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记忆里那些和沈衍舟、和这个作品相关的回忆,可能在他那里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可能在别人那里也有同样的回忆,心脏就闷闷的难受。
  好半晌后,蒋唱晚垂下眼,尽量不动声色地调整好情绪,轻声道,“没事。”
  她顿了顿,又开口,似乎是在为这句话找补,又像是在说服别人,或是在说服自己。
  “本来也没有认识特别久,人家也没必要事事告诉我们呀。”
  话音落下,程姗姗和季程的神情更诡异了。
  神情淡然平静,语调平平,简直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得不像蒋唱晚本人了。
  神经大条如季程,都看出了她此刻情绪不太对,僵硬地和程姗姗对视一眼,从对方的表情中看出两个字:
  完了。
  两个人犹豫慌张着,互相交换了眼神,从彼此的眼里都看出了大事不妙的预兆,还想说什么,却被主持人报幕的声音打断,只好缓慢地闭上嘴,就此作罢。
  作品与作品间隙里短暂亮起的灯光,又缓缓地暗下去。
  “接下来请我们欣赏七号选手,高二九班,蒋唱晚同学的作品,《夏天》。”
  ……
  画面由模糊变得清晰,街景的梧桐树叶随着夏日清风而摇曳,镜头轻微晃动,切到路人的脸上。
  “您觉得夏天对您而言,意味着什么?”
  “夏天嘛……以前是要收谷子的,天亮就起来,中午休息一会儿,等到最热的时候过去,就再起来收,一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家休息。现在没得谷子收咯,只能乱逛逛走走。”
  “夏天呀,适合睡午觉起来去打麻将呀!我们小区花园里老多人了,石凳子上手搓麻将,一打就是一下午,收场再回去做饭。”
  采访对象从一对老年夫妇切换到打扮时髦的女孩。
  女孩偏头想了想,“夏天这个温度,只适合待在空调房里看剧打游戏。”
  “如果硬要说的话,我觉得空调、西瓜和冰块,就是这个季节最具像化的体现。”
  “夏天意味着什么……”行色匆匆的打工人抬手扶了扶眼镜,思忖道,“总之不是上班。我要走了,我午休时间快要到了,要回去做老板的奴/隶了。”
  一阵细碎的笑声后,画面里迎来了最后一位出镜的女孩儿。
  “夏天?”
  女孩儿穿着一中的校服,将视线从桌面上的书本上移开,偏着头,思忖了两秒钟,接着道,
  “中考,高考,毕业……我们所有关于新阶段开始的事件发生,好像永远都是在夏天。”
  “夏天对我们而言,意味着高温的天气,教室外密不透风的灼热气压,操场外沿树荫留下的一圈轨迹,小卖部里尚还挂着水珠的冰镇饮料,将校服外套顶在头上遮阳飞奔的日子,还有……”
  “离别与未来。”
  女孩儿声音很轻,神色平静,整个人沐浴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柔和而又朦胧。
  轻柔的背景音渐起,窗外艳阳的光圈渐近,直到愈来愈大,填满整个屏幕,又从中心缩小,蜕变成浓密树荫里的一个光点。
  一个完美而流畅的转场。
  蒋唱晚曾经在睡前的晚上想象过无数次,当观众和评委看到她的作品时,会是什么样的?
  会被这个前切吸引吗?
  会被这个故事打动吗?
  会不会有那种坐在下面开小差玩手机,最后却抬起头来看完了这个作品的人呢?
  他们又是在哪一刻被吸引的呢?
  和她大致预判的时间点一致吗?
  在一切未发生之前,对未来边边角角的预设和想象都极有意思,让人心生憧憬、期待和忐忑。
  然而真正到了这一刻,蒋唱晚才意识到,她根本没有精力在意别人在想什么。
  她不在意程姗姗在旁边感叹“原来拍出来的色彩这么漂亮”,不在意季程反复点开手机确认时间想看自己什么时候出场,也不在意身后的学妹还沉浸在上一个作品的余韵中,低声讨论待会儿能不能去要一个张心怡学姐的微信。
  她只是坐在那里,脊背因为方才的紧张而轻微挺直,手半握成拳,搭在前面的课桌上,眼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屏幕。
  ……这是她的故事。
  耗时大半个暑假,从日出到日落,从清晨到深夜,无数次背着器材踩点,盯着取景器反复重来一遍又一遍,在凌晨摸索剪辑软件,剪出无数个废弃版本后,留下来的,最后的,完全属于她的故事。
  每一帧画面,每一次转场,每一段配乐,每一次光影的闪动,全都出自她手。
  此时此刻,她只在意这个。
  画面在屏幕上闪烁,变幻的光影落在她脸上,映出鬓边碎发与睫毛颤动的弧度,映出眼底细碎的闪光,还有认真的神情。
  ……
  故事从五月开始,用远景和近景结合的方式拍摄出了高三生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月。
  气温逐渐升高,窗外的梧桐树愈发茂密,在风中簌簌作响,和教室天花板上吱呀晃动的风扇声混在一起,又被空调的微微嗡鸣声盖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