,还要坐牢呢。”
  这下周瑜是真的震惊了,甚至因为过于惊讶而显露出诸多迷茫,他看了眼音乐教室,又看了眼窗外的建筑,想到在校门口时那些等候孩子的家长。
  他喃喃道:“如今一定是个没有战乱的太平之年,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吧?”
  “嗯。”班长点头,“老师说,我们以前也饿过苦过,不过后来有一个非常非常伟大的科学家,他研究出了可以亩产一千两百斤的杂交水稻!”
  “多少?!”周瑜惊得紧紧握住自己的手,江东之地自认为鱼米之乡,然而水稻亩产也不过三百斤。
  他缓缓坐下,问:“这稻子,学校里可有种子?”
  “没有。”班长只是在讲一件寻常的事情,然而对于汉末之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神话。
  周瑜的视线扫过墙面的钟,已经快十二点了。
  他长舒一口气,暂且搁置下对后世的好奇,不管怎样,后世之人国泰民安,也是祖先乐于见的。
  他让班长到钢琴按照五线谱弹一遍,说:“我再确认下和古琴谱有没有差异。”他弹钢琴不熟练,而且身在琴音中时容易当局者迷,不自觉地根据心境变动音调,所以还是得外人来按部就班地弹。
  班长依言坐下演奏,钢琴较宽的音域弥补了一些音调的变化,使得整体还是很流畅的。
  “停,此处音再低一点。”
  班长闻言,又试了几个音组,选定后重新修改了下五线谱。
  “停,此处是大息,该停顿再久些。”
  班长添加了个停顿符上去。
  又经过两个小时的反复比对,终于完美的将谱子转化为五线谱,而班长练习几次后也确定没问题,便开启手机录制声音。
  音乐教室窗外,完成了黑板书写内容的孙权闻声而来,趴在窗台上听这一首《长河吟》。
  似风萧萧水茫茫,滚滚东流去。似长风乱石阻归程,意气直捣沧海时,
  似叹华年去,天不与寿,对月斟酒无人应,剩悲切,断弦残曲谁人听?
  小孙权看着沉浸其中眉目忧愁的周瑜,恍惚想起公瑾的时间线这一年兄长孙伯符已经去世。
  此间虽再见,也终究要再见,回到那一个孙伯符已经去世的世界。
  待一曲毕,录音完成,孙权这才走了进来,他望着周瑜,代替周瑜时间在线刚继承江东的自己说:“公瑾,我不会辜负兄长的期望,也不会辜负公瑾的信任,路若崎岖,你我共披荆前行。”
  周瑜笑了起来,还是被系统绑定后第一次慎重向孙权行礼,道:“主公后来便是这么说的。”
  【作者有话说】
  《长河吟》演义中是周瑜被诸葛亮三气吐血,自知命不久矣后所作感叹壮志未酬的曲子。
  此处设定调整了时间线,因为周瑜和诸葛亮是没见过的,所以改创作时间是在孙策死后。
  -----
  第54章 校园怪规
  你能想象自己和孙策决裂反目成仇吗?
  将录制的曲子传输到广播室计算机上开启播放后没多久,吴阵营的任务就完成了。
  汉阵营反而还没听到完成的提示,除了普通教室外还有一些其他教室的黑板需要查漏补缺,一直到三点钟的时候才完成。
  最后剩下魏阵营的弓箭任务,找材料花了不少的时间,勉强终于在四点钟的时候制作完成。
  已经完成了任务的其他人也都过来凑热闹,想看看谁能有射中一根针的技艺。
  此时东边的天已经能感觉到微弱的光亮,介于天黑与天亮之间的时刻。
  不能再耽搁了。
  一众人来到教学楼最顶端,望向教务楼对角线方位,一根针要如何才能确定位置?
  尽管后世之人解释说那并非真的是一根针,而是一个装置,并且很高通常都在一米到两米,很显眼,但所有人无论怎么观察就是没找到那东西。
  吕布焦急万分,这还是他第一个游戏世界,虽说有主线任务打底,当唯一任务失败的人也相当不好受。
  就在这时,一名比其他学生略高略壮的学生说:“可能是避雷针倒了,我去看下情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