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老媪叹气道:那有什么办法?课税又涨了,不跑船还能活吗?
郦壬臣疑惑道:汉国税率不是逢十抽一吗?并不严苛啊。
老头从船尾伸头进来插嘴道:那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五年前便涨到逢八抽一,今年初又涨到逢七抽一!
怎么会这么多!郦壬臣惊讶道。
还能为什么,边关吃紧呗。老媪接口道。
郦壬臣有些纳闷,汉国常年抵御狁方,替中原八国挡住狁方的进攻,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事情,所以其他各国每年都会向汉国输送财货,以供应战争之需,自古而今都是这样的。税收十抽一已是常态,不至于加税到七抽一吧。
听她这么一顿说,坐在后面的惊有点好奇的看了看主人,为什么主人好像对汉国这么了解呢?
老媪道:这位夫子讲得在理,但是课税的事又不是我们黔首做得了主的,王上要收那么多,我们又能怎么办嘛。
王上?郦壬臣又重复一遍,确认自己没听错。
对啊。老头又从船尾伸头进来道:本来王上还要逢五抽一的,是相国大夫劝了半天,才改为逢七抽一。
这样么郦壬臣微微点头,表示了解了,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田姬这时候忍不住开口道:王上与相国如何商量的,你们怎么知道的?难不成他俩是当着你们的面商量的?
哎,这位大姐怎么这样讲话!老者争辩道:全沣都的人都是这样传的呀,本来就是这样的,不信你待会儿下船自己去打听嘛!
田姬想再说点什么,却被郦壬臣和和气气的声线打断了:好了,都不要急,田姬,你再讲下去两位船家都没法专心拨船了。
田姬只得把话咽下去了。老媪和老者又回到各自的位置上去拨桨了。
船舱里只剩下主仆三人,郦壬臣很反常的没有自己拿书出来读,而是叫惊拿书来读一段听听,惊乖乖照做,船舱里很快响起少女朗朗的读书声,郦壬臣只是坐着,闭目养神。
田姬悄悄打量她的脸色,依然没有发现任何波动的迹象。波涛拍击船身的声音一阵又一阵传来,省油灯随着船舱的起伏晃晃悠悠。
第51章 坊间传闻
坊间传闻
郦壬臣三人在沣都住了三日, 也没有找到能够觐见王宫的门路。从前,汉王庭总会对外开放一条直接提出意见的通道,那些没官没品的士人可以借此直接向王庭提出自己的政论, 以博得汉王的赏识。
先王在世的时候,有许多名臣猛将都是由这条路晋升上去的。依照汉律,无论是黔首还是士人, 无论是商贾还是囚犯,都可以走直觐的方法,如果言之有益, 汉王将大大奖赏,可如果言之无理,不堪大用, 也将会受到重重的处罚。
因此,直觐是最快的一条路, 但同时也是最危险的一条路。或荣或辱只在一锤定音。
通常来说,若非对自己的才识极有自信,且对当世的王上极有信心的人物,是绝不敢直觐的。
不过令郦壬臣万万没料到的是, 如今汉国连直觐的通道都给关闭了。
虽然她并未想过一上来就挑战直觐的方法, 但这条门路存不存在,却是一件汉国的大事。
这么多年过去了,看来一切都变了。
作为一个远自齐国而来的士人,她无名无财,想要在汉国寻找一席之地很困难。
最稳妥的方法是参加一年一度的士人考量,然后被择优举荐到所在的郡县, 从基层小吏做起,一步一步熬上去, 她估摸着等自己熬到京官的时候,恐怕得十几年以后了。高傒那时候有没有寿终正寝都未可知呢。
不行,这太慢了!
另一条路,便是通过三公九卿引荐,直接在沣都扎根,接触政界名流。这虽然很快,但大多数时候要靠运气,伯乐可不是想找就能找到的。
她首先在脑海中想起几位大夫的名字,都是先父生前的好友或者提拔过的后辈,他们的处事方式和政治主张大都与先父类似,如果去这些大夫的府邸毛遂自荐,那么被他们相中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可是,经过她们这三天的打听询问,这些大夫要么已经过世了,要么早在七年前便被投入大狱,身没爵削,家族覆灭。
高傒,还真是寸草不留呢。
怪就怪她郦壬臣现在还不是名满天下的名士,不能像她的老师郦夫子那样,无论走到哪国都能受到国君的亲自礼遇。虽然她在稷下学宫时被人交口称赞,但那样的程度远远无法辐射到汉国来。
她原本的计划是先在齐国蛰伏几年,积攒名声,再到汉国来,那样事情便会好办的多。可是现在,齐王一句若不能用,则必杀之的密令,叫她不得不早早逃离齐国,保命要* 紧。
一路走来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但郦壬臣不会慌了手脚,她还有最后一条路可走,只不过,那也将是最痛苦的一条出路。
田姬,你说郦壬臣的声音平静如水,可出口的话却叫田姬差点震惊的晕过去,你说,我去做高傒的门客好不好?
田姬的嗓音有些微微颤抖:主人,一定要这么做吗?
做仇人的家臣,会是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