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娘娘,鄂敏已经自裁了。”
  谢允正在给年世兰请脉,等到靠近,小声的说道。
  闻言,年世兰挑眉,“果真成了。”
  “是啊,微臣以为,十分不可思议。”
  “这招是险棋,她们敢赌,就是有能赌的资本。沈眉庄亲近太后,太后病中糊涂,难免说不出一些什么泄露的话来,被沈眉庄听了去。”
  年世兰掀唇,淡道。
  谢允点点头,“原来如此。”
  请脉过后,谢允又从自已的药箱下,仔仔细细拿出一张信来。
  “微臣还有一件好事要告知娘娘,这是年大人从南方给娘娘加急送来的信,今早刚到京城,微臣便送进来了。”
  听见是哥哥的信,年世兰脸上闪现惊喜,连忙接过,翻开查看。
  哥哥没有了从前的身份,很多事不便行动。
  二人联系便也没有从前那般便捷,再加上胤禛疑心,必要的时候还需减少联系。
  如今也就只靠着谢允送信了。
  【吾妹世兰。
  兄在家中一切安好,你信中谈起顾及,你大可放心,为兄身体很好,年富他们这些晚辈身子也很健壮。只是你嫂初到此地,生过一场大病,不过如今也好起来了。
  晚辈们时常郁闷,一身功夫无处施展,成天约着打些野兔野鹿。也难得见他们兄友弟恭,从前总是太忙,不曾见过。
  你不必忧心兄长,归乡的日子虽说苦闷,但倒也是惬意。黎统领时常私下派遣人过来,各路关系我也在维持着,你说的那件事,我一直都在筹备。尽可放心。
  不知妹在宫中如何,是否还缺及银两。也不知妹在宫中处境,不过总想着多些银两也方便些,东西我让谢允送来,你若还有旁的需要,尽管告诉他传信给我,兄长命人去准备就是。
  兄安好,勿念。】
  第212章 当太子
  一封信看下来,年世兰已是泪眼婆娑。
  用绢子匆匆掩去脸上的泪珠,抬起闪烁着泪光的眸子,看向谢允。
  “辛苦你了,如今本宫家人不在京中,为避皇上猜忌,散了许多忠心的随从,如今本宫与哥哥的联系,也就只有靠你能够维持一二了。”
  谢允躬身:“微臣愿替娘娘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年大将军对微臣有救命之恩,如今能为年家效力,已是微臣之幸。”
  说罢,他从袖口中拿出一个小荷包,双手供着。
  颂芝连忙动身,从他手中拿走荷包,呈给年世兰。
  “这是……”年世兰看着那荷包。
  谢允道:“这是年大将军吩咐人送来的,给娘娘的体已钱。”
  年世兰看着小小荷包,有些心酸。
  心道,哥哥从前给她送银两,要么是封的银票,要么便是几箱子银两送进来。
  如今哥哥落魄了,可知道她在宫中不宜,却还是要送银两进宫。
  年世兰心里一阵泛酸,自已已是贵妃,可在哥哥眼里却还是小女孩似得。
  她摇摇头,“银两本宫不缺,颂芝一会儿拿些银票给谢大人,一部分给谢大人自用,一部分劳烦谢大人吩咐人送去哥哥那儿。”
  谢允却摇头,意味深长的开口,“娘娘不妨看过荷包内的东西之后,在做定夺。”
  年世兰奇怪,抬起手,让颂芝打开。
  颂芝打开,将荷包内的东西抖落在桌上。
  竟然是十数个货真价实的金元宝。
  年世兰有些吃惊,她以为哥哥现状很是窘迫,却没想到哥哥出手便是如此大方。
  “年大将军吩咐说,娘娘在宫中已是贵妃,各路打点,打发奴才少不了费银两的地方,这些娘娘暂且用着,待到腊月将军还会再吩咐人送来一批。”
  谢允说罢,便告辞了。
  年世兰除了震惊便只剩下感动。
  哥哥在宫外的处境艰难,只怕是上下要打点的地方更多,还省吃俭用给她送进宫来。
  待她这个妹妹,年羹尧从来是没得说的。
  ……
  鄂敏自裁了,关于谋害甄远道一家一事,自然是没了定论。
  查不下去,也只能草草了事,下面做事的人,干脆就你推我搡的将这事索性就按在瓜尔佳氏身上。
  说他在狱中是备受折磨,畏罪自杀。
  如此一来,表面上,皇后的嫌疑倒是洗脱了。
  可是皇后,却不是满意的。
  “怎么会这样!太后怎么会出手?”宜修站在殿内,得知这个消息,满眼绝望和烦躁。
  剪秋着急解释,“太后也是担心娘娘,这件事太后替娘娘做了,至少能够解了娘娘当前所困。”
  “可这件事真不是本宫做的!”宜修甩袖。
  太后定是以为这件事就是她做的,怕她被查出来,于是先为她解决了。
  眼下她被禁足,和太后互通消息不及时,造成这样的误会。
  宜修实在是亏大发了。
  “可是娘娘,这件事是谁做的真的重要吗?重要的是皇上眼下终于不会疑心娘娘了。况且甄远道一家到底也没有出事,不过是他夫人受了伤罢了,皇上如此为了区区妇人疑心皇后,本就惹得太后和群臣不满,太后出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啊。”
  剪秋咬唇,颤抖的说着。
  听着这话,宜修激动的直发抖,一甩袖直接将桌上的杯盏挥到地上。
  “本宫能不知道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