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因为真的很想去认识苏轼一家,苏景先还是选择了去看宋之后的文学作品,这次他选择的是看食谱。
  如果他上辈子,在江南的各种稍微有名的景点,都能随机看到或真或假的“乾隆”到此一游的记录一样。
  很多美食,只要有苏轼的参与就会有相关记录,其中有些也可能是冒名,但是多少能写点“不为人知的苏轼”爱吃的东西。
  苏景先埋头苦读,靠着一目十行加上过目不忘的双重顶级学习天赋,三十分钟看了一本书,又花十分钟整理复盘,简写了读书笔记,收拾收拾出去了。
  在里面耗了一小时,出去也就过去了两分钟。
  苏景先出来也有计划,他最近想要在青云书社推出的新品不是手账本,而是种子本。
  纯手工自制,每一页描绘种子的不同阶段样子,介绍种子的“身份来历”,讲解如何把一颗种子种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后配上有趣的故事。
  复杂的东西,受众自然不是小孩,他决定攻克下有着“种豆南山下”的田园梦,但是一直没动手的成年人!
  第一种要介绍的是向日葵,明末才有这个名字出现,在此之前有很多别名,苏景先写完名字之后,觉得自己很像是在写“茴”的四种写法,自己把自己逗得一乐。
  “笑什么?”苏明允已经和韩琦说完话了,带着韩琦来看自己的大儿子和小儿子,就看到大儿子在一个人傻乐。
  “爹爹,看,这么写出来,是不是很像那种说话咬文嚼字的老学究。”苏景先一边说一边把这页纸递给老爹,老爹邀请韩琦看,他也没有异议。
  “向日葵?哦,葵花啊,这个名字很形象嘛!”苏明允看着下面,“不同的地方还有这么多叫法?”
  韩琦倒是知道些,不过他的重点一眼就看到了被苏景先匆匆带过的字眼。
  “榨油?葵花能榨油吗?比胡、麻油味道如何呢?”
  大宋,油的品种多,也不贵,但架不住发展快消耗快,这多出来一种产油的办法,就是多了一种百姓生存的渠道。
  韩琦看向苏景先的眼睛亮亮的,“能教吗?我花钱学习!”
  “花什么钱?”苏景先还没反应过来,“这还没在青云书社上架,上架之后可以送您一本哦~”
  竟然白送!这样的知识!
  韩琦激动过后,只觉得这样的人,真当官了,为荡平官场不平事,只有三次大劫都是少的,不由许下承诺。
  “以后你惹出祸来,尽管报为师的名字。”
  这话才放下呢,苏家的下人匆匆赶过来,“阿郎、郎君,不好了,县令家的管家在门外,放话要郎君现在就去县令府上呢!”
  这事儿啊,自己上门了。
  第5章 县令起妒心
  “谁来了?”苏明允怀疑自己听错了。
  自家和县令家也没有什么关系啊?
  难道是又来找茬?不会吧?一而再再而三,这是打算结仇吗?
  “县令家的管家。”
  苏和仲真以为自家爹爹没听清,积极补充道。
  他们俩的对话还没展开,就被新鲜出炉的师徒俩打断。
  “这不重要。”苏景先和韩琦异口同声,“打发走!”
  两人都不在意,当下最重要的……
  “我有老师了,爹爹你愿意让我读书了!”苏景先又蹦又跳。
  “这样的知识,这样的知识……”韩琦19年中进士,到现在已经在官场沉浮12年,见过形形色色的人,但是无一有如此胸怀。
  两人都觉得自己赚大了,都拽着对方的衣袖,生怕对方跑路。
  苏景先在家的话语权比苏明允自己都高,韩琦的官位注定让他不需要担忧来自小小县令的报复。
  苏明允自然是大手一挥,安排人劝退了这县令家的管家,用的理由也是想当正经。
  “无凭无据,这不仅是在侮辱我们苏程两家,更是会影响县令的声誉!”
  那管家听了这话,从趾高气昂到脸色煞白,他自己都没想到,骂个人的事情,怎么和污蔑县令联系上的,以前自己骂完,这些人还得给自己送礼呢!
  第一次被“科普”了这件事,管家自己也有些觉得说得有道理,脚步匆匆就要往回赶,却没想到在回去的路上正巧撞上县令。
  和来骂人的管家不一样,县令是来赔罪的。
  县令为显诚意,没有坐自己那顶外表朴素,内有乾坤的精致小轿,而是选择了步行,左右两只手还各拎着东西,两边更是有侍女跟着他不停地给他擦汗扇风。
  “官人,我们为什么要走过去啊?”丫鬟不理解。
  蒋县令轻咳了两声,“那韩安抚使还没走,老爷我自然是……”要好好演一下自己的礼贤下士。
  他的话还没说完呢,就看到了前面趴在别人背上,还在不断辱骂着的,很眼熟的管家。
  “去,拦下他。”县令有点不满,他自己都在走呢,管家这样像话嘛!
  在苏家吃了闭门羹的管家,在路上也是思考了许久,才想明白,这蜀中县根本就是他家县令一家独大啊!
  北宋的官员是三年一任,有些业绩突出的可能会两年结束任期,偏远地区的会四年一任。
  他们县令这在蜀中当搜刮富商钱财的土皇帝,自己花钱打点选择留任,这已经是第五年了。
  要不然他这个小小管家,也不敢鸡毛当令箭跟着揽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