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陛下,我等惶恐!这些人都是污蔑呀。”
  “陛下,肯定是那群党人勾结祸心,他们是要置我们这些人于死地呀。”
  刘宏听完并没有动容,反而冷冷地开口了。
  “就算如此,可是如今天下民怨沸腾,反贼盗寇遍地而起,不杀了你们,难以平天下之怨啊。”
  这番话一说出来,众人都明白了刘宏的意思。
  尤其是张让和赵忠两个人,他们立即跪在地上痛呼了起来。
  “若真是如此,仆等死不足惜!只要能让天下太平,让陛下不再左右为难,仆等愿意立即投入监狱里面。”
  赵忠这话说完,张让也在旁边立即应和了起来。
  “陛下,听说如今钱粮不够,仆在入狱之前,愿将家中资财悉数献出,充作军费,以便在仆等死之前,尚能为陛下尽忠一次。”
  张让这话说完,后面其他人也纷纷开口了。
  “陛下,仆也愿把家里面的钱财拿出来充当军费,只要能让天下安稳,仆等死不足惜。”
  “仆家里也小有薄财……”
  一群宦官们纷纷开始表忠心,花钱买平安。
  刘宏见状心中终于满意了起来。
  看看,这就是宦官和那些朝廷官员的区别。
  宦官都是他养的狗,也是他养的钱包。
  一旦钱财不够的时候,可以找他们出血,用完一个宦官,还有下一个宦官,这钱财都是源源不尽的。
  然而朝廷那群大官,一个二个的只知道向他哭穷,他还不知道这些三公在家里面过着多么奢靡的生活?
  叫他们出一个子儿的钱,那都跟要了他们命似的,想都不要想。
  所以,卖官鬻爵多好啊,至少能逼迫这些人出血。
  因此,此刻得到了好处的刘宏立即对着眼前数人安慰了起来。
  “好了,刚刚朕也是一时心急,竟然以为解决了你们,这天下就能太平。
  可是除了你们忠心于朕,这天下的官员还有几个把朕放在眼里面,都赶紧穿上鞋子,戴上帽子。
  朕自然还是信任你们的,若是没有你们,朕的安危都不能够保证。”
  “至于那群胡说八道的人,不好好想办法讨伐反贼,一个二个的只知道指责你们,朕自会处理。”
  此言一出,宦官们都安下心来,陛下刚刚只是需要他们上缴一点钱财而已,看来还是很信任他们的。
  张让见状,他立即提出了心中的一个想法。
  “陛下,其实那杨家军无需过虑。如今其占据并州北部及幽州北部,然该地胡人众多,尤以鲜卑人为甚。
  杨家军必将不断受胡人侵袭,而胡人实力强大,恐无需我等汉军出手,杨家军自会被胡人所灭。届时,陛下再派汉军收复失地,岂非一举两得?”
  张让这番话一说出来,刘宏倒是思索了一会儿,然后下意识地反问了一句。
  “想得倒是挺好,万一那杨家军和鲜卑乌桓匈奴人合作?到时候直接南下而来,汝等不会以为到时候京师还会安全吧?”
  这番话一问出来,张让被噎住了,倒是赵忠瞬间想了一个好办法。
  “陛下,鲜卑部落自檀石槐逝世后,一直陷于内乱之中。若陛下能亲自出手,扶持其中一股势力,鲜卑人自当为我所用。”
  这建议倒是让刘宏的眼睛亮了起来,他也知道,马上就是冬天了,今年恐怕也无力再战。
  而明年春天再出战的话,西羌的战场,冀州的战场,并州的战场都需要汉军,这样分散作战非常不利。
  所以到时候还是要集中精力对付冀州的黄巾军,并州有太行山的阻隔,实感力不从心。
  但若是按照赵忠的方法,直接扶持鲜卑其中一个部落,到时候让鲜卑人来不断袭扰杨家军,到时候汉军再去围剿,岂不是事半功倍?
  “老赵,此计甚妙!速派人调查鲜卑部落的情况,挑选合适的人予以扶持。切记,此事需秘密进行。”
  关于朝廷内部的事情,杨秋自然是没办法立即获得这些消息的,而且这还是秘密商讨。
  此时的杨秋在做什么呢?
  当然是在忙着消化新打下来的土地,这里面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安排了。
  当初汉军内乱之后,大概有一半人死伤了,不过这个数据也不够精确,因为主要是黄巾军的人统计了尸体。
  这其中有没有水分,杨秋也不知道。
  至于投降的人为什么就一万多人,因为有些人直接四处溃逃了,他们不想投奔反贼,也不想死在战场上,所以突围了出去。
  而这些人杨秋也没有追击,毕竟她就三千多人,逃出去的都是勇猛的那一批人。
  强行追击过去,反而会伤亡惨重。
  所以,杨秋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在汉军全部都逃窜之后,她立即指示张辽和荀谌出兵占领北边那几个关隘出口。
  这是最好的时机,汉军没办法援助,他们可以完全掌控北方。
  所以接下来,杨秋就带着一万多人回到了并州,然后开始安排这一万多人接下来的生活。
  这种事情自然是非常繁忙的,由于雁门郡已经安排了许多人,所以杨秋让这一万多人主要安排在了代郡和上谷郡。
  这一次,由荀谌来负责这两个郡的事务。
  邓容手上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杨秋也不想太过压榨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