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他知道丞相想说的并不是这话,而是想说:伯约,我走后,复兴汉室的担子就到你身上了。
  只是丞相不愿意如此狠心,把自己都完不成的事情压在一个降将后辈身上,那将会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陡峭山路。
  姜维忘不了那双充满期望又悲怜的眼睛。
  他知道丞相了解他,即便丞相没有交代,他也一定会努力去完成丞相未竟之业,师徒一心,不必多言。
  他看着自己此时空荡荡的手心,恍惚间仍旧记得丞相那枯瘦的手从掌心滑落时的触感,耳边残留一声无奈:伯约呀……
  “伯约?伯约?姜伯约!姜维!”
  好几声呼唤,姜维才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已经泪流满面。
  他抬头对上一双双或关心疑惑的眼睛,姜维用手掌擦掉眼泪,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深吸一口调解情绪,说:“方才所见红衣少年被我一枪挑下马差点误杀,他自称曹孟德,我方知是犯了大错,心中懊悔,故而仓皇逃离。”
  “太祖也在?”夏侯玄钟会听后略微激动,夏侯玄几岁的时候曾经有幸见过魏武一面,而钟会出生得晚没机会见曹操,此时听到能见到年轻时的太祖,不禁整理衣襟,心有向往。
  嵇康淡泊名利,也反感朝堂上的阿谀奉承尔虞我诈,但曹操不一样,那可是魏武帝!若说魏国如今的权臣们,或许不服天子曹叡,甚至不服先帝曹丕,提起曹操名号时也得多恭敬几分。但他表现得不算明显,只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司马昭一脸尴尬,说:“太祖也在,休矣,我们若与之为敌,他定要大骂我等是逆贼。”
  夏侯玄冷哼一声,说:“你就是逆贼,知晓太祖在,竟还想着与之为敌?若任务不同,难道你还要杀了太祖,完成任务吗?”
  “你!”司马昭无法反驳,说,“那你想如何,难道直接投降吗?任务若败,我们积分不够可是都得死的!”
  夏侯玄听后更为轻蔑,说:“君臣择一而生,你身为臣子不死,难道要君主死?”
  “血口喷人。”司马昭恼道,“夏侯太初,你因谋反被处死,竟说我是逆贼!”
  夏侯玄也恼了,说:“你自己便是尚未发生不能冤枉,我就是逆贼?”
  两人又吵了起来。
  钟会若有所思,说:“诸位莫吵,依我之见此事尚有余地。我们的任务是消灭来犯的十字军,且保证德古拉不能死。对方来犯,任务若没有杀死德古拉,而是其他,尚有商量的余地。”
  司马昭认同点头,说:“先前我与太祖一起完成过一个世界,任务不仅是不同,还需要另一组的人帮助。若是能知晓他们那边的任务,二者权衡,兴许能有两全的办法。”
  姜维视线一直看着窗外遥远的方向,说:“我们假血族军一事被识破,对方明日清晨便会来攻,曹操也知晓我们这边有玩家在,那时应该会以说降为由,请人单独会面。”
  四个魏国人对他直呼魏武帝名讳略有介意,但姜维没有要改口的意思。
  众人商议一阵后,趁着德古拉和他的血族小队休息的时候,已经敲定了投降一事。
  另一边,曹操回到营地的时候,那位长官已经和其他几名死士在邀功。上校上尉对这位籍籍无名的士官多加夸赞,如果不是他发现及时,大队伍都要准备撤退逃离,到时候肯定要被教皇问罪,被其他的圣战军嘲笑。
  杀死王子之仇,必须报!敌军虽是装模作样,可也有实力在那边,不知如何是好。
  占了首功的长官来到五名玩家面前表示感谢,并且向他们询问接下来该怎么做,他还得持续向上校等人提供主意,才能显现出自己的聪慧。
  曹操已经和队友们说了见到敌军小将,自称姜伯约。
  袁绍竟有印象,看向诸葛亮说:“是不是就和刘谌他们一起的那个,和魏国打了好多年来着。”
  经这么一提醒,曹操好像也记起了些什么,八卦村的时候刘谌提过这个名字。
  又是刘备家的,难怪叫我曹贼呢。
  诸葛亮听见姜维的名字也很是感叹,他如今刚出草庐还年轻,自然没有收徒弟的想法。但也很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小辈,让他后来的自己传授一切。
  诸葛亮向长官作揖,说:“既然敌军作假,说明根本无力应战,城中粮食又缺,若耗时间容易激起对方拼死一搏。不如明日围城,但派人说降,一来能收编更多士兵,二来传信仰不宜杀伐,三则我们有几位故友在城中,不愿伤了友人。”
  “那边的几个智囊和你们都认识?”长官十分惊喜,“这太好了,如果能说服他们帮忙,寻找机会杀死德古拉就更简单了。”
  长官大喜,连忙去向上校指挥官汇报。
  第二天清晨,十字军带了两百号人来到城池较远处,只派遣了一名智者骑马到城下。
  守城的都是普通百姓,甚至没几个人手里是有弓箭的,见到单独过来一个东方人很是疑惑。
  城内的五个东方人清晨蒙蒙亮的时候就来城门上等着了,此时见了来人,神色各异。
  钟会、嵇康、夏侯玄一脸好奇,不曾见过此人,但隐约觉得有点像某个魏国大敌。
  他身材高挺,看着二十六七岁,穿了一袭淡色长衫,袖口紧收,似文似武,腰间别了一把羽扇。
  司马昭认得,向身边的队友说:“快看,是诸葛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