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都市言情>滨江警事> 滨江警事 第790节

滨江警事 第790节

  关系都理不顺,确实是一件麻烦事。
  韩工禁不住笑道:“三儿在首都时见过海军总部的一位处长,总部首长知道那位处长认识三儿,就让那位处长指导三儿组建。”
  “怎么指导?”刘德贵急切地问。
  “没有先例,人家一样不知道怎么搞,只能摸石头过河,让三儿边干边摸索。”
  “当务之急是上级业务指导单位都没有。”
  “以前没有,现在有了。”
  “哪个单位?”
  “以前海军划分了好多水警区,这个水警区跟公安边防海警的辖区不一样,有点相当于陆军的防区。我们这边属于上海水警区,水警区后来改革了,现在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上海基地,是个正军级单位,隶属于上海舰队。”
  韩工顿了顿,接着道:“上海不只是管基地,管辖范围很大,由原来的淞沪水警区、陈家港巡防区、登陆舰第五支队、护卫舰八大队、修接船管理支队、海军411医院等单位组成,基地机关跟陆军部队一样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和装备部。
  崇明岛上的海军农场和我们南通的海军干休所都归上海基地管,海军总部机关的刘处考虑到海军干休所离我们近,就让海军干休所协助三儿筹建启东预备役营。”
  “然后呢。”
  “考虑到军分区只有陆军干部,没有海军的现役军官,刘处通过上海基地让干休所安排一个干部担任南通海军预备役营教导员。但这个营组建起来之后,依然由南通军分区管理。上海基地既没海军后备力量建设的职责,也不知道该怎么搞这些,所以只会在业务上进行指导。”
  “咸鱼去过上海基地吗?认识上海基地的首长吗?”
  “他没去过,更不会认识上海基地的首长。”
  韩工出完最后一手牌,随即话锋一转:“但冯局去过上海基地,认识上海基地的首长。说出来你们不敢相信,上海基地的副司令员就是冯局在部队时的老部下。”
  刘德贵跟冯局不熟。
  老章和老丁认识冯局,而且很熟。
  老章乐了,笑问道:“韩工,冯局会回来帮咸鱼吗?”
  韩工抬起胳膊看看手表,轻描淡写地说:“这会儿估计下飞机了,带着他爱人一起回来的。”
  “已经回来了!”
  “嗯,坐今天下午一点半的飞机回来的。”
  “那你怎么坐这儿打牌,冯局不只是柠柠的老领导,也跟朱局一样是咸鱼和柠柠的媒人,你应该去机场接一下,晚上要给冯局接风啊!”
  “我倒是想去接机,我一样想给冯局接风,可我有这个资格吗?”
  韩工反问了一句,微笑着解释道:“人家在交通系统时是巡视员,调到中远之后享受的也是正局级待遇,既是港监局的老局长,也是中远的老领导!
  中远当年收购南通造船厂,包括中远船厂后来落户启东开发区,都是人家促成的。要去接机,要给冯局接风的领导多了,怎么也轮不到我这个退居二线的气象局副总工程师。”
  老章反应过来,追问道:“三儿有没有去?”
  “三儿去了,跟汤局、朱局一起去的,柠柠想去接机都没资格。”
  韩工看着老章老丁若有所思的样子,接着道:“陆书记和王市长要给冯局接风,港监局要给冯局洗尘,中远和海军干休所同样如此,我家想请冯局吃顿饭要排队。”
  冯局是为南通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
  要不是冯局帮忙,南通造船厂早破产了,一千职工早就下岗了。
  再想到中远船厂也是在冯局的帮助下落户到启东的,老章笑道:“这么说叶书记、钱市长和沈副市长也要给冯局接风洗尘?”
  “这是当然,不过他们跟我一样要排队。”
  想到女婿在电话里说的话,韩工感叹道:“冯局难得回来一次,打算住一段时间再回首都。至于接下来一段时间住在哪儿,市里、港监局和中远都抢着安排。
  冯局知道之后婉拒了市里、港监局和中远领导的好意,说他已经退休了,不能给地方党委政府和老单位添麻烦。尤其港监局,正在进行体制改革,领导班子马上要调整,他这个时候去港监局不合适。”
  老丁好奇地问:“那他住哪儿?”
  “住海军干休所。”
  韩工点上烟,微笑着解释道:“海军干休所有好几套房子空着,冯局转业前就是海军的师职干部,这次回来又是受海军总部委托帮三儿筹建海军预备役营的,完全有资格住进去。海军干休所那边都安排好了,可以拎包入住。不但安排好了住房,而且安排了一辆车。”
  ……
  与此同时,张兰正坐在韩向柠办公室里兴高采烈地打电话。
  “韩宁姐,你确定涨了两千?”
  “可能不止。”
  “中介现在挂的多少?”
  “有挂九千六的,有挂九千三的,我前几天去看了,好像只有两套房子要卖,楼层还没我们的好。”
  “那我挂九千五!”
  韩渝想卖房子没卖成,被韩向柠当成笑话告诉张兰。
  张兰不敢相信当时脑袋一热买的房子涨了这么多,昨晚打电话跟许明远一合计,居然想把上海的房子卖掉。
  韩宁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问道:“张兰,你真想卖?”
  “真卖!”
  “可现在把房子卖了,你们的户口转不了正!”
