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蒋沐凡也是,他再慢慢拓宽自己教师团队后,他就也一样变成了机构老板。
  他和刘伟的未来,是所有永音学子的无奈。
  曾经永音的在校生,以自己是个在永音“搞艺术的”为荣,能在整个永宁市里抬着鼻子走路。
  他们带着永音给他们的优越感,觉得无论在任何角落,他们就是那唯一的光,谁都够不到的光。
  有人嘲讽也有人感叹,艺术生的清高是抹不去的。
  永音的孩子们心里也清楚,自己一天都是个什么高傲的德行,但他们乐在其中,把那些酸话全当放屁。
  这些所有的光,就亮个那么四年,要是有劲儿继续学的那还能再亮四年。
  要是学不进去了,这些小灯泡儿们就被投进了社会里,让他们认清,世界第一还是那些清华北大的,学艺术的算个屁,最后还得用五谷杂粮来填饱肚子。
  等到他们没电发光了,他们也就长大了。
  蒋沐凡是长得比较快的,刚自己出来干没多久,就在永宁市的各种大小艺术机构里琢磨出来,永音出来的各位——都是打工人,谁都逃不掉。
  他早早关掉了自己叫“艺术家”的那盏灯,打算出来赚钱养活自己。
  从给别人打工开始,到自己选址开了沐音工作室。
  从一节课只有六七十开始摸爬滚打,到现在一节课收费300,学生和家长都能尊称他一声“蒋老师”。
  蒋沐凡没刘伟那么爱财,他是个图安稳的,辛苦了两年把工作室经营的差不多入了正轨,他们贷款买了他俩现在常开的蒙迪欧。
  他俩把蒙迪欧叫“小女儿”,“小女儿”今年两岁了,蒋沐凡进入了佛系赚钱的状态。
  所有器乐学生不多不少五十多个,他带着不累,收入也不错,他也不怎么想扩店。
  他还是想有空钻研钻研他的专业,有机会也去比比赛见见世面,哪怕是旅游,也比整天算账强。
  刘伟总是说他俩贪图享乐,开个玛莎拉蒂他不香吗?不说玛莎了,沃尔沃也好啊。
  蒋沐凡笑一笑也就过去了,方黎也是一样。
  但现在不一样了,蒋沐凡必须要把账算起来了,他打算观望方黎一周的时间,如果开销一直是这样,他打算跟方黎商量把“小女儿”挂到二手车市场上去。
  无论如何,人命关天。
  方黎是个心里有数的,办理入院的那天他就跟团里请了长病假,市乐团是政府管理的,待遇还算过得去,听了方黎的情况,给他办了个停薪留职。
  现在他没了收入,经济压力都落在蒋沐凡一人身上。
  他每天看着护士小孙每天夹在床位上的扣费单子,看的是心惊肉跳。
  就靠沐音那一阵好一阵坏的营业额,他不出两个月就能把卡里的积蓄吃干抹净。
  方黎想的自己的白细胞直往下掉。
  任明这几天从方黎言语间看穿了他的所思所想,气得他揣着退烧药就找上了门。
  “你这个焦虑只会让你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你血小板低就得多输一袋血,白细胞低就得多打一针升白针。这个账你自己算算!是乖乖配合来减轻家属负担还是每天操心这些没用的!”
  被任明这一通教育,方黎失眠了整晚——他这个堂堂勇敢男子汉,怎么就被困床上下不来了?
  他疼了这么些年的蒋沐凡,如今只身扛下来这么大座山,不能再让他多吃哪怕一口的苦了。
  方黎深夜差点流下泪来。
  第二天他顶着黑眼圈,但各项数值却突然好转了许多,任明还以为这是回光返照了。
  方黎整装待发,自己买饭自己看针,自己能做的事坚决不让蒋沐凡动手。
  他天地不怕,什么坎过不来?
  但化疗的痛苦是抹不去的,任明说第一个疗程都会比较难熬。
  因为药物副作用,方黎经常手脚发麻,发烧腹泻偶尔还胃疼,人跟医院之间的联系仿佛是有玄学一般。
  他进医院前,觉得自己只是偶尔会腿疼腰疼,但让他抗上十斤米上个五楼应该是问题不大。
  怎么进了医院才一月不到,他就觉着自己将命不久矣了。
  方黎趁蒋沐凡还没出门去上课的空,昏昏沉沉的拽住了着蒋沐凡的手:“宝儿,你老公有几件事儿要跟你交代...”
  “你好好的啊。”蒋沐凡那会儿刚套上了件灰蓝色大衣,安顿完方黎的下午饭,打算出门上课。
  “行行,我快快说完。”方黎变回了人样说,“我知道你这两天在找活干,我理解我接受,但我得跟你提几个要求行吗?”
  蒋沐凡没吭声,在等他说完。
  “夜店酒吧什么的乱场子你别去,别让我操心,而且要碰上什么学生家长之类的熟人,你在这行还混不混了。”
  “外地边县的散活你也别去,就当天去当天回的,我不想你这么辛苦。”
  “别做你觉得违心的活,我心疼。我可以在医院找刘伟研究研究理财,指不定还能入点账。”
  “你去工作了别担心我这边的事,我能照顾好我自己,保证能少打一包血就少打一包血,这关是咱俩一起过的,你无论去做什么都要跟我说。”
  方黎深深地看了蒋沐凡一眼:“能答应我吗?”
  蒋沐凡伸手搓了搓方黎苍白的脸,心里不是滋味。
  “好,我保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