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也讲了范仲淹带回来的在陕西想要办学的经验。
甚至还讲了一次相对惊险的战役,西夏不做人,把之前掳走的战俘,里面包含了老幼病残,用这些战俘开路。
好在韩琦这人聪明,不仅破了这战俘的阳谋,还揪出来了一些藏在战俘中的敌军,保护了大宋的颜面不说,这场战役对方也是被打的落花流水。
“原来大宋的军队,战斗力这么强?”这真的是出乎苏景先的意料之外了。
“好像也是多亏了范仲淹大人,他一进那里就开始训练部队,每次战役下来,又提升了战力又提升了士气。”这一点宋仁宗也是跟最兴来讲过了。
苏景先听了这在前线的故事,又想到刚刚在食堂听的那些,心头一惊。
“不好。”
不好,大宋对西夏原本也是赢了几次的,但是好像正是一次和谈,让西夏又掌握了战机,之后才……
苏景先知道自己的望远镜会有一点作用,但是也清楚明白,再有用也不会力挽狂澜,毕竟那是望远镜,不是火药。
“怎么了?”最兴来不懂。
苏景先倒是没有和最兴来说西夏的谈判大概只是个阴谋,对方狼子野心,只想图谋大宋的土地,压根没有和谈的想法。
反而是说了。
“学习是逆水行舟,打仗也是,前面战士们打了胜仗,我们不应该冒冒然就和谈。”
“就是,我们自己凭本事赢的,凭什么对方想要打我们就来打,想要坐下来和谈就和谈啊,那我们大宋是什么软柿子吗?”最兴来也不赞同。
不过……我们大宋好像真的是软柿子?
苏景先在心里大不敬地想到了这一点,又赶紧晃晃脑袋把这个东西晃走。
当务之急还是先和最兴来指定一个作战计划,不能和谈,绝对不能。
“我们也要给爹爹上报吗?”最兴来还没做过这种事,懵懵懂懂的。
“两手准备吧,一方面走正规途径,你作为皇子,应该也可以写折子,写一个表明自己观点的。”苏景先给出主意,“刚刚的就不错,站在维护我们大宋颜面上来。这别人想打我们的脸就打,想让我们坐下我们就坐下,也太侮辱人了。”
最兴来狂点头。
“另一方面呢?”
那边还在吵架的诸位大人,远想不到两个小孩准备干一件超大的事情。
最兴来的折子写得很快,当天下午两人就搞定了,然后又预留了一点时间让苏景先去太学,办另一部分事情。
晚上,宋仁宗在书房,看着来自诸位大臣的折子,不由苦笑。
这次西夏的和谈申请,对西夏来说属实是绝妙好棋。
朝堂上有主战也有主和、中立不假,但是……
主战派只有一小部分,这里面的折子大部分都是从各个角度来阐述和谈的重要性。
宋仁宗不用打开就知道这些人会说什么,和谈能减少一次战争就是一次,以后也可以不打,大宋有钱,完全可以花钱买平安。
笑话,这简直是笑话。
宋仁宗不说是自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是把自己当一个好皇帝来看的。
哪家的正经皇帝会要花钱买国家的平安啊?
宋仁宗不爽,最兴来也是这个时候来的。
最兴来拿着自己的折子,折子也是他们自己拿自己的材料做的,看着其实蛮滑稽,但是小朋友的表情很严肃。
“爹爹,最兴来不想谈和,不想要和那些入侵我们家的强盗们坐下来讲道理。”最兴来认认真真说了自己的看法,把自己的折子给爹爹看。
宋仁宗打开折子,一眼就看出,这不仅是最兴来自己的想法,也有苏景先的参与部分。
这实在是太明显了,苏景先那个小孩,写东西总是喜欢把一件事拆成不同的部分。
宋仁宗看过那小子把主战的理念拆分成“在国家内部层面”“在国际层面”。
也看过他把官方推出《学霸笔记》一样的官方对科举相关的字词注解的事情,拆分成“过去”“现在”“未来”。
也看过这人向晏殊借人,把那份《儿童报》对国家的作用,拆成“从经济”“政治”“历史”等等部分。
现在最兴来递过来的这奏折更是全面,两个人像是把自己能想到的都想了。
比如说这次不和谈,不仅是对西夏的表态,也是对周边国家的震慑,如若软弱,那周边会如何看待大宋这个“钱袋子”。
话是真敢写,但是也真的话糙理不糙。
宋仁宗抱着最兴来,有点苦恼自己应该怎么和主战派一起把主和派说服了。
这说到底还是宋仁宗缺少魄力,他有主战的想法,但是他自己知道,不是每场战役都能迎来胜利的结局。
他又想在史书上当一个“好皇帝”,又不敢自己力排众议。
万一后世说自己“好战”,穷兵黩武,是个暴君呢?
不是没有人这么说秦皇、汉武,但是宋仁宗知道,一旦自己和这个词挂钩,自己可没有什么功绩能挽救他的名声。
纠结的宋仁宗万万没想到,小孩的行动远远不至于此。
他今天看着这可爱的上奏都觉得两难,明天就不觉得了。
把时间拉回到下午,苏景先回到太学的时候,也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和所有老师说了一下,今天放学的时候,他大概会在学校做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