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公孙策回过头来,神色严肃,“不可,现在已经差不多可以肯定的是,对方将大宋,大辽,西夏的三位皇室人员骗到此处,定然是所图不小,西夏郡主已经失踪,你若是再失踪,对方拿你去要挟你大哥怎么办?你放心,小风筝姑娘她们,我们一定会找到的。你和赵公子离开,我和包拯会留下继续找人。”
  耶律文才想再说什么,突然神色惊恐的大叫起来,“小心!”紧跟着,就一把扯过公孙策。公孙策被扯的朝前一个踉跄,刚刚站稳,回头,就见耶律文才被一只黑黝黝的爪子扯了过去,而那柜台下方,不知何时无声无息的出现了一个黑色大洞!
  公孙策脸色大变,想也不想的就扑了过去,一把抓住了耶律文才的手腕,眼前飞快的闪过一些东西,然后,便是完全的黑色……
  第147章 天芒现18
  在公孙策劝说耶律文才的时候,包拯正在客栈的二楼厢房劝说赵凡。
  “所以,包拯,你的意思是,天芒是一个骗局?幕后主使者的目的是我们几个?他想干什么,大宋,大辽或者西夏,难道他一个人就想把我们一网打尽?”赵凡看着包拯,目光里满是疑惑。
  ——他倒不是怀疑包拯,他只是对这个幕后主使人的所作所为实在是想不通看不透。
  “公子来此的目的,可是为了那传说中的大秦人?”包拯不答反问。
  赵凡怔了怔,脱口而出,“你也知道大秦人?”
  包拯心头一叹,果然如此。
  “包拯起初不知,但是,在经过狸猫换太子一案后,有很多细节之处推敲不通,比如说那清河镇,有很多细节都表明,在那狸猫换太子一案背后,有一个组织或者说有一个人在操控整件事。后来我请教过庞太师,关于林妃的后人一事,庞太师便告诉我,民间有大秦人的传说。传说徐福留下的随从护卫,不愿臣服新朝,便隐居在边关一带,他们隐姓埋名,不与他族通婚,自称大秦人,每隔三十年便派族人行走天下,用他们大秦人的方式审判当朝官员,甚至于兴风作浪,掀起灾祸,意图光复大秦。”包拯说到此处,顿了顿,看向赵凡,“当然,他们并未成功。不过,他们的光复大秦的行动从未停止过,那林妃,便是大秦的后人,若是林妃之子即位,那么,大秦人也算是光复了。”
  ——“不错……”赵凡苦笑一声,“所以,当年狸猫换太子一案,林妃的事,其实也是因为有此因素在。”
  “太师说,他追查多年,不知道投入了多少人力精力,才查出林妃家族与大秦人的关系,但是,线索到了林妃这处,便断了。再后来,天芒一事,引起八贤王的警觉,与太师合力一查,便查出了徐福一事,也找到了此处。”包拯慢慢说着,“我来此前,写信于庞统庞将军,庞将军便告诉我,他驻军在此,也是为了监查欢喜镇,但可惜,并没有任何异常。”
  赵凡点头,“太师说过,大秦人一事过于惊骇,若被天下人得知,定会引起震动,不利于百姓。我来此前,曾与皇叔长谈过,皇叔担忧我的安危,但他并不干涉我的决定,他说,他与太师既然退出朝廷,那么我的种种决定,他们都不会干涉。”
  包拯拱手,“太师和王爷都是明白人。那么,公子,如今这个局势,你委实不该再滞留。还请立刻离开!”
  却不想,赵凡摇头,“事已至此,包拯,你觉得我离开,还有意义吗?”
  包拯眼睛闪了闪,的确,此时,圣上离开此处,并无多大意义了。但是,圣上和耶律文才的离开,却是能够逼一逼那些藏在暗处的人。
  包拯正欲再说,就听外头一声惊呼——“小心!”
  包拯心头一跳,忙转身冲了出去,那声音是耶律文才,难道阿策他出事了?!
  包拯转身冲了出去,赵凡和王公公对视一眼,也急忙跟着冲了出去。而此刻,在外巡视的展昭和守在厢房里的白玉堂早已冲到了柜台那边,且,白玉堂比展昭先一步扑进了那个大黑洞中!
  “包大哥!公孙大哥和那个耶律文才都被拉进去了!”展昭急急的说着,“小白已经先追上去了!”
  ——他也想追上去,可是情况诡异,他也不放心留下包大哥一个人在这里!
  包拯盯着那个大黑洞,脸色一沉,果然如此,这个客栈果然有机关所在。而对方抓走了阿策,不,对方的目的应该是耶律文才才对!
  包拯看了眼四周,这四周,还有多少机关呢,对方应该时时留意他们的行动,只怕……刚刚他和圣上的谈话,对方也知晓了,这样也好。
  包拯转身看向赵凡,拱手,“公子,事态紧急,还请公子立刻离开!”
  赵凡看着包拯,有些犹豫,“可是……”
  “请!”包拯抬手示意,语气不容置疑。
  赵凡盯着包拯半晌,叹了口气,点头,便转身大步朝大门走去。
  看着赵凡和王公公远去,包拯看向展昭,“展昭,我们去找你公孙大哥。”
  展昭忙点头,“好!”
  ******
  再说此时的公孙策,昏昏沉沉中,似乎听到有声音唤他,他努力的睁开眼睛,却睁不开,反而又看见熊熊火光,似乎有什么在燃烧?庙宇?不对,还有人,很多人,他们围着庙宇互相砍杀,他听到他们在互相指责怒骂:
  ——疯子!就算这只畜生为你们所用!这个天下早已不是大秦!你们又能做些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