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年世兰则还是闲坐着,忽然身旁的颂芝惊叫一声。
  “大胆,是谁在偷听娘娘说话!”
  年世兰那方向望了一眼,果然有一个白色的身影闪过。
  颂芝刚指人去追,就被年世兰拦下了。
  “不必追了。”
  “可是娘娘,兹事体大若是被人知晓……”颂芝实在不解,这要是被人传出去知道了,恐怕是杀头的重罪啊。
  毕竟后宫不得议政。
  年世兰蹙眉,“好了,不必便是不必,本宫自有打算。”
  随后,被颂芝搀扶着,出了御花园。
  ……
  齐月宾的身子确实好了不少,皇上也听了年世兰的劝,真的去延庆殿。
  皇上真的去了,想必她也会高兴的吧。
  年世兰看着窗外的明辉,心中暗暗的想着。
  她和她曾经一样,是那么的在意那个男人的一颦一笑。
  但她总觉得,或许齐月宾比她早一些看懂那碗安胎药,其中的‘故事’。
  她真的还爱着皇上吗?
  年世兰也不确定,可是这深宫中,除了她谁又不期盼那个男人的到来呢。
  ……
  寿康宫。
  “皇帝今日看起来脸色不大好,可是心中有什么心事?”太后问道。
  她看着儿子一脸的忧愁,晨起他便过来请安,随后又是一言不发。
  肉眼可见的,自已儿子估计是有什么心事了。
  她问过竹息,说是皇帝这两天分别在华妃和端妃这两位娘娘宫中歇下的。
  她也略猜到了一些。
  “儿臣,前日听华妃说起当年那个孩子,心中不大痛快,昨日见端妃病痛难耐,回想起当初她们进王府的样子,实在心中烦闷。”
  胤禛低着头,手中不停转着的乾坤珠却将他心中的愁绪暴露无遗。
  太后叹息一声,“都是过去的事了,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若是她们有怨这些年皇帝做的也够好了,之后再多加安抚端妃便是。”
  胤禛却说,“可问题便是,她们毫无怨言,华妃以为当初那碗安胎药只是某个腌臜的奴才干的。”
  “皇帝不必觉得忧心,皇上是大清的皇上,更何况做这事的是哀家。若是任由年家壮大,只恐怕华妃会像当年的舒妃一般,现在幸好她没有子嗣。”
  二人没再说话。
  胤禛甩了甩手中的乾坤珠串,“罢了,儿臣还有几本奏折未看完,改日再来给皇额娘请安。”
  太后站起身,送他,“好,对了,听说皇帝身边新得了个秦常在,伺候的可还舒心?”
  “很是得体,不过是放在身边,不日便会抛开,皇额娘不必担心。”
  太后的眉角一动,似乎知道了什么,又说,“好,甚好,皇帝能有自已的打算便好,不过也要小心身子。”
  “是,儿臣告退。”
  ……
  “给皇上的药膳可备下了?”年世兰见时辰差不多了。
  颂芝答道,“已经备好了。”
  “嗯,别耽误了,下午便给皇上送去。”
  颂芝笑着,“娘娘可要亲自给皇上送去?若是娘娘亲自去,想必皇上一定会很高兴的。”
  年世兰想了想,“也好,那就亲自送去吧。”
  等年世兰带着药膳到御书房之时。
  苏培盛见了立刻躬着身子,小跑过来,“哟,华妃娘娘怎么来了。”
  年世兰对苏培盛的态度一向是极好的,“本宫是来给皇上送药膳的,还请公公进去通报一声。”
  “是,奴才这就去为娘娘通传一声,也是方才,莞嫔才刚进去伺候笔墨呢。”苏培盛笑道。
  年世兰顿了顿。
  第19章 曹琴默咯血
  苏培盛说完,虽然是躬着身,但那两只狡黠的眸子躲在帽檐下,正在打量着华妃。
  “哦?莞嫔在里面?”
  “是,莞嫔刚被皇上传召过来。”
  年世兰想了想,便笑道,“那便罢了,本宫就不进去了,请苏公公将药膳送进去吧。”
  “嗻。”
  莞嫔在里面自已也没必要自讨没趣。
  离开御书房年世兰转道去了延庆殿。
  而齐月宾似乎料定她会来一般,正站在门口迎接她。
  与年世兰见了,相视一笑。
  年世兰走上前去,拉着她便往房里走,“怎么站在外面吹风,太医前些日子不是还警醒着让你少吹风吗?”
  她骄纵的俏容,关心起人来,语气并不温柔。
  但那嗔怪和眷注,却叫人心中温暖。
  齐月宾看着她,眉目温婉,“昨日皇上突然来,一想我便知道,定是你在皇上面前说了些什么。觉得你今日会来,便在外面等着了。”
  二人进屋,相坐左右。
  吉祥赶忙将自已弄好的茶点端上来。
  “能说什么,还得是皇上心头有姐姐我才能说得动,若是没有,我就算说烂舌头也没有用。”
  年世兰放松下来,和她打着趣。
  齐月宾捂嘴笑着,“吃些东西罢,堵不上你的嘴。”
  说完将面前的糕点往她面前推了推。
  其实,年世兰是极其爱吃零嘴的。
  糕点,甜品什么的最是喜欢。
  所以年羹尧才会心疼妹妹,在她的小厨房塞了好些厨子。
  只是后来她格外在意形象,又极其重视皇上,有什么好吃的,都优先择选着送到皇上跟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