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但是人昏迷成这个样子,哪能给出什么心理上的应激反应呢,但杨景也是实在没办法,那小孩儿身上的伤那么严重,你说要不给他好生护理着,以后真挂着粪兜子生活了可怎么整。
该换的药还得换呐,于是大半夜的,精神科的人就又被杨景call过去了,给蒋沐凡做了一系列的测试和检查,发现还真是比较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反应。
但这也算是医学奇迹了,半个植物人还能给出这样的反应,精神科的科室主任兴奋的差点说让自己带的研究生都过来观摩一下,这简直活生生的教学模版呐。
但确诊了能有什么用,谁也给不了这个沉睡的人做心理干预,他的抗拒触碰就像是成为了某种本能。
小姑娘给他擦手擦汗,换留置针上的吊瓶都ok,就是每三个小时给那个地方的消毒放药的事情做不了。
讲道理,前几天也不见有这毛病,就这天开始有的。
谁也不能说这是个坏消息,毕竟也是病人好转的另一种表象。
因为如果有反应的话,就说明病人现在处于一个有知觉的状态,跟前两天那无可救药比植物人还植物人的状况要好很多。
但困难的就是,病人在向清醒的方向好转,但人却是抗拒的,这就成了另外一种难题。
三番五次的,人也不能总这么被折腾着,这几次的抢救成功也都是运气好,除颤仪哪里经得住这么用,这要是能救活,以后心脏落下毛病了怎么办。
况且心脏骤停也不是回回都能让它再起跳的,这太危险了,每一次抢救都跟一次豪赌一样,杨景就觉得自己是在刀尖上走路一般。
“不行。”
最后坐在医生办公室里,这利落干练的女大夫终于忍不了了,啪的一声把手里那杯红糖姜枣茶放到了桌子上。
“得想办法先把人叫醒。”
“清醒了啥都好办,到时候再说术后护理的事情。”
……
精神科大夫的定性,让杨景的医疗团队整体转换了思路,可是叫醒病人哪有这么容易,这麻药都过了这么久了,要醒早醒了。
现在这几天也好在脑子没被睡出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再这么昏迷下去,那没问题也得被睡出问题来了。
所以让病人首先有意识,成了他们目前的首要目标,什么外科的那些换药,为了能让病人情绪稳定,也都没办法的得朝后稍一稍。
于是在精神科医生的辅助下,从简单的叫醒再到上了一些医疗手段,甚至电刺激都快要用上了,蒋沐凡却还是那副油盐不进的德行。
直到他身上的伤口因为长时间没办法采取消毒措施,开始有了感染的症状。
紧接着,蒋沐凡就开始发起了烧。
三十九度多的高温,烧了三天下不来。
从进急诊到现在,来来回回快一个礼拜了,手术完了人不见醒,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刚开始几天不见醒,杨景自认为还在可控范围内,不至于乱了阵脚,可她万万没想到的是,人在这儿躺了这么久些天了竟然还是这幅没有长进的样子。
那这情况就两说了,虽说在身体机能上,蒋沐凡的整体状况都已经开始趋于正常,可就这精神上的抗拒清醒,再这么发展下去,变成真正植物人的可能性就剧增。
现在再加上感染,那活命都成了问题。
好不容易救过来的人,现在人家自己不想活了,这让杨景很有挫败感,也很无奈。
烧了两天之后,杨景无法,终于下了病危通知。
但那个时候蒋沐凡身边凑巧是一个能跑能跳的家属都找不到——因为听说蒋沐凡家里的爷爷还是奶奶给走了。
就这几天的事儿,家里走了一个老人,病了一个老人。
好像是脑梗,最后没能挺过来。
蒋沐凡仅剩的家里人那天都跑去给老人处理后事去了。
看来这家人的悲剧还没结束,杨景手里攥着病危通知书也没功夫再多打听,只是觉得听到这也消息,心里像是压了个石头似的,有点闷的慌。
但她该办的正事儿还得办,正坐在医生办公室极力去联系蒋沐凡的其他家里人的时候,忽然,门口传来了一个低哑的声音,叫自己一声。
“杨医生。”
这声音有点耳熟,杨景一脑门官司的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肘着手机扭头“嗯”了一声。
她那会儿正听着电话那头的嘟嘟声,没过多思考这耳熟的声音究竟是哪位,但就在转过身看到人的一刹那,杨景吓得差点从桌上蹦起来。
“你怎么起来了?!”
门口站着的是一个挺拔却消瘦的男人,他的面容原本就轮廓分明,但却因为身体原因,显得五官更加的锋利。
那人见自己的出现把杨景吓了一跳,便艰难的站在原地没敢动弹,接着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道:“之前的那个护士说要我多走走。”
杨景连忙起来朝那人的身边走去,还没来得及近身就伸出了胳膊想要把人先扶住。
“让你走走也是让你在病房里转两圈就得了,医生办公室离你的病房十万八千里,你一个人过来,伤口不疼啊?小心晕倒啊。”
贺白站在门口,一只手扶着门,朝后挪动了一小步,避开了杨景的搀扶,嘴巴里说了声:“没事。”
“我就这样就可以。”
他从病房到办公室几乎就是靠这种小步子,一步一步挪过来的,不能有大动作,稍稍一动,胸腹部的那几处刀伤就会被牵扯的痛的让他难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