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等招呼暮潇来品酒吃糕的时候,暮潇坐了过来,酒碗却没接:
“戒了。”
苏歌以为自己听错了:“戒酒?少饮一些不耽误正事呢。”
眼见对方不为所动,顿觉稀奇:“真戒了?”
“嗯,因为某人。”
对方含糊的声音她没听清。
耳尖的江安语却听到了,抱着海碗转过身,眼睛里的戏很多:
哈?因为我吗?咋滴吧?
喝酒我占你便宜了?
暮潇眼观鼻鼻观心地举起了茶杯饮了一口,余光憋到江安语正在冲她不屑地吐舌头:
略略略略略!
到底谁占谁便宜啊?
手上忽然就顿住了:“……”
苏歌见两人眉目传情,旁人看也看不懂,倏尔开口打断了这打情骂俏:
“想起我们年少时在浔阳夜航船,一溪风月,朦胧烟雨,山寺桃花始盛开。寒潭香喝的个酩酊大醉,那时真是恣意妄为无所顾忌。一晃都五六年过去了。”
江安语挑挑眉,分了个危险的眼神过来:
咋滴?“你俩有事?”
苏歌现在已为人妇,又有身孕,倒是不避讳地跟江安语说:
“若真有什么,也许在一起了也不一定呢。”
年少冲动,气血方刚,是有些旖旎的心思在身上的。寒潭浮嫩凉,桃瓣如雨铺了满船满身,情窦初开少女怀春。连空气中都是道不明的情愫。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谁又说得清呢?
“不过那日我是真醉的不省人事,什么都不记得了。”
只记得期待的心情,便是忐忑不安也好。想不了那么多也想不了以后,只想时间定格,永远活在那一刻。
“潇潇记得吗?”
提起浔阳夜泊,暮潇诡异的沉默了,三缄其口,只字不提。
“也不记得了吧……”
苏歌其实是失望的,她也明白,若是说开了什么,后来她也许不会应了王后的征召。
若是清醒,她也定不会考虑暮潇。
可是潇潇,为什么却什么都没说呢。
那时有万般可能,她只这一次给了选择。
一时间,三人各怀心思,寂默无言。
但苏歌说的这件事果然让江安语十分介意,之后几乎一天都要问暮潇八百遍,浔阳夜航船到底怎么了?
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说回那日发羌的王庭军追击到殷魏然的人之后,就发现他们把“货物”运回了凤仙城。认定了罪魁祸首后,这梁子结大了。
次日就召集兵力围城,大大小小打了不知多少场。
两军伤亡均不小,见面就恨不得问候祖宗十八代,掐死对方。
原本姚石磊养伤,殷魏然隐忍不发,就是为了报复暮潇夺臂之仇,重固城之恨,整一票大的。谁知“出师未捷身先死”,不想却因为几个破木箱子装的一点金银替对方背了大锅,承受了发羌的全部怒火,简直无妄之灾。
虽然过不了几日,早合计出是怎么回事了,但是发羌和殷魏然的割据军是征战多年提到都会杀红眼的死仇,早打出了一身火气,绝无调停的余地。
锱铢必较如殷魏然也只能阴沉的骂一句:“这帮没脑子的蠢猪。”
然后继续打。
暮潇便是利用了这点,将挑拨离间发挥到了极致。
既然他们双方都抽不开身,苏歌的寻宝之路就走的无比顺畅,前期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直到伸入发羌腹地,时不时便会遇到来狩猎或者带着任务去攻城的王庭军。十次有八次都是用发羌语蒙混过去,混不过去了也是冒着殷魏然的名字能跑则跑。
马蹄踏过戈壁黄沙,白衣拂过青山绿水。幽幽鹿野,山鸟鹤鹭,百啭千声,万种风景自眼前过。
众人披星戴月,循着路线走了将近一个多月,终于寻到了一片巨大的绿洲。
绿洲中有山有水,还有充满了异域风情的其他民族土著,他们将这里称作仙游,但大部分都是未开化的山地,连路都没有。
地图上指示的藏宝地点应该就在这一带,只是入口还需细细寻找。
看到了希望,骑兵团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一半,只是略作休整便个个都振奋起来。
进入绿洲之后,暮潇不想惊动本地的山匪,便留下了大队人马原地驻守,分编了几个小队随她进去探路。
苏歌、江安语、两个侦查斥候、向导都在同一队。
他们在重固城中寻觅的向导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属于发羌下一个叫武陵蛮的属族。他们族人喜戴银饰和高帽,穿布鞋裹腿带,看起来跟发羌的服饰很像。
向导则是个约莫四十来岁的大叔,脸上饱经风霜,深壑纵横,面相憨厚。一路上也老实本分,随着他们风餐露宿,勤勤恳恳的指路。
只是不知为何进了绿洲之后,他也像受到了士兵们精神的感染,变得亢奋不已,甚至自告奋勇冲到了前面。
“大人!我有重大发现!”
向导对着正在测绘山脉的暮潇大喊:“大人快看,那个小山脉有一个尖角似的丘陵,会不会有山洞藏于其中。很像大人们描述的那样,内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