  “我知道,我是想把现在这套卖掉,回头再买一套便宜点的。”
  “便宜的房子是有,但房子跟房子是不一样的,肯定没现在这套好,位置就更不用说了。”
  “我跟你家不一样,我家媛媛是小娘,将来肯定是要嫁人的,我们只要在上海有套房就行,用不着那么好。”
  拆东墙补西墙还房贷的日子,张兰是真过怕了。
  她抬头看了看韩向柠,又紧握着电话一脸不好意思地说:“韩宁姐,不怕你笑话,我手头上有点紧,我现在正缺钱。”
  “还不上房贷?”
  “房贷想想办法倒是能还上,现在的问题是海关宿舍马上也要房改,我和明远想把启东交通局家属区的那套卖掉,把海关家属区现在住的这套买下来。可启东的那套房子一时半会儿不一定能卖得掉,就算能卖掉也卖不上几个钱。”
  启东的房子没南通市区的房子值钱。
  想用启东的房子换南通市区的房子,哪怕能享受房改政策,依然要倒贴钱。
  她家的情况跟别人家不一样,她家全靠她和许明远夫妻俩赚钱,韩宁沉默了片刻,说道:“想卖我可以帮你去找中介,但这么大事你们要想好。”
  “想好了,卖!”
  “行。”
  ……
  张兰刚放下电话,韩向柠就笑道:“如果把上海的房子卖掉,少说也能赚二十万,到时候不但不用为没钱买海关的房子发愁,还能赚一笔,能存十几万。”
  “是啊,跟做梦似的。”
  “那卖掉之后去不去上海买房子了?”
  “先让我缓缓,毕竟买再便宜的房子十几万也不一定不够,再说上海市政府的算盘打的那么精明,让不让你把户口转过去是有条件的。这日子我是过怕了,真不想再整天想着去哪儿找钱还房贷。”
  张兰见韩向柠欲言又止,想想又笑道:“上海的房子我肯定是要买的,但我不会再像上次那样买,我要等攒足钱再去买。”
  再坚持一年,等把户口转过去再卖不行吗?
  非要现在卖,钱是能赚到点,但户口明年就转不过去了。
  韩向柠很想劝她再要紧牙关坚持坚持,可想到她那么喜欢海关的房子,并且海关年底就要房改,她正是最缺钱的时候,只能笑道:“行,等攒足钱再去买。大师兄现在工资高,最多三五年就能凑足。”
  “是啊,每次想到银行要赚我那么多利息,我的心就在滴血!房价好不容易涨这么多,万一跌了怎么办,我跟你们不一样,我要见好就收。”
  “你说的我都想卖。”
  “一起卖?”
  “不行,我舍不得卖,我跟你也不一样,我是真喜欢那套房子。”
  “喜欢就别卖,你家四个人赚钱,还起来很快的。”
  一下子赚几十万,并且这钱赚的合理合法,这种好事去哪儿找?
  张兰是越想越激动,又拿起韩向柠面前的计算器,滴滴滴地算起如果能以九千四百元每平米成交能赚多少钱。
  第747章 冯局回来了!
  韩渝去机场接冯局了,但没参加市里给冯局准备的接风宴。倒不是市领导没请他,主要是不想去也不敢去。
  不想是因为跟领导们一起吃饭规矩太多,人家不用筷子你不能动筷子。人家聊的那些你也插不上话,只能跟傻子似的坐在边上。
  不敢去是担心要喝酒或担心被调侃。
  回家吃饭,陪陪女儿,挺好。
  没想到刚吃完晚饭,正抱着女儿看电视,冯局竟打电话让他和韩向柠去海军干休所,说是想聊聊。
  小两口一刻不敢耽误,骑着小轻骑赶到干休所,在一个战士带领下来到一栋二层小楼前。
  只见冯局的爱人姚阿姨正在收拾门口的小院子,冯局正坐在客厅里一边喝茶一边跟郑所长、方政委和一个少校助理员谈笑风生。
  郑所长今晚参加了市里给冯局准备的接风宴,不但知道韩向柠是冯局的老部下,也知道冯局要跟韩渝和韩向柠谈工作,立马借口有事叫上方政委和少校助理员先走了。
  韩渝送走干休所的领导,笑问道:“冯局,住这儿习惯吗?”
  “这有什么不习惯的。”
  冯局看着院子里的小花园,感叹道:“以前从门口路过很多次,但从来没进来过,没想到里面的环境这么好。早知道干休所各方面条件这么好,我当年就不转业了。在部队干到退休,老了进干休所,不像现在老了只能进敬老院。”
  姚阿姨笑骂道:“这能怪谁?当年我是怎么跟你说的,不让转业你非要转业,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咸鱼,这就是教训,而且是很深刻的教训。可见我们这些男同志在作出重大决定的时候,要多听听女同志的意见。”
  冯局转身看向韩向柠,调侃道:“比如在去上海买商品房这个问题上,柠柠的决策多英明啊。刚开始困难是大,但现在呢,据说你们买的那套房子升值了,涨了几十万。如果让你来决策,你有这个魄力吗?”
  “我没有。”
  房价是涨了,但韩渝没老丈人和学姐那么高兴,犹豫了一下苦笑道:“冯局,姚阿姨,上海的那套房子是涨了点,可算下来我们还是亏的。”
  咸鱼和韩向柠买房子赚了的事,对姚阿姨的触动很大。
  就在半个小时前,姚阿姨刚给远在首都的儿子和儿媳打过电话,让儿子儿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商品房,就算贷款也要砸锅卖铁买一套。
  她没想到咸鱼会这么说,正准备问问怎么亏的,韩向柠就不快地说:“阿姨,你别跟他谈这些,你要是谈他就跟你算银行利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