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百合>权经> 第174章

第174章

  刘枢则随意得很, 只在中衣外面松松垮垮地罩了一层薄纱广袖,衣上暗纹精致,风流贵气, 头戴琉璃王冠,侧靠凭几, 手执卷轴,朱笔圈点。
  御案上放一小小铜釜,盛满冰块,她拈起一枚放进嘴里嚼碎, 听到郦壬臣的话, 合上奏疏道:
  怪不得齐国王女姜于又从鲁国跑掉了,看来是担心鲁国三公室要杀她啊。
  没错,根据最新的消息,一年前老齐王薨逝后,齐国内乱,姜于就逃到了鲁国, 获得了鲁国的庇佑。而如今鲁国决定支持齐国小公孙姜勉,姜于就不得不再次出逃, 这一次,她直接一口气逃到了楚国。
  刘枢道:楚国路远地偏,远在蛮夷,常常觊觎中原之地,而齐国身为诸国之长,他们的王女竟然跑去楚国寻求保护,看来实在是无处可去了呀。
  王上分析的是。
  两人一边分析局势,一边处理奏疏,这样的日子平淡又充实,已过月余。
  天气实在太热,一滴汗珠顺着郦壬臣的鬓角滑落下来,两靥蒸的白里透粉。
  刘枢瞟她一眼,偏头道:闻喜,叫人再拿一釜冰块来。
  唯。
  不一会儿,满满一釜白气缭绕的冰块就端了上来,闻喜正要放在御前,却被刘枢抬手止住,指了指殿下郦壬臣的桌案,放那。
  闻喜惊讶一瞬,照做了。
  这冰块在夏天可是极珍贵稀奇之物,都是去岁冬天提前储藏在冰室里的,只有王宫里才有,一般只会赐给九卿重臣消暑。
  所以当冰块端到案边的时候,郦壬臣也很惊讶,站起来谢恩:
  谢王上赐冰。
  刘枢眼睛盯着竹简,一个眼神都不给她一个,这有什么好谢的,年年都有,寡人只是不想和你吃一个碗里的。
  郦壬臣:
  刘枢批完一卷放在手边,拿起另一卷,问道:依你之见,那齐国王女去到楚国能做什么?
  郦壬臣坐回去,想了想道:
  臣在稷下学宫时与齐国公主相熟,在臣看来,于公主率性开朗,很受先齐王喜爱,只是她对王庭似乎不怎么感兴趣,胸无大志,无意作为。因此,如果楚国能长久的收留她,她应该会在那里过得不错吧。
  所以你认为楚国会留她?
  是。
  刘枢点头,明白了她的意思,却说:郦卿聪明能干,但不了解做君王的心思。
  郦壬臣微怔,道:还请王上赐教。
  刘枢道:如果寡人是楚王,就不会留姜于。如果寡人留下她,那一定是有用的。
  汉王从座上站起,活动活动筋骨,慢慢道:可能从你们士大夫的角度看,留下人总是好的,多多益善嘛。但是君王却不会,如果一个人没有用处的话,那么宁可冤杀,也不多留一刻。
  郦壬臣笔尖一抖,只觉得脊背比放了冰块还冷,汉王轻飘飘地说出那句宁可冤杀,也不多留,就好像在说今日的天气一样随意。
  王上训诫的是,臣明白了。
  她明白了她们的不同。对谋臣来说,每一个人都是可以发展的朋友,而对君王来说,每一个人都随时可能变成敌人。
  站的位置不同,处事方式自然也不同了。
  刘枢奇怪地瞧了她一眼,以后就不必用训诫这样的词了。
  这是那个人才会常用的词,她在心里面默默补充。
  郦壬臣感到莫名其妙,也只好称是。
  此后他们谁也不再说话,埋头处理政事,午后的阳光从热烈转为柔和,夕阳斜晒进殿中,拉长了君臣二人的影子,金黄的光线铺满青砖,给这座压抑的宫殿染上一层温情的色彩。
  汉王宫中很久都没有这样好的阳光了,她们写字的手都不由缓了下来。
  太阳落山,刘枢终于看完了最后一份奏疏,她站起来:陪寡人走走吧。
  郦壬臣只好答应了。诺。
  夏季的傍晚凉爽,宫闱宁静,很适合散步。
  郦壬臣亦步亦趋的跟在刘枢身后,从宣室殿这头走到那头。她们开始谈起天来,不过,与其说是谈天,不如说是刘枢在问,郦壬臣在答比较准确。
  走出宣室殿,闻喜跑来问要不要备辇?被刘枢摆摆手挥退,只带了郦壬臣一人,继续在宫里走。
  宫道深长,仿佛永远也走不完。
  刘枢忽而道:不知为何,有郦卿在身边的时候,寡人就觉得心里平静多了。
  为王上分忧,这是臣的荣幸。郦壬臣答道。
  刘枢摇头道:不是那种分忧的感觉而是
  她似乎自己也搞不清那种模糊的情绪是什么,只好说:和郦卿在一起的时候,寡人就总记起那些小时候的事情,记起一些小时候的人,真是奇怪呢。
  郦壬臣不言。
  她们静默地走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谈着,仿佛在一起品尝这个黄昏的暮色,再往前一点,就是另一座宫殿了。
  不用绕到正门看名字郦壬臣也知道,那是王后应该居住的长秋殿,小时候她的父兄们给她讲过很多次王宫内的布局,即使她没来过也了如指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