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历史军事>满唐华彩> 满唐华彩 第999节

满唐华彩 第999节

  骏马迅速提速,狂速,前方五千燕军也冲上来接应,甲光粼粼,如同奔流的河,本该吓退白孝德。
  然而,白孝德浑然不惧,猛踢马腹,他虽因瘦而被轻视,可身子也轻,紧追而上,一矛搠进刘龙仙那粗壮的脖子上。
  “咴!”
  “抢回将军!”
  “放箭!”
  燕军士卒们纷纷大吼,但来不及了,白孝德已斩下了刘龙仙的首级。
  五十余唐军见了声势大壮,随之冲锋,燕军失了主将,不敢鏖战,竟是仓皇败逃。
  史思明见这日攻不下河阳城,只好收兵重整士气,继续连日猛攻。
  ***
  “呜——”
  战事不休,很快到了二月初,燕军进攻的号角还是接连不断。
  李光弼听着,仿佛能听出史思明的急切心情。
  这次燕军分为两路进犯,东北面由史思明亲率大军攻城;还有一支燕军则绕到西面进攻,由周贽为主将。
  河阳城小,唐军见叛军声势浩大,不免有了惧意,士气也渐渐低落。
  李光弼先是登到东城楼看了,见史思明兵力雄壮,布阵老道,眼中浮起了一丝忧虑之色。
  之后,他转到西城楼,发现周贽虽是大燕的宰相,深得史思明的信任,可排兵布阵的能力却是一般。
  李光弼放下千里镜,主意已定,当即招过诸将商议。
  “我欲趁周贽阵列未整,遣将出城破之,何人敢往?!”
  诸将都觉得不妥,纷纷劝阻。
  “大帅,叛军两面攻城,我军兵力不足,马匹更少,如何能出城迎击?”
  “史思明迫切与我等野战,大帅如此,岂非遂了他的意?”
  李光弼道:“正因贼兵迫切野战,定料不到我军敢野战。”
  为激励士气,他一指城外,道:“周贽兵虽多,嚣而不整,不足畏也。中午之前,必可破之!”
  他放下了豪言,诸将没有不信服的道理,于是纷纷肃然。
  李光弼遂让白孝德领兵守城东,拒史思明,他则亲自在城北督战。
  他把千里镜交给诸将观察周贽的阵型,问道:“谁看出来了?贼阵何处最坚?”
  大将郝廷玉应声而出,指向远处贼军阵列中的一杆将旗,答道:“贼将徐璜玉之阵最坚!”
  “你可破之?”李光弼问道。
  “与末将五百骑兵,必为大帅破之!”郝廷玉大声应道。
  “三百。”李光弼兵马不足,直接就授了军令,“领军令状吧。”
  郝廷玉略略犹豫了一下。
  因李光弼治军素来极为严苛,一旦领了军令状却不能破敌,军法无情是能要了他的命的。
  偏是他要五百骑,只给三百骑,这仗真是不好打。
  咬咬牙,郝廷玉上前领了军令,顿时觉得压力巨大,头皮发麻,热血上涌,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
  李光弼又看向其余将领,问道:“贼阵何处次坚?”
  “李秦授之阵次坚。”一个名叫论惟贞的将领出列答道。
  论惟贞明知道回答了就会被点将出战,他正是愿意立这份战功,直接请命道:“大帅也与末将三百骑,愿为大帅破敌!”
  “既是次坚,二百骑足矣,领命吧。”
  “喏!”
  论惟贞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当即领命。
  接连下军令,李光弼环顾诸将,道:“你等望我的旗帜而战,若我挥旗较缓,任你等择利而战;吾急速往地下挥旗三下,则必须万众齐入,冒死杀敌,敢有稍退者,立斩不饶!”
  “喏!”
  如此分派,还差最后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李光弼深知,这般严苛地逼迫将领们,一旦战事不利,将领们完不成任务,走投无路,就有投降叛军的可能。
  军令严苛,以死相逼,也有坏处。
  因此,他拿出一把短刀,展示给了诸将,肃容道:“此战危险,我位列大唐之三公,绝不可死于贼手。万一战事不利,诸君先死于敌手,我自刎于此,绝不让诸君独死!”
  郝廷玉、论惟贞等人目光看去,见到的是李光弼那双深沉而真挚的眼睛,不由深受触动。
  “大帅放心,我等必以死报国!”
  战鼓振天,河阳西城城门大开,唐军上千骑纷纷出战,直冲周贽的大营。
  周贽还在布阵,猝不及防,连忙派快马去禀报史思明。
  “快,告知陛下,唐军西城大开,有夺下城门的机会!”
