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这么简单?
  最兴来听着,觉得不信,不是很靠谱。
  “这小孩,他身上的猫被苏大宝哄出来的时候,他还是迷迷糊糊的状态。”
  “然后苏大宝邀请他,想要把他拉起来,结果这个人站起来就是一刀。”
  “我不觉得是什么意外。”
  最兴来觉得就是早有预谋的,本来放进来可能就是做暗杀用的。
  小孩,暗杀,这个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太合适。
  “是的,我爹也跟我说,是意外的可能性很小。”晏几道也没藏着掖着,把晏殊和自己说得话又重复了一遍。
  “说是在救灾的时候,就要提防着,灾民中间出现早就被敌人蛊惑的。”
  “是啊,不设防地面对小孩,谁会想到小孩能够刺出这么狠的一刀?”
  最兴来眉头依旧是紧紧皱着的。
  “再查一查看看,我们应该还能找到别的线索。”
  “好。”晏几道答应下来,而后两个人又按部就班的,一个负责在外面调查,一个负责照顾苏景先。
  最兴来一回头就走进了苏景先的卧房,这原先是客房,现在里面就躺了苏景先一个人,但是有很多宫女、太监,还藏着不少暗卫,屋里屋外都有。
  如果这里出个什么问题,最兴来想了想,那就只能是前些时候,苏景先研究出来的新式火药的问题了。
  威力巨大的新式火药,多放点把这里夷为平地应该是不在话下的。
  脑子里想着这么危险的事情,最兴来却是毫不犹豫地就踏入了苏景先的卧室。
  和他一起行动的还有带着医生的一个宫女。
  现在不多带点人,最兴来是真的不放心别人和苏景先独处了。
  汴京。
  和苏州的焦头烂额不一样,汴京是意外的平静。
  这平静之下,是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苏景先出现了问题。
  年纪轻轻的苏洵和历史走向上的苏洵已经大不相同了,成功考上了功名,现在他都不在汴京了,在隔壁当县令去了。
  苏家是程芸在当家做主,苏景先两天没有新消息,也是多亏了没有到他要来信的时间。
  “和仲,你要去找你哥玩两天吗?”程芸是有点莫名其妙的担心自己大儿子的感觉的,但是大儿子在外面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她也没想到是大儿子出了事,只以为自己是很多天没有见到大儿子了,心下有点想念。
  这也确实,在汴京的时候,虽然被关在太学,但是他们这个家就是比照着怎么去太学读书近买的。
  程芸当时去见苏景先的次数可多了,而现在就不同了,真真切切的有大半年没有见到儿子了。
  “我一个人去吗?那我得准备点东西。”苏和仲也就是苏轼,对于自家娘亲的这个疑问句,直接给判定成为了肯定句,当场答应下来,甚至决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那肯定不能你一个人啊,你一个人也太危险了。”程芸摇了摇头,“你还是个孩子你知道吗?”
  “爹爹不是说了,他年轻时候就壮游山水了!”苏轼说完这句,下面跟着一句,“真想去其他地方走走看看,尝一尝有什么好吃的啊。”
  “那你还是在汴京吧,我们酒楼的好吃的,估计比外面的要有意思多了。”程芸也没有骗小孩,“光是你哥想出来的这些吃的,在外面你就吃不到。”
  “那是真的。”苏轼自然是明白的,他哥在想吃的这方面,是真的有天赋啊,他前段时间吃的这羊腿,到现在也在吃!
  更别提还有羊肉的其他吃法了,一想到,苏轼感觉自己又馋了起来。
  “找哥哥也行啊,哥哥,会不会给我们想出来别的有意思的吃的,真好吃啊。”
  苏轼馋的流口水。
  被苏轼这么一说,程芸也是有点忘记了自己想要去见大儿子是出于担心。
  她开始心平气和地收拾东西,想着带着家里的老人、小孩们一起去苏州旅游一段时间。
  皇宫。
  宋仁宗有的消息没有给最兴来他们知道。
  比如说这次的这个刺杀事件,其实针对的是宋仁宗的两个孩子。
  “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安排这么个小孩走长线任务?”宋仁宗看着手上的资料,真的觉得自己大宋会被辽国碾压,是真说不过去的事情!
  要不还是向苏景先说的那样,赶紧发展武力,不要管什么“黄袍加身”的历史了,先把辽国拿下,然后再想着以文治国。
  当时听暗卫传话,苏景先和最兴来说什么。
  先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辽拿下,然后再和平发展,只要打的够快,百姓也就没有意识到已经打仗了。
  宋仁宗只觉得是童言童语,但是现在看到这资料嘛,他觉得也未必没有这个可能。
  “难怪在我们有火药之后,辽也好,西夏也好都已经龟缩起来了。”
  宋仁宗这半年是真的蛮享受的。
  范仲淹靠着自己的“名气”,一个人在敦煌那边搞的有声有色,一边用地雷威胁辽国,一边在带着敦煌的人种地,把地也是种得有声有色。
  而在苏景先又研究出来了新式火药之后呢,他就让边关的将士,主要是在西夏那边的,稍微打了一次小的仗。
  只能说是摩擦,但是充分把火药的威力展示出来了,也是让西夏又开始安安分分地当孙子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