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贺白说的那件事,是叫蒋沐凡在不论比赛结果怎么样,都选择他应该选择的那条路,比如该去首都去首都,该出国那就出国。
跟什么他屁事多,相爱太难都没有关系,这就是单纯的关乎一个普通高中生的未来前途罢了。
这个话题他们曾经长谈过几次,煲电话粥煲到大半夜,三番五次的沟通与相互了解了之后,终于达成了共识。
从那之后蒋沐凡跟贺白也就不相互再犟了。
蒋沐凡眼神幽幽的瞅了眼贺白,只要一想到这里,他就有些内心不舍。
此时的贺白已经从书柜上随便抽出了一本国家地理杂志草草的看着,当他注意到蒋沐凡的目光的时候,挑眉斜眼把蒋沐凡瞟了一眼。
贺白:?
蒋沐凡回神躲闪,忍住了自己那一星半点的浅浅的欲言又止。
“你这会儿把衣服换了,待会儿还出不出去吃烤肉了。”
蒋沐凡岔了个话题,连忙道。
……
10月27日上午,永宁市机场。
蒋沐凡顶着初升的阳光,携着自己的家人,从一辆白色的大七座车上朝气蓬勃的下来。
此去一战,虽然没有人陪同,但全家人都到齐了。
这叫蒋沐凡有些想不到,想不到蒋萍都敢给贺薇请半天假,贺薇学习那么差。
贺白把车停到了出发口,然后自己开去了停车场,一会儿再过来跟他们大部队汇合。
蒋沐凡右手拉着行李箱,左胳膊被蒋萍搂着。
身后跟着贺振华,和在父亲跟前蹦蹦跳跳的贺薇。
一行人走进机场大厅的时候,画面和谐温馨极了。
形形色色的人中,也许有出差的白领,旅游的情侣,漂泊的旅人,当然也有像他们这样举家出行的家庭,但蒋沐凡依旧觉得无比的骄傲。
从自己记事起到现在,别人的有的他统统都有,蒋萍和贺振华给了他十足的家庭自信感,尽管自己曾经在这方面有所动摇过,但就蒋萍和贺振华来说,他们从没有对自己吝啬过哪怕一丝一毫。
蒋萍陪着蒋沐凡一起去办了登机牌,等手续一切办理完成后,他们就一起到了安检的入口。
一路上蒋萍的叨念就没有停下来过,叮嘱这个嘱咐那个,什么东西带了没有,什么东西到时候记得用,听得贺振华都忍不住叫停了——
说蒋沐凡都十八的人了,不穿她带的自家拖鞋,穿一回酒店的拖鞋也把孩子脏不到哪儿去。
所以由此可见,蒋沐凡被蒋萍养的是有多娇气,也可想而知,这次蒋沐凡一个人去比赛,那蒋萍的心得多放不下啊。
一家四口在安检入口前你一句我一句的一边唠叨一边回应着,蒋沐凡也不知道自己为啥这会儿耐心这么足,竟然觉得今天蒋萍的说话声音怎么这么好听。
他老老实实的给蒋萍正点着头,贺白就来了。
他那会儿估计是没找到大部队,所以给贺振华打了个电话。
蒋沐凡看到贺振华抬高了手臂,一个手肘着电话,冲身后高声叫了声“这儿”。
接着他顺着贺振华招手的方向看去——
清晨荧白色的阳光,从机场的巨大玻璃墙外透了过来,均匀的打在了室内空旷的瓷砖地板上。
来来往往匆匆碌碌的人群中,站着一个英俊挺拔的男人。
那人穿着一件雾蓝色的麻制衬衫和黑色的休闲裤,身上披着一层浅淡的白光,正干净清爽的冲着自己的方向朗然的笑。
蒋沐凡的目光越过蒋萍贺振华还有那个天真懵懂的贺薇,眺望着站在那头的贺白,不禁有些痴住了。
这一切美好,就像是一副定格的画。
然而从此之后,这,也就是他们一家人最后一次,能如此其乐融融的相聚了。
第206章 青州
蒋沐凡是27号中午落地的青州。
青州是一个湿润的南方城市,永宁这个时候的温度已经降到十度左右了,而青州还是二十多度,短袖短裤完全可以。
蒋沐凡一下飞机就觉得热了,立竿见影的就体会到了什么叫妈妈是超人——
自己外套底下的短袖就是蒋萍千叮咛万嘱咐叫他穿上的。
临近比赛,是最害怕发烧感冒拉肚子的,蒋沐凡身边没人陪,蒋萍就要操十二万分的心。
一下飞机,蒋沐凡就在自己的家庭微信群里发了条报平安的信息,然后在机场里找了个大大的“青州”两个字的标识,跟那两个大字来了张自拍,还比了个耶。
没过几分钟,贺薇就在群里第一个冒头说了话:这死亡角度,脸也太大了。
蒋沐凡一边往出走着一边发着笑,给贺薇回了个“写你的作业去”。
然后十分钟之后,蒋萍在群里发送:好的,到酒店了说一声啊。
接着又是一条:挡车去,那么大行李箱别挤地铁了。
蒋沐凡无奈的笑了笑,回了个“好的”。
然后再过一会儿,贺振华也简单回复了个“好”,再然后,贺白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那个时候蒋沐凡已经老老实实的坐在出租车上了,他耳朵上插着耳机,吹着窗外潮湿的小风。
“喂贺白——”
蒋沐凡对着耳机话筒憋着坏笑的唤了一声。
结果不出意外的,那头贺白上来就是一声:“叫哥。”
蒋沐凡欣赏着街边的一排排椰子树,乐了:“不要,反正你现在也揍不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