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句句一惊,反应迅速,抢在他之前把手背在身后。
“你是对我有什么要求吗?”邹博问。
凭心而论,她不应该对邹博有要求,应该邹博对她有要求才对。
邹博现在有编制,工作稳定,更重要的是,他家庭环境也不错,父母据说都是基层公务员,虽然工资不多,但有丰厚的退休金这一条就足够打败大部分研究室的师兄。
这种条件告诉她妈妈,她妈妈也一直劝陈句句试试。
可……
就在这时,一柱车的远光灯从不远处的街道那边直直打来,把他们两人照得透亮。
邹博停下脚步本来还想说什么,被骤然打断。
“谁这么没礼貌用远光灯照人?!”
陈句句看向远光灯的来处,车里没有开灯,只不过凭借远光灯的光线能看出有个模糊的男性轮廓,而且那辆车她也很熟悉,今天开了一天。
远光灯关灭。
邹博提议:“你要不考虑考虑,在周天之前给我一个答复?”
他已经算是给她很多耐心了。
陈句句点了点头。
“行,那我送你回去吧。”
陈句句抬头:“你先回去吧。我自己回去就行。”
邹博以为她是需要自己一个人想想,也没拒绝:“好。那你注意点安全。”又绅士风度地说,“我看着你走。”
陈句句拿出手机,打车离开。
沿路,她看到右侧后视镜,有辆车就在后方不远不近地跟着。
到了地点后,陈句句开门下车,本来要进屋子,临走时,她想了想,走向那辆车。
车里面都没开灯,漆黑的,她敲敲车窗。
徐日旸摇下车窗。
“以后别拿远光灯照人了。”陈句句弯腰认真地说。
徐日旸一瞬间幻视,之前在徐家园那会儿,她也总这样站在车边,眉头微蹙叮嘱他不要无证驾驶。
“你接受他了?”徐日旸问。他看到对方有个想牵陈句句手的动作,陈句句躲开了,但又没彻底离开对方,两个人还谈了好一会儿。
“我跟他说考虑一下。”
徐日旸忽地冷笑一声,直接调转车头离开。
陈句句目送他的车背影。
真是,动不动就生气。
陈句句回到住处,拉开椅子坐下,编辑微信:邹师兄,不好意思,我觉得我们还是不合适
写到一半,她往后靠在椅背,又删除了。
不知道该怎么回复。
今天累了一天,加上吃了顿火锅,浑身都是味。陈句句放下手机去洗澡,洗澡时人总是会想一些事。
李芬不赞成陈句句找个差异很大的人结婚。
最好门当户对,男生家里比女生好一点,这样方便以后生孩子轻松。
大学没鼓励陈句句谈恋爱,大学最后发展的方向很多,日后容易差得很远。
研究生时期开始催促她谈了,能读研究生的,基本都是要专这个行业的。一是两个人有共同话题,二是年龄大也开始成熟,三是学历高确实也对找工作有帮助。
她对她规划得很好。
陈句句洗完澡出来,拿起手机,微信还停留在给邹博的对话框。
不知道该如何答复他。
索性再想想。
邹博之下,隔了白冬,就是徐日旸的微信,她点开徐日旸朋友圈。
徐日旸在今天下午发了一张他跟他奶奶的大头合照。
陈句句没忍住微微笑起来。
徐日旸看起来很叛逆,其实很有孝心,不然不会高中整个暑假都能在徐家园待得住,吃饭也经常回来吃。
朋友圈再往下翻,内容就很枯燥。
无非是些行业报告之类的。
跟以前高中时,他满朋友圈都是朋友、聚餐、比赛、运动……全是分享快乐,完全不同。
第二天周三,还得上班。
陈句句吃过早饭,在工位上坐下。
八点半,隔壁徐茵来了,刚开一会儿电脑就说:“徐总在楼上做陶艺,我们要不要去看看。”
“陶艺?”
“走走走。”她拉起陈句句。
陈句句去了楼上的活动室,刚进公司第一天午休的时候,小梅带她们这群新人参观过。
一楼办公,楼上是员工休息的地方。
有沙发,茶几,饮料柜,零食柜,水果吧台,按摩椅,台球桌,乃至专门的太空休息舱等等,都是公司给各分公司的标配。
但他们这里跟其他分公司不同的事,还有一间专门的陶艺室内,基本就是供徐日旸一个人使用。当然也不限制其他员工用。
到时,陶艺室玻璃门外站了不少人,都在围观。
她跟徐茵凑过去。
发现大家看的都是徐日旸。
他坐在旋转轮前,双手提拉一个基本成型的花瓶,头微微低着,神情专注而认真。
“徐总不是出差了吗?”
“听说昨天回来了。”
“回来后就在做陶艺。”有员工小声讨论,“一大早就来了。”
“看来这是真爱啊。”
“没事就来做。那些都是他做的。”
陈句句跟着她们的视线看过去。
陶艺室内放着两排大架子。
一类架子歪七扭八放着很多小陶瓷,显然都是一些新手好玩做的。
另一类架t子的瓷器就好看规整很多,正是她们说的徐日旸做的。各个都有模有样的,而且数量很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