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因为他知道下面的人随时都可能和鲜卑胡人合作,里应外合开门,前任县令就是这么死的。
  所以孙县令每次都老老实实给胡人交保护费,大家都装糊涂一点,都知道彼此是个什么东西。
  可是杨家军现在正是士气旺盛,团结一致的时候,这计策怎么可能会成功?
  当然,杨秋不能保证所有人都不背叛,这世上总会有被利益诱惑之后反叛的人,可是杨家军现在应该诱惑不了几个人。
  孙霞见状解释了起来。
  “当然没那么简单,我从那封密信里面看到,他们有更加周密的计划……”
  随着孙霞将信件内容介绍清楚,杨秋也终于知道了王太守这一次的用兵计划。
  攻城一般耗时漫长,损耗严重,所以王太守这一次知道马邑县有人想要投靠他立功之后,这位太守就剑走偏锋策划了一个奇策。
  这计划说起来也不复杂,那就是下毒。
  由于杨秋对兵卒待遇很好,所以夜晚上值的兵卒都是用了晡食之后和守城门的人换班。
  那么一晚上值班,肯定会很劳累疲惫,所以杨秋在晚上准备了一轮夜宵。
  让军队里的伙夫在晚上每人下发一个干饼熬过漫漫长夜。
  于是刘圭一行人就决定在这件事情上钻空子,他们费劲心机贿赂了军队的一个伙夫。
  让其在定好的时间下毒在食物上,然后当晚给兵卒食用。
  而毒药是砒霜。
  所以一旦计划完成,到时候守城门的人还来不及示警,大部分都会因为中毒而倒下死亡。
  此时,刘圭一行人就会里应外合,带着一批人在马邑县当晚暴动,然后开城门迎接汉军进来。
  这个过程之中,有人出钱联系贿赂伙夫,有人出药材帮助下毒,有人提供部曲放火闹事儿暴动……
  听起来挺合理,但是杨秋还是有点纳闷。
  “他们怎么传递消息的?这城门每天严格进出,怎么和太守联系到的?”
  孙霞立即回应了起来。
  “宋家的院子里挖了地道,最开始是为了防范鲜卑人,一旦城内危险,就通过地道躲起来。
  后来就干脆一直挖到城外,以防哪一天被关在城内,那宋家家主是个很谨慎的人,我看到这封密信也是巧合。
  毕竟,我只是一个农户出身的女子,都觉得我不识字。可是我在宋家待了五年多,还一直照顾宋家的几个儿子。
  白天宋家儿子学习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我在伺候,所以我偷偷认识了字,但是宋家家主不知道,还觉得我这个人打扫房屋细心谨慎,所以我一直负责书屋的打扫!”
  原来如此,杨秋也一直想问孙霞怎么看懂密信的?
  毕竟,主动告密的人也可能是故意误导你,给你做个陷阱跳。
  但如今看来,一切都合情合理了。
  毕竟她之前也利用过地道,那还是郭泰帮的忙,让她的人提前进入了县城里面,看来挖地道是这马邑县商户爱干的事儿,
  果然是她疏忽了,天天严格管控城门出入,还是被人钻了空子。
  所以,计划确实没问题,只要下毒成功,到时候攻城不费吹飞之力。
  然而不出意外的话,事情它就悄悄发生了意外,这计划被泄密了,现在还被杨秋知道了。
  此刻杨秋简直想笑出声。
  你要里应外合攻城,那我不搞一出瓮中捉鳖,关门打狗,岂不是对不起王太守这一番精心策划?
  三天后。
  王柔带着四千多人的大军出发,阴馆距离马邑县很近,也就八十多里路。
  而行军一天的速度是四十里左右,所以大军今日出现,明日就能达到马邑县。
  然而这个出发时间是个幌子。
  事实上,王柔早就让吕布带着一批急行军昨日悄悄出城了。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吕布带着的一千多人已经隐藏在了马邑县周围,只待今晚的计划开启。
  一旦马邑县内暴动,吕布的军队就可以带着人直接攻到城内。
  而大部队会明日清晨急速到达,正好可以彻底夺回马邑县。
  这实在是一个剑走偏锋的计策,其实王柔最开始不想用这种危险的计策。
  一个女子带领的一群山匪而已,根本不足为惧,他完全可以带着汉军将这群山匪杀得丢盔弃甲。
  可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在决定征兵备战之后,王柔发现前任太守给他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
  <a href=https:///tags_nan/guanchang.html target=_blank >官场社会,那点潜规则大家都懂。
  你拿一点,我拿一点,再做做假账,你好我好大家好,都不要揭穿彼此,然后和谐你我他。
  可是王柔没想到这个前太守不是只拿一点,那简直就是不做人,这贪暴的官员,简直是不给后来的官员活路。
  账面上雁门郡本应该有一万多套盔甲,数万件兵器。
  可是到仓库检查之后,王柔发现,里面的盔甲兵器全部都是粗制滥造,甚至有些都生锈了,大部分都是次品。
  通过检验,许多武器一砍就断。
  这简直让王柔大怒,就这种武器上战场,那跟找死有什么区别?
  显然这是前任太守干的,把好的武器偷偷卖了,然后把一推破铜烂铁丢在仓库里面充数,简直是岂有此理。
  然而这还不算完。
  雁门郡本是养马的地方,这里有草场,从前汉开始,这里就养着大量的马匹,供给朝廷使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