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于是这次开学,蒋沐凡第一天就去本部找了杨鹤忠,算是寻求老师做最后的指导。
一个肖邦的c小调夜曲,一条巴赫的十二平均律,一条慢一条快,一个体现蒋沐凡对音乐的感悟,一个体现这小孩儿高超的技术。
他已经练了好几个月了,杨鹤忠对于这两条曲子基本上已经心里有数,蒋沐凡应该是稳了,但也就还是他那个上限。
可谁成想这次一来,杨鹤忠直接被蒋沐凡的这条肖邦弹得吓了一跳。
听完就问了一句:“你小子最近失恋了?”
蒋沐凡原本肖邦的作品就弹得好,甜起来像蜜一样,忧愁起来也是纯粹的。
按杨鹤忠的话来说蒋沐凡弹肖邦,这是一个未经人事的天使,在天上不小心尝到了爱情的滋味——他没经历过,却体会过。
而如今这次见面,蒋沐凡竟是脱胎换骨一般,将肖邦弹出了他这个年龄不该有的味道。
杨鹤忠这一下更舍不得了,抓住了蒋沐凡的手就跟蒋沐凡说,如果他愿意,自己可以给蒋沐凡争取一个保送永音的名额。
这要放从前,蒋沐凡估计还能考虑一下,尽管他可能也会有不甘,但继续留在永宁也是蒋沐凡曾经的一个小小的愿望。
而如今,蒋沐凡知道自己应该走了,走的远远的。
听贺振华的话,去追他应该有的人生。
蒋沐凡有时也会觉得那样可能是对的——
未来还长,也许哪一天他就变了呢?
……
大概他终将会辜负贺白,不会再勇敢起来了。
第166章 新的开始 2
中国院的老教授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开学第一周的周末就落地了永宁。
在永宁各大艺术院校巡回讲座一周,期间再抽空见蒋沐凡一面。
这老头在国际上都混出了点名气出来,什么能人没见过,但就这,都对蒋沐凡弹的那首c小调夜曲赞不绝口。
大师课上到了最后,这老教授跟蒋沐凡说了条消息——
今年十月份有一场比赛,是f国皇家音乐学院在国际上举办的一场专业性比赛,头一届,含金量很高。
如果蒋沐凡能在上面拿一个金奖回来,那世界上顶尖的几个音乐学院基本上就可以随便选了。
不过当然,如果能拿个金奖回来,他也很乐意收蒋沐凡这个学生,首都随时欢迎蒋沐凡的到来。
不过论最好,那西洋乐还得是出去学,这是毋庸置疑的。
老头说话也中肯,说蒋沐凡的能力不错,如果家庭条件允许,这个比赛完全值得一去,要是能走向世界,那前途是无可限量。
这些蒋沐凡都听到了心里,蒋萍贺振华也一样。
老贺家夫妇俩听到人家教授对自己家儿子评价不低,高兴的都要上天,回去就在网上搜全世界最好的音乐学院的招生政策。
那段时间蒋沐凡已经做好了全力准备比赛,以后出国读书的打算。
因为如果让他把永宁的一切都放下,那他也就剩下钢琴可以陪自己了。
既然要从心上挖出一块东西出来,那就得想办法用另外一样东西把那空出的填满,就比如理想。
老教授对蒋沐凡这孩子还算喜欢,乖巧有灵气,所以临走的时候还给蒋沐凡了点选曲的建议,说他能把肖邦的东西诠释成这个高度,那接下来就可以试着弹弹歌剧了。
歌剧题材蒋沐凡从没接触过,它表达的东西太“大”了,情绪波动也更深更复杂些,杨鹤忠以前因为他年龄不够,一直没给他开过这个头。
于是对于老教授的这个建议,蒋沐凡更觉得像是一种对自己的肯定。
这么一想来,他还挺开心,转头就找杨鹤忠去说这件事情,求他给自己讲讲歌剧该怎么理解怎么弹。
杨鹤忠把自己的心态摆正了之后,也是发自内心的想让蒋沐凡好的,于是给蒋沐凡好好的把这一范畴的东西系统的讲了一遍。
他带着蒋沐凡连看带听的感受了许多歌剧题材的钢琴独奏作品,最终,蒋沐凡爱上了那首李斯特改编的《伊索尔德的爱之死》——
那首让他最终像是烙印一般,刻在灵魂里的一首曲子。
从此一生都是爱而恐惧着。
……
这是一个歌剧的结束唱段,讲的是伊索尔德在已逝去的爱人旁边,唱完了这最后一首歌,之后便跟爱人一同去了天国的悲惨结局。
起初是温柔宁静的爱情主题,随后跟着音乐的发展,情绪越来越激烈,大量的和弦和震音,让整首曲子从迷茫踌躇,进入到了深痛的悲惨,最终又再次回归了平静,预示着两个爱人一同去向了另一个世界。
这是一首完整奏下来需要大约7分钟左右的时间的曲目,蒋沐凡不可能几节课就从头到尾吧啦完。
但在他选定用这首曲子去参赛的时候,杨鹤忠留给他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只让他先摸出一个选段出来,听听效果。
刚好就遇到了那强大的震音的地方。
蒋沐凡此时已经成年,各方面也已经具备一个成年选手所具备的一切条件了,他的骨架,他的手指,在这将近二十年的磨练之中,有着相当深厚的功底。
再加上他这次身上忽然出现的忧郁黯淡气质,杨鹤忠在听到蒋沐凡演奏这段选段的时候可以说是被震撼的。
听完,二话不说的就敲定了这条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