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此时少年君王的脸上已没有了往日那散漫的假笑,面具撕下,只剩下执着的凝视,还有那么一丝丝的迫切。
为何说错?回答寡人!
音量不大,却有十足的压迫感。
郦壬臣悄悄攥紧了袖笼中的手,一手的冷汗,万万没料到,会在这种地方出纰漏!
脑子里一瞬间闪过一万种解释。
这时候能说只是口误吗?不行。以汉王的伶俐,不会相信这种小儿科的说辞,堂堂稷下之士怎么会把典故用错。
郦壬臣深吸一口气,让自己的语气尽量一如既往的平稳:回王上,小人说错了典,请王上赎罪。只是这一句是小人的夫子这样教导的,他认为,这样改编更好。
你的夫子?
是,小人的夫子是齐国学宫祭酒,他老人家曾周游列国,结识许多名士,也在汉国停留过,您可曾听过他的名号吗?
是了,齐国学宫祭酒郦夫子,名满天下,谁人不知?广泛交游,又在汉国停留过,那大概也结识过学识非凡的归氏吧。
这么一来倒也可以说通。
寡人知道他刘枢慢慢收敛了气势,轻叹一口气,那神情似是了然了,也似是恍然若失。
郦壬臣垂下眼皮,掩住一切,小声道:您您一直看着小人做什么?
刘枢移开了目光,淡淡道:无事,寡人只是又想到故人。
此时揭开的又岂止是刘枢一人的痛苦记忆呢?
郦壬臣心间忽然一涩,不再发声。
有裙摆拖地的脚步声匆匆走近,几个侍者出现在殿中,禀报道:王上,您进学的时辰到了,侍讲夫子正等在殿外。
刘枢皱了皱眉,又是无聊的进学。
谁叫汉制规定,只要君王还未亲政,就要一直进学呢。
她本不想去听那群腐儒上课,更愿意与郦壬臣聊一些各国王政事情,但这样不就显得是她舍不得了嘛,面子哪里过得去。
于是刘枢清清嗓子,轻飘飘的问:齐国的士人还有别的谏言吗?
谁料郦壬臣一拜到底,额头贴在地上,乖顺道:小人不敢耽误王上进学,今日已无他言。
刘枢:
她马上站起来,警告道:好,今日便到这,寡人忙的很,也没功夫听你说了。但你要记得,只剩一次机会了。
???
郦壬臣迷惑道:王上,您之前不是答应小人三次觐见机会吗?
是呀,是三次。刘枢狡猾的笑笑,在刑场那一次,不就已经算第一次了吗?
郦壬臣:
齐国士人,退下吧。
无情的君王没去管她的脸色,走下台阶。
郦壬臣却跪着不动,若下一次就是最后一次了,小人只求一事。
讲。
小人恳请王上记得小人的名字郦壬臣。
汉王脚步一顿,回身看去,那一抹白色的身影瘦俏又坚定。
好。
第59章 君臣演说天下势
君臣演说天下势
雍城又下起了雪, 宫宇屋檐被白雪覆盖,显出古城的韵味。雪花落在行宫的青砖上,走起来有点打滑, 有清道的宫人们出来打扫甬道。
郦壬臣一步一步走出棂星门,像她这种无官无级的士人是不配马车的,而驿馆还有很远。
雪越下越大, 走到城中心地带,人渐渐多起来,街道上的黄土路在雪水中变得泥泞, 粘污了她的棉鞋。天色阴云密布,一如她沉闷的心情。
汉王对她的态度,她还琢磨不出来。只剩最后一次机会了, 她能留下的希望渺茫。
是腰斩还是车裂,你自己选。
冷漠的女声回荡在脑子里, 郦壬臣已经没有力气去抱怨了。她唯一的执念就是将高傒在最如日中天的时候拉进地狱!
为了这个目标,她努力了七年,也多活了七年。
她已将自己磨炼的没有情绪,没有哀乐。可是不知为何, 也许是今天的天气实在糟糕吧, 她竟有一丝莫名其妙的委屈。
她不知道这股委屈是从哪里来的,似乎所有人都可以残酷的对待她,她动动脑筋,于谈笑间化解就是了,可是,为什么偏偏那个人也这样对她?不该是那样的啊
郦壬臣摇摇头, 很快清除掉这些小家子气的情绪,想这些有什么用?现在, 还是算算自己能活几天比较实际一点。
她分析若汉王果真没有兴趣,想速战速决的话,应该会很快就传召她。但不曾想,这一等就是十日。
温泉行宫。
刘枢一如既往的不怎么爱听课,她的桌案上展开着那卷《九国方舆图志》,起初只是快速浏览,未料到越看越起劲,不禁放慢了速度。
书卷按照国别分章排列,记录了天下九国的风土人情、山川关津、国体政体、商贸农业、水利工事等等。
刘枢不是没有读过这卷书,只是手头上的这一卷很特殊,简牍的夹缝里密密麻麻的批注,是一个有识之士的独特见解,令她大开眼界。
记山川关津,郦壬臣会额外列出一些冲要之地、军事要塞,详述攻守、得失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