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紧接着,蒋沐凡就开始备战f国皇家音乐学院的第一届国际赛事了。
一个月后,蒋沐凡从比赛官网上查到了具体比赛时间——
是当年的十月三十日。
他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
蒋沐凡心里盘算了一下,不假思索的填下了资料,报了名。
……
新年过后,艾斯曼琴行照常开学。
卖琴、卖课、卖专场音乐会门票,还举办大师讲座。
那北京的老教授艾斯曼的老板请不起,但永音里的各路大佬们还是能说得上话的。
自从蒋沐凡在高一那年的舞台上一炮而红的时候,杨鹤忠就名声大噪了一次,但艾斯曼琴行的邀请他还一次都没去过。
今年艾斯曼的老板照旧给老杨发了个邀请,想让老杨过来办一场讲座给他们琴行也镇镇场。
以前杨鹤忠遇到这种商务通告,基本上都是拒绝的,他清高,就像一门心思走学院派。
但今年不知道怎么了,听小道消息说是艾斯曼这次开的价格确实很可观,师娘见老杨还要拒绝,彻底憋不住火了,硬要杨鹤忠给人家琴行老板一次面子。
赚钱的事小,人家邀请你那么多年了,把诚意都拿到这份上了你还不出面,那不就跟行内的人脱节了?以后谁还跟你玩儿啊。
谁没事儿疯了自己孤立自己呢?
但到底这理由的可信度有多少还有待考证,反正杨鹤忠是答应去了,他准备了个特别烂大街的课题——
《论如何正确使用肖邦练习曲集》
他也不管会不会被人耻笑的,课都没备,拎着两个本届正带的本科生,把蒋沐凡了一叫,就那么完成任务的去了。
之前说过,永音里最没本事的就是本科生,所以杨鹤忠为啥专门要把蒋沐凡带着,也是给自己出去撑场面去了。
那两个本科生肖练能给你吭哧吭哧弹半本书都不错了,但人家蒋沐凡,小的时候就能把整本肖练都按照规定速度的背过了。
压根儿不是一个级别。
蒋沐凡给自己老师帮忙那是万死不辞的,知道杨鹤忠那天要讲《肖练》,还提前把书过了一遍,以备老师在讲课的时候需要随时点播示范。
讲座地点定在艾斯曼琴行的小型音乐厅里,大概能容纳一百五十人左右。
那天基本上座位都坐满了,都是来看杨鹤忠出山的。
有在校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博士,还有外校的学生,和许多社会面上的学生家长之类。
艾斯曼尽管卖票,具体卖给谁他们不管,杨鹤忠的名头打出去确实也不愁卖,毕竟哪个永宁的会弹琴的不想听一节杨鹤忠的课呢?
讲座时间定在下午的五点钟,时间两个小时,先组织一波艾斯曼的钢琴产品展,做一波广告,然后再请出今天的讲座嘉宾,完了之后还能有一趴茶话会可以开。
李想虽为一个教务主管,这办讲座的事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市场部的工作,不归她管,但那天听说蒋沐凡要去当工具人,还专门过来凑了个热闹。
可这热闹一凑,就把事儿凑了出来。
……
开学没多久,那个吴天良就来了。
李想本没有多想,继续让之前那个陪练老师给他代课。
但不知道为什么,那个女老师这学期在给吴天良上课的这方面特别的不靠谱,三天两头的请假。
其他课都上的好好的,每次一到吴天良上课的时候,她就要出点幺蛾子。
开学也没几周,这陪练老师就把人家大叔放了两三回鸽子了。
尽管李想觉得吴天良这个学生有点奇怪,但在没出什么大差错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她还是要非常诚恳的跟客户道歉,甚至是做赔偿的。
李想找过这个陪练老师谈过一次话,因为她觉得这陪练老师好像在刻意的躲着这个学生一样,但问了好几遍,这陪练老师都支支吾吾的不给她一个合理的理由。
无法,李想只能先警告一次,如果再有下次就要扣她工资了,甚至把这个学生转走。
扣工资女老师不乐意,可谁知道把这个学生转走,她却还有点想点头的意思。
李想原本有抓住了这个空子,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吴天良到底是怎么了你不愿意带?
可这姑娘却怎么也不承认也不肯说。
这次谈话完,李想这边并没有什么结果,然后紧接着,就有一波自称是吴天良家属的人来闹过一次。
那几个家属,可以用“一帮子”来形容,一个个都是彪形大汉,看着没一个好人。
每次大概四五个人,头一回来的时候把李想吓得不浅,想着这吴天良一天穿着打扮跟个开摩的拉货的似的,怎么会有这种“家属”?
他们一个一个的长得也不像啊,总不会是吴天良的五个儿子吧?
不过还好,“家属”们一开始先是过来理论,说为什么放吴天良鸽子,他们吴叔想学个钢琴容易吗?什么三天两头跑这么远,还被琴行这么对待。
李想一开始先道歉,想着那可能是那个女陪练老师的问题。
结果又来了几次,开始扯起了为什么要换老师的事,李想心里就觉得不对了。
她连忙想把这个事情能打发就打发掉,先说可以退费,再说可以换高级别的老师,什么解决方案都给了,结果人家还在那儿胡搅蛮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