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易靖荷仍高兴着,小宋,拍照累不累?
宋之妧粲然一笑,不累的姥姥。
易靖荷瞧着她今天似乎有些反常,拉了她的手,笑着温声调侃她:小宋,今天瞧着你似乎很高兴。
宋之妧忙不叠点头,我看您像看我奶奶,带您回家像是带我奶奶回家一样,所以很高兴啦。
易靖荷轻拍她的手,这孩子实诚又心善,娇娇是好眼光。
沈如皎递给两人各一杯奶茶,都是热的,从宋之妧手上取过了相机。
好喝诶!宋之妧喝得喜笑颜开。
沈如皎温声道:是本地品牌,攻略上推荐的。
宋之妧忙不叠去尝了一口她的,也很好喝。
晚上,三人在江边一个餐厅里吃晚餐,望着远远的江城大桥。
易靖荷开口:你们俩可以去桥上走走,风景应该很不错。这会儿没风,应该不算太冷。
宋之妧正吃着当地特色菜江城鱼,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我怕一会儿撑得走不动路啦。
余下两人噗嗤一笑,好,慢慢吃。
吃完后,餐厅服务员介绍江边有轮渡,可以坐轮渡观江景,宋之妧一下就心动了。
沈如皎去买了三张票,两人带着易靖荷去坐轮渡。
易靖荷坐在船舱里,宋之妧拉着沈如皎上了夹板,看着两岸的灯光秀,不禁感慨:江城好美呀~
没有你美。沈如皎现在对情话的运用已经炉火纯青,宋之妧极为受用。
靠在栏杆上咯咯笑,余光扫到坐在船舱里的易靖荷,心中又生感慨。
我奶奶在去世前七个月问我,能不能带她回家乡看一看。
那个时候我怕她身体扛不住舟车劳顿,怕路上出什么意外,就拒绝她了。
你知道的,七个月之后她就走了,我当时特别特别后悔,她空活着的那半年该有多绝望。我不在她身边,她唯一的盼头就是我回去。我是回去了,没回多久她就去世了。她此生唯一的遗憾大概就是,在去世前没回去家乡看一看吧。
沈如皎,我后来带她的骨灰回去过,是不是晚了?已然带了哭腔。
沈如皎揽住她的肩,抚摸她头上的发,阿顽,没有晚,她不会怪你。
如若有灵,她想回家的话,大概已经回去看过了。
如若无灵,你就更没有必要责怪自己了。逝者已矣,只要你过得好,她一定会安息。
宋之妧回抱住她,沈如皎,我的心事彻底消解了。
我今天把姥姥当成我奶奶,好像圆了这个遗憾。
我人生的两件大事,一件是她,一件是你,已然无憾了。
沈如皎轻吻她的发,阿顽,还有。
宋之妧疑惑问她:什么?
我还没有娶你。
第七十九章
宋之妧轻轻一愣,忽而笑了,我不同意。
沈如皎心下了然,我也没打算现在求婚哦~
两人笑作一团,沈如皎却计划着将这事提上日程。
提上日程也不会太早,因为只有半个月就要去广南录制综艺了。
因为车还在对岸,三个人又坐了返程。
这回两人进了船舱,陪着易靖荷说话,计划着明天的行程。
易靖荷想去故居看看,如果有故人在就更好了。
第二天一早,两人便带她去了南北路,刚走在巷子口,易靖荷便红了眼眶。
目之所及,建筑物竟然仍旧是上个世纪的样子,并未被旧街改造的计划所侵蚀。
绿瓦红砖,也有许多家出租给商户做起了网红店,但更多的房子却是紧闭家门,久未有人居住了。
易靖荷循着记忆找到自己的家,但没有钥匙,便只能在门口望一望。
这里承载着她童年的记忆,她驻足了好一会儿。
宋之妧轻声问道:姥姥,这墙也不太高,要不我翻进去,试试把门打开?
易靖荷摇了摇头,不了,我就这样看看就好。
她的父母都已经走了,最亲的故人不在,再进去看看故居似乎也没有太大意义。
宋之妧从沈如皎手上拿了相机,那姥姥,咱们在这儿拍几张照好不好?
易靖荷还在思考,便听见苍老一声:是...靖荷吗?
语气似是有些犹豫,宋之妧、沈如皎随她转身,看见的是一个颤颤巍巍杵着拐杖的老人家。
忽然间发觉,即使最亲的故人不在,但只要是故人,便有人见证她在此处经历的少年时光。
易靖荷望着来人久久不能回神,本已绯红的眼眶此时噙满了泪,上前拉住她的手,问她:您是曲姨?
虽是问句,但易靖荷的心中已然肯定是她,只是没想到她竟然已经老成了这副样子。
来人缓缓点头,易靖荷欢喜跟她介绍:这是我的两个孙女,沈如皎、宋之妧。
曲南生看着两个娃娃笑着点头,也为易靖荷高兴。
易靖荷又与沈、宋二人介绍:这是看着我长大的阿姨,曲南生。
三人随曲南生去院子里坐了许久,听着姥姥和曲姨这大半生的故事,难免感慨时光流逝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