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当天晚上。
  南华里,里正王成家。
  此时天已经彻底黑了,闾里的大部分人家都已经躺在卧室休息睡觉。
  而在里正家的宅子里面,有一间屋子正奢侈的点燃了夜灯。
  这屋子正是王家书堂。
  在南华里,其他农户都是一进或者二进院子,只有里正家修了四进院子。
  当然,南华里也只有里正家的人认字,所以他们家才有资格修个书堂。
  此时此刻,里正王成的长子王旭正端正地跪坐在自己父亲面前。
  一炷香之前,他刚刚从县城赶回南华里。
  “县城那边的事情结束了?有没有什么纰漏?”
  王旭是三天前去马邑县城的,昨天晚上县城被攻破的事情,他了解得很清楚。
  “父亲放心,吴县令和他的几个心腹都已经死了,上报朝廷的消息只会是鲜卑人侵扰我大汉边境,不会有任何消息泄露。”
  听到这个消息,王成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他抚摸着自己已经花白的胡子,眼神闪烁着精光。
  “这就好,吾一直害怕事情泄露,看来这次的事情进行得很顺利。
  这次你帮主家做了这样一件大事,悄悄打开了城门,主家那边一定会对你奖赏,若能获得一个亭长的位置,倒也不枉费这次冒险了。”
  富贵险中求,事实上,王旭这次的任务很是冒险。
  打开城门放鲜卑人进来,这可是杀头的大罪。
  可是这世上没有白得的好事,身为王家族人,已经远离权利中心太久了。
  王成知道王家族人众多,想要出人头地,想让主家重用他们,那就必须做出非同一般的大事。
  好在这次的事情进行得很顺利,接下来就等主家那边的回报了。
  “父亲,其实我不懂,吴县令怎么得罪主家了?我感觉赵氏好像也参与了进来。”
  这话一问出来,王成叹息着看了自家儿子一眼。
  虽是自己长子,但这个性子实在是不聪明,很多事情是要自己看自己听的。
  罢了,总归是自己长子,还是得好好教,免得以后惹上事儿。
  “吾此刻说的,你在这里听到,出去以后就忘记,不能对任何人说,明白吗?”
  王旭赶紧严肃地应了一声是。
  “父亲,儿明白。”
  “我们王氏立足在马邑县,光靠那些田地怎么可能积累巨大财富?事实上,王氏和赵氏私底下一直偷偷和鲜卑人做一些生意。
  贩卖马匹,武器走私,私卖茶盐丝绸布匹,这才是王氏和赵氏积累偌大的财富的原因。
  那吴县令一来,本应该和我们马邑县人好好合作,可是他实在是没有眼色,竟然大张旗鼓地要调查马匹武器走私生意?”
  “做官这样没眼色的,倒是好些年没见到了,所以他不死谁死?难道让我们王氏去死!”
  王旭惊呆了,他还真没想到这一层。
  “父亲,走私这些东西可是杀头灭族的大罪!”
  王成直接嗤了一声。
  “你开城门迎鲜卑人进来不是杀头的大罪!傻子,这天下谁不是这么干的?
  不然我们这些人住在边境干嘛,等那些杂胡过来杀我们?这汉家天子早就不管我们边境了,每年死了那么多人,你看天子有派兵吗?
  这并州到处都是胡人,大郎,那些圣贤书都是假的!天子宠幸宦官,卖官鬻爵,朝堂上的官只要花钱就能买,这天下哪里还有什么规矩礼法?
  那王甫曹节一个阉人而已,嚣张跋扈,暴虐贪婪。朝堂上上下下都在贪钱,那些清流名士是这样,阉人是这样,天子也如此,你读书莫要读成傻子。”
  王旭默然。
  “儿明白了。”
  一时之间,整个屋子都静默了下去。
  “唉,吾只希望下一个县令识趣一点,免得身家性命不保,若老死官员,对朝廷总不好交代。”
  第7章
  接下来半个月,南华里因为三叔杨西回来的事情热闹了一阵。
  每天都有许多邻居来窜门,大部分人都是聊战场的事情。
  毕竟农村很无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十里八村的一个八卦都能聊半年。
  让杨秋意外的是,三叔在这些人面前没有说战场上的悲伤和痛苦,反而每天大笑着说军营里面的趣事儿。
  看着倒像是很快乐一般,其实杨秋觉得三叔在伪装。
  只是活在农村这种乡下,已经失去了一个胳膊。要是在每天阴沉痛苦疏远外人,周围人只会抱团欺负你。
  想要好好活在这里,最好吹吹自己认识多少长官将军,把自己吹得有多厉害,这样反而不会有人过多关注身体残疾了的事情。
  最后还会觉得这杨三郎真厉害,就是可惜了。
  杨秋觉得,三叔倒是蛮懂人性的!
  而这半个月之中,当初马邑县的县令被鲜卑人杀了,据说即将上任一个新县令。
  马邑县的几个豪强大户正等着新县令来,看看好不好接触?
  而对于杨秋家而言,县令这种身份距离他们还太遥远,眼下南华里有更让人关注的事情。
  那就是南华里有一户人家要明天要嫁女儿了。
  当从阿娘嘴里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杨秋正在舂米,她拿着石臼用力捶打着粟米壳。
  自从发现自己女儿力气大之后,舂米这事儿基本都是杨秋在干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