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其情况维持一段时间之后才慢慢好转,但难民的数量并没有减少,反而日益增加,难民和雁国人之间的矛盾也渐渐浮出水面,原本关系良好的两国百姓间开始产生尴尬的罅隙。
  首先是住宿问题,雁国政府提供的帐篷有限,无法为几乎快把琅琊挤爆的难民一一找好睡觉的地方,帐篷本身所占的空间也不可忽视,即使扩城也一时无法给予宽敞的地方。通常一个帐篷会有五六个人挤在一起,看到雁国为难民提供的帐篷,一些浮民也溜进了难民的队伍中,数量的增多无可避免。
  天气不冷的时候还好,天气一冷,每天都会有人冻死在雪地。虽然雁国有提供棉被,却也无法保证每个人都可以盖一张,而且难民之间的抢夺事件也常常发生,有一些弱小无法保护好自己财产的人,很容易被踢出帐篷外,被子也被抢走,孤零零地死去。
  其次是食物,雁国有给难民提供维持生计的食物,但味道也好营养也好根本比不上雁国人自己享受的食物,每天只靠这些食物过活的难民开始反抗,也为了县政找了不少麻烦。
  起初,难民们都很安分,但一年又一年下去,习惯上雁国的难民们开始有些暴躁,思乡的情绪加上恶劣的环境令他们的自制力变差,县政的治安人员开始增加,防止难民收不住手的偷窃与抢劫行为。
  刚开始,像珋书母亲这样有同情心的人都会为无家可归的难民提供住宿,却发现这些人会得寸进尺,越来越多的人要求雁国人收留,过不了多久,县政下达通知,禁止雁国人擅自收留难民,除非难民在雁国人家里找到工作。
  难民的工作其实并不好找,一些勤奋的难民早已刚刚到雁国的时候找好工作,而现在剩下的那些人,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琅琊的难民人口几乎可以追上本地人口,雁国并没有那么多工作位置可提供给如此庞大数量的难民,何况,雁国天灾甚少,不必大兴土木,不需要太多役夫。
  很多难民当时选择雁国是因为在雁国不用工作,也可以得到一定的生活保障。如今,他们不满意雁国提供的生活保障,也不想工作,于是,问题开始堆积。
  最初只是钱财的偷窃,最后演变成□裸的抢劫。琅琊县算是治安好的,峦石乡其他一个县,有一户人家惨遭灭门,家里刚摘下不久的小婴儿也无法逃脱被杀害的命运。惨案顿然引起雁国人对难民的反感和排斥,进而向政府抱怨,甚至有人提议说要把难民全赶出去。
  珋书的父亲回家后困扰地和他说起这些,因父亲知道珋书以后是要当官的,对珋书也没有什么工作上的隐瞒。
  “其实,我们都希望没有难民,可是,人家也是天帝的子民啊,也不能全部赶走或者不收吧,再说延王陛下推广的是仁治,不会不管难民。前几天上面还拨了一笔巨款,可是现在雁国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难民的仇视和怀疑,也有很多人说为什么这笔钱还要用在难民身上,这笔钱用在我们自己的身上可以多么享受啊之类的。”
  每次说完这些之后,父亲一定会问一声珋书,“你怎么看?”
  年幼的珋书不懂深层次的东西,但慢慢地开始有了自己的一套想法,也开始冷眼旁观母亲对难民的救济,开始认知对难民的宽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雁国的残忍。这些想法跟随珋书很多年,一直到大学。
  大学在靖州关弓。雁国很富饶,虽然琅琊很不错,但关弓更是华美的城市,关弓每年都会翻修一点,每个十年会大大地整修一顿,宽敞整洁的马路和结实漂亮的建筑,加上首都特有的庄严以及雁国本身的活力,是座极其有魅力的城市。
  到关弓,难民的数量已大大减少,而且靖州的难民工作做得相当漂亮,珋书看到的时候忍不住感叹一声,“不愧是台甫的领地。”
  珋书是很优秀的学生,老师和同学都认可。珋书开始交很多朋友,和家里的朋友不同,这里的同学都很优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念,跟他们在一起,珋书很愉快,而且在雁国高质量的老师指导下,珋书在大学如鱼得水。
  珋书常常拿到第一。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珋书发现周围总是有一堆同学围着自己,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一个小集团的中心,这些人很敬佩他,对他的各种想法抱持赞同,喜欢与自己交流,喜欢跟随自己。珋书知道大学的同窗是以后进入官道之后最可靠地人脉,也非常珍惜这一些人。
  这小团体中,和珋书走得更为近的,有青彰、博余和林熹。青彰和珋书一样都是成州峦石乡的出身,在少学的时候已经是同窗,比起其他人来,珋书和青彰熟很多。青彰性格可以说很普通,成绩也排在中间,人缘却挺不错的,而且对珋书非常好。而博余,刚开始珋书不怎么喜欢他,博余喜欢说话,多嘴,虽然很多小道消息都可以从博余那里得知,可珋书也知道自己的一部分事儿也会当做小道消息被博余传出去。相处久了,珋书也慢慢开始接纳博余,这人可以说是嘴贱,不过人倒不坏,心特软。林熹是柳书最为欣赏的人,他一直都默默地跟着珋书,虽然沉默,却不木讷,成绩虽然比不上珋书,也属于翘首的一类。
  跟随他的人鲜少有成绩不好的,珋书知道这也与自己的态度有关,珋书从来都不会花太多的注意力在那些落伍者,他不会,那些跟随他的人们也不会。珋书知道落伍者并非是失败者,但在珋书的意识中,那些大学的落伍者不应继续留下来。雁国官府是一个庞大的机构,为了维持这个国家正常的运行,有能力的官吏很重要,大学既是培养官吏的地方,也是筛选官吏的地方,落伍说明这个人没有作为官吏为这个国家服务的才能,这并不可悲,这只是个人差异而已,那些没有当官能力的人,可以作为百姓为这个国家服务,在珋书看来以前的进达那样没有能力却拼命想当官的人简直愚蠢得无可救药,浪费时光浪费精力,如果早早收手,至少还可以作出其他成绩。珋书知道自己以后是要当官的,与这些成绩不太好不太可能当上官的人不会有什么交集,也没有花费精力在上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