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还有一个是个风度翩翩的年轻男人,贺白打眼一看只觉得眼熟,一时脑子里没想起来是谁。
他也没有多问,跟温义辉说了两句就下楼结账去了,临了留了个心眼,扭头看了眼那几个人去了哪个包间。
贺振华的公司现在叫建华集团,是永宁里著名的建设集团,之前主要做房地产,从今年开始,贺振华想把公司道路基建这方面的业务也慢慢发展起来。
其实想让他往这方面走的人很多,不由贺振华一个人说了算的。
说到这里就复杂了,公司的董事会想再多赚钱,那业务越广就越好,尤其是跟政府合作,这要比跟私企打交道的可发展性多多了。
而政府那边外包工程也想找个有钱的公司来干活,公司越有钱就越靠谱,不会给你干半路跑了,也不会给你在中间偷工减料整幺蛾子,并且公司底子越厚,能先行垫付的工程款就越多,还能缓解一部分财政压力。
这次的工程是永宁要东扩,要往大东郊那边建一个新永宁东站,所以配套的高速路和新国道都要跟上,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不是一家公司就能全权承包的了的。
巨大工程就有巨大利益,东站本身的主体设计与施工,市里已经签出去了,是一家老牌的龙头企业。
新高铁站关乎一个城市的脸面,所以这个施工方的选择上,市里是谨慎再谨慎,不容出错。
这个龙头集团曾经参与多个永宁市地标性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所以这次东站的建设也基本上非他莫属,不会有人跟这个老大哥抢生意。
但到后续的配套建设,那竞争就非常激烈了,有道路的施工,还有配套的商圈,甚至还有公园和拆迁的安置,可做的项目非常多。
政府对于东扩的规划非常详尽也非常重视,拨出的预算也很是可观,可以说是一块儿大肥肉。
于是对于其他衍生出来的项目,过来竞标的公司是多之又多,建华集团就是其中一个,他们想参与的是东站周边的道路修建。
其实竞标这种事,懂得的都懂,人情社会,哪家公司不认识几个大领导,地方官商勾结的事情很多,一旦一个公司的中标,对于双方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贺振华这个人从不打无准备的仗,也从不打无把握的仗。
按道理来说,如果是这种情况,自己在不认识几个“上面的人”的情况下,竞标这种场合他连参与都不会去参与。
可现在却就如前面所说,公司越大,内部关系就越复杂,公司里面的人都是想让他往这方面伸手的,市里也是有几个领导相中他想帮助他一起干这件事的。
贺振华认识的领导倒是不少,但走的“近”的和土特产送得多的领导确实没有,他一生干净,为了前程和家人一心求稳,从不干这种事。
但仗不住公司内部有人干,他曾经千防万防,但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能做到公司高层位置的人,哪个不是人精?
贺振华只能尽全力的去管,让手底下的人做事有底线,可最后还是被几个大领导请去喝茶了。
建华集团董事会的人也就那么五六个,谁跟他站一队,谁又另有外心,贺振华心里多多少少有点数。
自己是家里老大,到底是谁把“土特产”送到了位,让自己被大领导相中请去谈话的,贺振华心里多多少少有点数,但具体是谁,他有一两个人选,却不能最终确定。
领导这次跟他见面的话题也很是直接:建华集团最近几年是我市的一批黑马,在成立至今的几年中为我市的建设做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业务能力佳,行内口碑好,所出项目零差评,所以这次东站周边周麒村至樊寨的道路建设,我们希望由贵公司来接手。
“刚刚我们这边给的初步预算贺总也已经看过了,我相信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所以贺总不用等到竞标那天,最近就叫人把最后报表整理出来,到时候交给我的秘书就行,竞标那天贵公司的人到场就行,问题不大。”
这是贺振华与市里某领导喝茶的时候,最后谈的主要内容。
贺振华再正直一生,到了这步境地他也不能拒绝了,因为他在这世上不是一个人。
他牵挂太多,上有父母下有妻儿的,如果到手的山芋让他轴没了,那想把他一家老小整死的人都能排长队绕二环一圈了。
得罪人是他年轻时候能干出来的事,现在他五十多岁了,一切还是得求稳,在这个总有阴腐的世道里给自己的家人开辟一片安土。
所以这也是他从不把工作带回家,也从不让自己的家人在公众面前露面的理由。
做这一行的,牵连家人的事多之又多,贺振华最怕的就是这个。
但就这一次,建华集团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即将接手一项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也即将抢走许多人手里最大的一块蛋糕。
所以公司中标当天,贺振华就已经感受到了,四周都是虎视眈眈的眼睛。
他回去就当机立断的把这个项目完完整整仔仔细细的讲给了贺白听。
因为从那时开始,他最信任的人也就只有他的亲儿子了——
公司内部有送“土特产”的,但具体是只有一个人只给“一家”送“土特产”,还是内部有不同的人给“好几家”送“土特产”,最后只有一家送成功了,这个是一个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