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年世兰眼底浑是满意,“他这般也不枉费本宫用心帮他抄录那些典故诗句了。”
  说完,年世兰推门进去。
  就见烛火桌前,正在埋头苦读的弘历。
  闻得开门之声,弘历抬起头来。
  还以为是方才伺候自已的嬷嬷又来催促他睡觉了,所以一边抬头,一面嘴上还在说着。
  “嬷嬷你莫急,我读完这页便就去歇下了。”
  话说完,看见的却是华妃娘娘。
  他十分欣喜,连忙走来行礼,“儿臣拜见华娘娘,华娘娘万安。”
  年世兰拉着他起来,“这么晚了,你还在温书。”
  弘历拉着她在一旁坐下,将自已的糕点往她面前推了推,随后又用手试探了一下,才发现糕点早已凉透了。
  “华娘娘见谅,儿臣这没有什么好的能招待娘娘的。”他憋着红脸,不好意思的抬头看着她。
  听闻这话,颂芝也勾起笑意来。
  年世兰很是欣慰,“你年龄虽小,行为举止倒是与成人无差。”
  “这还得多谢华娘娘派来的嬷嬷悉心教导,嬷嬷们教会儿臣礼仪待客,平常是还能说上几句诗句和典故给儿臣听,教书先生也是极好的,都对儿臣很好,儿臣知道都是华娘娘辛苦挑来的人,所以从来不敢怠慢。”
  第64章 拉拢四阿哥
  闻言,年世兰满意的点头,“前些日,本宫送去的书信你可有看,里头的诗句和典故可都学了?”
  “娘娘呕心沥血为儿臣准备,儿臣自当日夜诵读,瞧,儿臣现在还正在读呢。”
  弘历绕过书台,将方才诵读的书本递过去给年世兰瞧。
  正是《资治通鉴》。
  年世兰接过放在手心中,简单的翻阅着,便能看见弘历平时做下的笔记。
  虽只是短短几日,但显然这本书他一定时常学习。
  “你年纪小,开蒙比三阿哥晚,自然学习上就要比三阿哥更加认真,只是你也需谨记劳逸结合,今日就莫要看书了,早些歇息吧。”
  年世兰放下书,将弘历拉至身侧,关怀道。
  弘历点头,懂事的开口,“多谢华娘娘关心,儿臣自知不如三哥,此后定当竭尽全力好好研习读书,不叫华娘娘失望。”
  他这般说着,年世兰心中也不免暖洋洋的。
  她不曾养育过孩子,从前只以为有了胤禛的宠爱,她便什么都不怕了。
  可后来才知道,这世上真正能给予她依靠和温暖的,只是哥哥。
  所以她此次能重生,必要牢牢抓住机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年氏一族好好活着!
  若是能真的让弘历为她所用,此乃良机。
  “你能有此心,极好。”年世兰抬起手,示意颂芝将手中的食盒拿过来。
  颂芝端上桌台,随后打开盒盖,端出一碗还尚冒着热气的参汤。
  “这是养神安眠的参汤,是华娘娘吩咐小厨房做的,知道你吃惯了圆明园的,今个来尝尝翊坤宫的手艺。”
  年世兰说着,就见弘历眼中已然闪起了亮晶晶的光。
  弘历不客气的笑着,“辛苦华娘娘费心准备了,那儿臣可就不客气了。”
  说完,端着参汤,咕噜噜的喝了起来。
  颂芝见他着急,忍不住出声提醒,“哎哟,爷啊,慢些,小心呛着自已了。”
  说完用帕子帮他擦拭着嘴边落下来的汤汁。
  可弘历丝毫没听见,大口喝完,放下碗啧啧抿唇回味着。
  年世兰被他这迫不及待的样子逗乐了,“小馋猫,喜欢的话下次本宫还让人给你送。”
  “真的吗?多谢华娘娘,若是日日都能喝上美味的参汤,儿臣温书定更用功了!”他撅着嘴,扬起脸,似乎深怕年世兰不相信要将所有的决心都写在脸上。
  “噗,”年世兰掩笑,“本宫知道你昨日生辰,特意命人给你送去了一些小玩意,你可还喜欢?”
  弘历八月十三生日,与中秋只隔一日,四阿哥生日宴只在圆明园草草过了,宫中也没有多少嫔妃知晓,更别说送去贺礼的了。
  所以弘历自当记得,“儿臣十分喜欢,多谢华娘娘惦记儿臣,这可是儿臣这些年来收到过最好的礼物了。
  年世兰勾着笑意,“你喜欢就是最好,好了,本宫要走了,待会儿嬷嬷会进来带你去休息的,明日就是中秋夜宴了,不可懈怠。”
  “是,儿臣恭送华娘娘。”
  年世兰和颂芝从房里出来,两人照着原路往翊坤宫赶。
  “娘娘现下可终于放心了,四阿哥虽小,可比曾今的三阿哥强多了,奴婢瞧着他方才背书背的多溜呀。”
  颂芝喜悦的在年世兰的耳边说着。
  娘娘没有孩子,若是能多一个四阿哥常在身边,也算是多几分乐趣。
  年世兰点点头,“确实比三阿哥强,本宫只给他了《资治通鉴》的几篇文,让他熟读,他却通读了整整一本,这孩子,确实能成大器。”
  “四阿哥争气,只是可惜有个那样不堪的额娘,不过好在李金贵已然死了。”颂芝见四处无人,口中无遮拦的闲谈着。
  年世兰微敛深眸,“身份和地位不过是托词罢了,只是皇上不喜爱李金贵,所以才会如此。”
  之后就连一个圆明园的驯马女,胤禛都能疼爱得如获珍宝。
  李金贵虽然是宫女,但也是八旗出身,身份虽然卑微,但绝不低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