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不过好在现在总人数也不算多,一层层通知传递下去,撇开那些还没结束副本和刚开始副本的人,将近三十人。
  刘协原本想按照阵营来分配座位,被荀彧制止,问:“陛下,如此安排岂不是给自己寻祸端?”阵营明确分了汉、魏、蜀、吴,四个阵营,便说明另外三个就是与汉为不同的势力,此举是有心分化汉室,不可为之。
  刘协一点就透,思索了一会站起来说:“众卿家,今日宴会不以身份做约束,是朕……是我与兄长的寻常宴请,庆贺生离死别能再聚,仅此而已。不必拘束,座次无先后。”
  三十号人站在未央殿中,有的人一起经历过副本,有的是陌生面孔,结果一介绍发现其实是熟人。
  貌美的妇人站在较偏的位置,眉头愁绪,她受袁绍通知邀请过来参加这个团圆宴,出于礼貌答应了。但在看见曹丕后,便悄无声息退到了人群最后,她是不想再有半点瓜葛了,也不想知道他的时间线是什么时候,他们相识的最初只是胜者和俘虏的关系。
  甄宓轻叹一声,心想这里也没熟悉的人,偷偷离开应该也没人会发现。
  正想着,看见一个二十五左右的年轻人快步走向自己,是完全陌生的面容,以为是曹操或者袁绍让人过来找自己过去,她低头沉默,沉默就是她的反对。
  “母后?”曹叡不确定地唤了一声,母后离世多年,样貌在记忆里甚至已经模糊,他走近一步见她没有答应,声音带几分颤抖道,“娘……是我,是叡儿。”
  甄宓猛地抬头,与这年轻人对视,她双手捧着曹叡的脸颊仔细看终于看出眉眼的相似。
  “叡儿……我的叡儿一眨眼长这么大了。”甄宓紧紧抱着自己的孩子,他长高了很多,都需要仰视了。这是她临死前唯一放心不下的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后也一直挂念着的人,现在一切都可以放下了。
  母子二人相拥而泣,曹叡向她诉说后来之事,说自己成了皇帝,甄宓说他一定会是个明君好皇帝。
  曹叡像是年幼时那样,向母亲诉说长辈们的夸奖,只不过如今诉说后世的评价,说自己的谥号是魏明帝。
  甄宓欣慰地笑起来,她很害怕叡儿也会变成曹丕那冷血的模样,她轻柔地抬手擦去他的泪痕,说:“好孩子,知道你很好,娘也就很好。”
  曹丕就站在不远处,已经看到了曹叡和甄宓。
  妻儿抱头痛哭,却无视了他,实在是让他浑身难受。又碍于身份不可能拉下脸主动找过去来个一家三口团聚,便先随意找个座坐下,与魏臣们闲聊来转移注意力。
  突然瞥见司马懿笑着走了过去。
  司马懿站定到曹叡和甄宓面前,礼貌地打了声招呼,然后当面添加甄宓好友。
  曹叡一惊,爱卿这是什么意思!不管他现在是想当汉臣魏臣还是奸臣,都不应该来加他母后的好友吧!!
  “甄夫人,此乃叡公子的生平。”司马懿将曹叡生平分享给了甄宓。
  他替未来的自己感恩曹叡的知遇之恩,但如今的自己是汉臣。他回去之后所能劝说的,也是另一个曹丕和曹叡了,眼前这个曹叡回去后没有人能劝说,想要让他能自己改唯有甄夫人了。
  甄宓将曹叡生平仔细看来,文成武德都有建树,还曾御驾亲征抵挡东吴的军队,虽没有阵前厮杀,但能够有这样的胆魄和十分出色的指挥,已经足够让她感到骄傲。
  但是,继位后的曹叡仿佛是故意要和先皇唱反调,也做出了一些算不上“明”的事情,他的明主要还是体现在政治军事上。
  曹丕遵照魏武作风提倡节俭,曹叡则大兴土木,大修宫室。
  曹丕严禁后宫干涉政事,曹叡则在后宫设置识字的女尚书为自己批奏折。
  曹丕身体不好,是甜食吃得太多,屡教不改。
  曹叡身体不好,一部分原因是天生的,一部分原因是享乐无度,三十多岁时便被掏空了身体。
  “魏明帝?”甄宓合目落泪,失望地看着曹叡,“叡儿,何故欺瞒我呢……你,你为何会比他还不象话呢。”从人物生平看来,他对外军事战争的调度指挥,和识人用人的能力,都属于是非常优秀的一个帝王。
  但是随着当时魏国的心腹大患诸葛亮病逝,压在他身上的担子没了,便开始放纵自己,荒废朝政。如果不是死得早,兴许是保不住“明”这个谥号的。
  “母后……我怎会欺瞒你,何出此言呀?”曹叡怎能忍心母亲如此失望悲伤,差点就拜地祈问。
  甄宓落泪摇头,直接将他的生平分享给他。
  曹叡一目十行,很快就看到了后来的事情,当即羞愧不已,他辩解道:“那些事情尚未发生,娘,你不能这样冤枉我。”
  说着便借助自己已知的事情开始分析,道:“诸葛亮虽死,吴蜀两地尚未一统,何况蜀地蒋琬、姜维后来都多次北伐,怎能掉以轻心。”
  甄宓擦掉眼泪,说:“叡儿,我与你父皇是有积怨,但你身为魏国君王不该意气用事,为一时气愤而决策,大兴土木,又有多少母亲与孩子分别,多少孩子吃尽苦头。你这么做,辱没的不仅仅是他一人,还有你的祖父,也还有我。”
  “娘……”曹叡跪地痛哭,“叡儿知错了,还来得及,叡儿一定谨记娘的教诲。”
  这边的动静引来些许好奇的目光,司马懿笑着走回到坐席这边,说:“母子团聚罢了,我们就勿要凑热闹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