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哦嚯,也不怕秀恩爱挂得快。”张有弛忍不住出声讨伐,“不知道发女朋友照片之前要给人家p一下吗……长孙好歹也是我们附中的退休校花,你看看,都给他拍成啥样了。”说着,就把手机转了个方向,递到杜若酩跟前。
杜若酩刚刚算好一道大题,正巧抬眼,看到张有弛的手机屏幕,画面里有一个好看的小姐姐,指着桌上一盘寿司,笑得很开心。
“啊,这个学姐我好像有点印象,”杜若酩看了好几遍,小声说道,“这已经很好看了,还要怎么p啊……”
“哎……你还小,你不懂,”张有弛充大头装大辈还嘚瑟起来了,“要多多学习啊小老弟!”
“跟你学吗?”杜若酩故意哼了一声问道,“看起来你很有经验的样子啊?”
“……我不是,我没有,你别乱猜,”张有弛说起过时的网络热词也是毫不含糊的,“我错了,我不该说大话的。”
“屏幕灭了……”杜若酩还在细品那张图片,想看清长孙指着的那道寿司是不是自己和张有弛去吃的那家日料店里的菜品,可屏幕不是常亮的,很快眼前漆黑一片。
“你自己按密码吧,”张有弛正在喝饮料,“2223。”
杜若酩刚把锁屏给按亮,听到这一串数字心里一阵疑惑。既不是紧密相连的按键,也不像是谁的生日。
而张有弛手机锁屏的壁纸,杜若酩倒是知道出处。
就是上回在沈相宜让他转交给钱绻的那一叠明信片里,那张印着马来西亚棕榈树的图片。当时张有弛还说,高考结束后一定要一起去当地亲眼看看那些高大粗壮的棕榈树。
谁不去谁是小狗。
带着完成的作业和复杂的心情,杜若酩回到家中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了。
没想到家里灯火不明,除了他居然没人在家。
【少爷:@杜师傅 @杨老师,两位领导,人在何处?】
昵称“杜师傅”“杨老师”分别对应着杜若酩三口之家群聊里的杜爸爸和杜妈妈。
【杜师傅:饭局未完,约十点到家。】
十分钟后,杜爸爸率先回应。
然而紧随其后的,是杜妈妈发来的一大段消息。
【杨老师:你们两个现在赶紧回家呆着。进家门前做好全身消毒包括随身物品,我放了一瓶医用酒精在玄关,回家一定要按七步法洗手!今晚我要留在医院加班不回来了,明天老爸如果一定要出门上班切记必须戴口罩,医药箱里有医用级别的。小的那个就在家做作业,别出门!早知道今天不让你出去打球了!】
杜若酩看着聊天界面那一大框的文字,整个一脸懵逼。
但他隐约想起,身为医生的杜妈妈前几天就在饭桌上提到过好像有哪座城市出现了疑似传染性极强的新型肺炎,难不成……这么短时间内情况突然严重了?
杜妈妈在单位加班了整整两天才回来,一身的疲惫,却没跟家里人说太多,只叮嘱千万不要乱出门了,出门必须戴口罩,回家也必须做好消毒。
起先杜爸爸还有点不理解,但杜妈妈语气非常坚定甚至有些哀求的意味,爷俩这才乖乖听话。
【张弛有度:最近别出门,做好消毒。】
【酩酊小酒:……我正准备提醒你呢。】
看来张有弛也听到什么风声了,杜若酩突然有种非常不好的预感。
果然,三天之后,大年二十九,那座最先曝光疫情的城市,封城了。
大家毫无准备地,进入到一个“冰封的春节”。
“杨老师,今天能回家吃饭吗?”大年三十,杜爸爸打电话问还在医院的杜妈妈,“好,我知道了,几家亲戚都打电话问候过了,也再三强调让他们别出门,放心吧。你也是啊,工作归工作使命是使命,自己身体还是要多注意。”
在客厅里来回溜达的杜若酩,听着老爸跟老妈的通话,心里很不是滋味。
怎么一觉睡醒,天地就变色了呢?
妈妈作为一线医疗工作者,义不容辞地留在单位。像妈妈这样千千万万的医生护士,也都在本该阖家团圆的日子里选择坚守岗位。
电视上和网络上的新闻铺天盖地,杜若酩都不敢太关注。
“非典”那年他才半岁,听老爸说那时候老妈虽然在休产假,但还是坚持要回去和同事们并肩作战。
小时候的杜若酩对老妈这段光荣事迹没有太深的感受,他一直都觉得她是不太典型的医生,不在急诊科也不在icu,平时看起来没有那么忙碌。但他对老妈职业的敬佩,从来没有削减过。
如今情形,杜若酩才真正意识到,这个职业有多么伟大,多么令人崇敬。
正月初一到初三,杜妈妈每天都会抽空打一个电话回家报平安,可杜爸爸和杜若酩依旧提心吊胆。
除此之外,一家人还在不遗余力地给亲朋好友科普防疫知识,希望像这样被封锁的无法自由活动的阴霾天,能赶紧过去。
这两天张有弛也会发一些权威的研讨文章给他,杜若酩有点好奇,这人怎么在这方面看上去也很专业的样子?
【作者有话说】
9:我嘞个……新冠啊!(
第43章 有人监管的假期
在家闷了一周,杜若酩看到很多视频和文章都在描述各大城市被“冰封”的状态。
江城只是一个身处中部地区的四五六线小城市,虽然这个称号和疫情发源地的外号一样,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远远比不上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