  如此一来,等史思明点将点兵,派人杀过来,中午之前也许就能到。
  周贽于是激励士气,道:“陛下大军很快就到,中午之前,必可夺城!”
  “杀啊!”
  “……”
  双方对阵厮杀。
  日头一点点地西移,渐渐摆到了天空的正中。
  战场上遍地是血,士卒们的影子快到了最短的时候。
  河阳城头上,李光弼深深皱起了眉。
  他既对将士们说过中午前破敌,不愿失约,也知史思明快要到了,正打算挥动大旗,下达总攻的号令,千里镜内却看到了一個不利的画面。
  郝廷玉鏖战良久,已泄了气,纵马后退。
  李光弼大怒,喝道:“取郝廷玉首级来!”
  郝廷玉是他的爱将,追随他多年,鞍前马后,此时竟是说杀就杀。而在他左右的军法官也素来知他治军严苛,也不多问,提着刀就要执行军法。
  军法官奔到战场上,郝廷玉远远见了,当即面露骇色。不等对方近前,赶紧喊道:“我的马匹中箭了,绝不是要退!”
  说罢,郝廷玉换了战马,再次杀向叛军。
  纵是铁打的汉子,也禁不住李光弼这般逼迫,他也有委屈,也觉得扛不住。说心里话,脑海里也有过一闪而过的念头,要不降了叛军算了。
  可大帅愿以死明志,同生共死,为大唐一战又如何?!
  另一边,论惟贞的马匹力尽,才稍稍退后一点,竟也见军法官提刀奔来。也是心中一凛,重新驱马上前决战。
  一时之间,李光弼之军法官四出,却无一员唐将敢犯军法。
  突然,鼓声更响,众将回头望去,城头上的大旗急速向地上挥了三下。
  “杀敌报国!”
  “杀敌报国!”
  诸将顿时大呼着率军齐进,呼声惊天动地。
  “杀!”
  郝廷玉真的是被逼到极限了,双眼布满了血丝,浑然忘了一切,只知道杀敌、杀敌。
  他抬起陌刀,狠狠劈下,竟是将一名贼将劈成了两瓣,血涌如注,异常骇人。
  若非李光弼相逼,他都不知道自己能这般凶猛。
  很快,燕军大将徐璜玉的大旗倒下。
  不多时,燕将李秦授的旗帜也倒下了。
  周贽这边本就没排好阵,只是在苦苦支撑,眼看史思明竟还未率军来援,诸兵士心态大崩,终于大溃。
  史思明还在猛攻城东,并派史朝义率军支援周贽、夺取河阳西门。
  此前,史朝义与周贽因一首《大枣诗》,不得不和好,这次也不敢怠慢,得到军令的第一时间就引兵去救周贽。
  可他好不容易调整好行军阵形,从城东北绕到城西,迎面遇到的却是周贽的溃兵。
  “废物!”
  史朝义脱口而出,却也不得不退走。
  可溃兵已经涌过来了,冲散了他的队列。
  是役,唐军斩首七千余级,生擒千余人,获马两千匹,军资、武器无数。
  ***
  此战之后,李光弼终于可以稍微缓一口气。可史思明不是轻易气馁之人,整顿败军,依旧虎视眈眈。
  李光弼把捷报传于洛阳的同时,十分注意地提醒朝廷,虽有小胜,可目前还需要固守不出,继续拖着史思明。
  好在,雍王非常清楚这点,事前已与他有了战略上的共识。
  两日后,刁庚作为信使,过黄河奔入河阳城,送来了薛白的信件。
  李光弼一见到他,当即面露焦急之色,问道:“年节之后,已有十数日未见洛阳运粮来,河阳的将士要支撑不住了!”
  “求大帅救我家郎君!”
  刁庚也表现得很焦急,但一看就是演的,递上信件,根本不答粮草之事。
  李光弼展信一看,皱了皱眉头,薛白在信中说了他所遭受到的流言蜚语、诋毁,以及刺杀,怀疑是圣人不信任他了,想要请辞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
  如今河阳的所有粮草都是薛白筹集,整个战略也是薛白与他、郭子仪、封常清等人一起制定,并由薛白来确保实施的。这种时候,薛白若出了事,平叛大业便有功败垂成的可能。
  另外,史思明攻城不成,派人去散播流言、施离间之计,若薛白请辞,正中史思明下怀。
  但这也是薛白的以退为进之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