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为了尽早结束这场无妄的战事,陈霂下定了决心,着意陈名琛向太原城即刻进攻。
陈名琛分出了两路骑兵,各有五千人马,这些人埋伏在前往太原必经的山林里,又各自配备了两门风神大炮,每个士兵身上都配备火折子,只要有叛军来援,便对他们迎头痛击。
中军步兵两路,共计十万人,再辅以两翼骑兵一万五千人,携带大炮、火铳、投石车、云梯、攻城锤,一时间**林立如松,列阵于太原城下。
万事俱备,三军上下只待陈霂一声号令!
迎着清晨的第一束阳光,一声尖利的号角声划破苍穹,数万将士嘶吼着“荡平叛军,降则不杀”的口号,开启了整个战役的宣言!
陈霂立于三军之中,身在晟军的纛旗之下,他用了十数年的时间,历经无数的艰苦磨难,才走上皇帝的宝座。他心中唯望,今日之战是他整个帝王生涯的最后一战。
自此之后,大晟江山尽归太平!
三通鼓声之后,大军重归平静。
太原城下,静寂无声,死寂的空气里安静的让人毛骨悚然。
忽然,陈名琛拔出佩剑,剑锋直指空中,吼道:“放箭!——”
箭雨如蝗,交织着一波接着一波扑向了太原城的城楼,太原城高墙深涧,铜墙铁壁却难抵飞来的箭簇,不少守城的叛军倒地,惨叫不止。
“放箭,继续放箭——”
弓箭手一轮三组,起身、搭弓、放箭,一气呵成,在主营栅守城的兵卒许多来不及躲避,连带城楼上的兵士纷纷中箭,如同雨水一般,从城楼上簌簌而下。
很快,号角声变成了三长一短,这是下令攻城的信号!
一时间,乱石穿空,疯狂地砸向石墙,夹杂着隆隆炮火声,不只是坚固的石墙,连带脚下的土地都随之颤抖起来。
两队步兵阵营为主力,夹以两翼骑兵,又有大炮和投石车掩护,向着太原城发起了冲锋。
很快,两军将士的尸首便在城下堆积成山,旧的一批倒下,新的一拨迅速补上。战事持续许久,太原城内的攻势并不见衰减,叛军尚有数枚红衣大炮,占着地利的优势,对着晟军的攻势猛烈地反击着。
即便晟军作战勇猛,但一直被叛军的攻势压制,即便攻到城下,也不能靠近。
城楼上的反击一直猛烈,盲目上云梯,势必会损失惨重。
死于敌方炮击的尸体成片的堆在城下,混合着硝烟和血腥气息的空气闻起来,几欲令人作呕。
陈名琛一直跟在陈霂身边,眼见双方损失惨重,赶忙上前进言:“侯名正带兵攻东城门,城中大半主力都被他们吸引了过去,此刻派兵去偷袭南门,破城之后,再展开巷战,或许大事可成。”
陈霂点头应允,能攻破南城门最好不过,若是不能,也能助侯名分散他们那边的压力,他回头问身后诸将:“何人愿往?”
“末将愿往!”
诸将几乎是异口同声,他们观战许久,眼见战事胶着,每个人都想上阵领功。
“陛下,偷袭之事,末将愿领命前往。”
陈霂双目圆瞠,也不顾众人侧目,怒喝道:“元南聿,你给朕住口!”
第61章
攻城战最为凶险的,便是破城那一刻。
为防城破,敌军会用利剑、刀枪、巨木,沸水、火油等一切可以反击的武器进行反抗。便是熬到城门洞开,展开巷战,也会面临殊死抵抗,可谓是九死一生。
元南聿伴在陈霂身侧许久,从攻城开始便不发一言,现在开口,竟是为了请战,叫陈霂如何能答应?
陈霂并不掩饰对元南聿的偏私,声音因气恼而显得凶恶:“我军不乏能征善战的将才,何须你去抛洒热血?王默修,你即刻领一万兵马,去援侯名!”
“是,末将遵命!”
王默修手持长刀,策马领命而去。
陈霂策马到元南聿身前,见他态度冷淡,心中不免恼怒,贴着他侧颜咬牙说道:“你冷了我多日,我也不追究了。今日不管你有什么理由,我都不会放你去送死!”
元南聿语带嘲讽:“那王默修的命便不是命吗?”
陈霂冷道:“何人能与你相提并论?你休要再胡言乱语!”
元南聿不再言语,只是眼神冰冷地望向前方血流成河,焦土遍地的战场。
王默修带着四辆云梯车,冒着飞矢冲向了残破不堪的城门,将士们不顾生死,一批批地登上了云梯,爬向了城楼。
墙角下是尸山血海,身后有“后退者斩”的军令,他们像疯了一般冲杀着,当第一个人越过城楼,紧接着便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形势逆转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陈霂紧握剑鞘,剑柄被他汗湿的手掌握的咯咯直响,他双目凝视着前方,与众人等了许久,忽见远处传令兵浑身浴血策马而来,他到了陈霂身前,跃下马来,匍匐到了陈霂脚下。
“禀陛下,太原城破!”
陈霂大喜,对陈名琛大声道:“陈名琛,下令三军,即刻拿下太原!”
此时日正当空,三军将士启盼胜利已久,一听城破,便如饿虎扑食般冲向太原城,喊杀声声震长空,惊飞林中寒鸦无数。
陈名琛带领身后兵马,身先士卒地冲了进去。叛军见大势已去,为了挽回些颜面,只象征性地做了一番抵抗,便开始有人开始陆陆续续的缴械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