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乱想之际,她递来一本《高考必背古诗文72篇》,说:“别念了,答案是6,读这个吧,换一个,我都听腻了。”
李隅吓得有些呆住,成了小时候看过被美杜莎变成的石头,当然,这一角色只针对他自己,这一块僵住的石塑。她只是她,美好的。
李隅戴着鸭舌帽,忙低下头,只能看到下半张脸的轮廓。对方也没有探究的意味,她耷拉着眼,一副刚睡醒的样子,脖子上挂着眼罩,像是刚刚随意扯下来的。
“喂,接不接!”
“读你的,想怎么读怎么读,影响不了我。”
说完,她把书推进她怀里,转身回去了。
李隅回过神来,往边上走了几步,目光往过移动,在他的视线盲区,左中间的位置,那里立着画架,上面是一副正对城市天边的水彩画,地上散着颜料盘,刷子和擦过灰揉成一团的校服外套。看画纸颜色,应该画完有段时间了。
旁边有一张长条木椅。穿着短袖的女生戴着灰蓝色眼罩,抱手曲着一只腿随性躺在上面。风吹过发丝在她白皙的脸庞飘动。
天空,少女和色彩,像一部清丽文艺的日漫电影。
“怎么不读了!”
陈裳没动作,大声说了句。
“哦,好。”
他一时心虚并为此感到抱歉,盲目闯入别人的秘密基地,打扰到她的休息。
但却被慷慨给予许可,逃走不了,进退两难。
于是,那天他真的一首一首换着读了古诗词。
中途他们偶尔会隔着拐角说几句话。
在他终于算半顺畅读完一整首《兰亭集序》时,她会说:“这次不错,但‘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可以重新读一遍。”
“好。”
或者———
“没关系,卡了不要紧,慢慢来。”
那一整天没怎么出太阳,临近傍晚,却出了一场壮丽的晚霞。
不过她并没有在,李隅一个人待到快要落幕才背上书包离开。
那一天,成了李隅看过的最美的晚霞。
余晖真的很美啊,这一生很难碰到几个这样的时刻。
中高考学生要比其他年级要早放假。这个暑假有两件好消息,首先一个,陈裳成了校荣誉,被录取了临川大学;第二个,李隅成功进了济云附中。
附中学校公众号上发了喜报表彰。李隅一个字一个字读着,在一排优秀师生合照中看到捧着鲜花站在正中间的陈裳。她真的好漂亮,永远骄傲,浑身透着有着不可一世的孤勇。
最后,他将那张图片截图保存。
他真的高兴,她能够去到好学校,甚至比他自己成功录取还要高兴。只不过,他能遇到她的概率从此也越来越小。
自那一次以后,李隅再没有碰到过陈裳。每届毕业的学生,都流行回到高中再看看青春,或是拜访老师,每当这个时候,李隅想过是否有一天她也会回来,他还能有机会再见到她。但却没有。
陈裳是大部分附中学子的榜样,几乎每个学生都听过任课老师拿她举例子。但每次都只提到学习和成绩。
“所以老师,学姐平时是个怎么的人,真的有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不逃课不翘课,按时交作业吗,我听之前别的高年级说当时可不是乖学生哦。”
老师尴尬挥挥手,严声:“你们要是成绩少让我操点心,我亲自给你批请假条行不行!”
“那还是算了。”
教室里哈哈大笑。
李隅在后面听得不禁也弯弯了唇。
春天来了又去,一年又一年过去。天堂书店的老爷爷被儿子接走;时佳广场也开始有项目重启。
李隅日复一日的抽时间练习,他的口吃本就不是天生的,后面终于说话能够流畅。这一年,高三寒假补课,下了好大的雪,比以往的都要大。
李隅感冒没有好转,发了高烧,只能请假在家休息。
但也是在这天,班主任突然在群里通知,下午不用上延时课,四五节年级组要开“市一二调成绩综合分析暨高考120天冲刺动员大会”,并且,今年请到以陈裳为代表的优秀毕业生们到校发言。
大部分学生关注点都在延时课,能少上一节是一节。整个学校就只有高三的影子,高一高二都放假了,大冬天一连持续一个月多不放假,学生们都疲了,得到消息高兴的不行。
李隅盯着屏幕有一瞬间一动不动,怀疑脑子是不是烧糊涂,他揉了揉眼睛,上面的字的确没错。他听到自己一整颗心清晰地跳动,瞬间掀开被子下床。
外边,徐女士脚步放轻,怕吵到儿子休息,正要经过他房间还没走近时,就见门直接一下从里面拉开,他慌慌张张套上羽绒服,还没拉上拉链。
“你要去哪啊!”徐女士不明所以,看他要出门,当即吓了一跳,“你这挂完水回来,烧都还没完全退下,不好好躺着休息,又瞎折……”
“妈,我必须现在去一趟学校!”
看到群消息的时候已经三点十五。
徐女士见他急急忙忙地要往外走,叫都叫不住:“围巾!你把围巾戴上!”
世界被洗涤,带着一股雪后的清新。
学校里一片冷清,只有快到高三教学楼的时间才渐渐人声沸腾起来。各个班级正排着队有序下楼,要前往礼堂。
向琛忽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大叫了声:“李隅,这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