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没有亲亲,没有抱抱。
他刚从wheatly家的搜查现场回来,满身泥土,直接去了浴室。
浴室里的水蒸气越来越浓,地上浅褐色的泥水逐渐澄清。
搜查持续下去,搞不好我家下水道先堵了,又得花一大笔钱去修。
讨厌wheatly的理由又多了一条。
“nathan,”我问,“你们搜查wheatly的电脑时,有没有发现和我车祸相关的视频?”
汤南轩关掉莲蓬头:“你为什么这么问?”
“他是it大公司的高管啊,不装行车记录仪,有点奇怪吧?”我把毛巾递给汤南轩,“会不会是他真的把摄像头扔了,但录像在服务器上还有呢?”
汤南轩一边擦干一边思考我的话。
很难吧?要鼓励吗?我满怀期待地看着他。
“有可能。”他说,“但很可惜,搜查令并不包括wheatly的电脑。”
wheatly家的旧房,在地块分割出售的时候就被拆除了,现在的房子是后来新建的。
向警方提供假照片的人是samuel,他高中毕业后出国上大学,之后就一直留在国外,已经很多年没回来,从来没进过新房子。
因此,在wheatly律师的阻挠之下,搜查令只限于院子和建筑物地基,甚至不包括室内,更别提wheatly的个人用品了。
我蹭警方搜查的机会获得录像的g计划,泡汤了。
汤南轩的头发短,几下就擦干了。离开浴室时,他顺手把我也抱了出去。
“你的新律师怎么样?”他问。
我简单地跟他说了说情况。
“50至80万?这个数额也高得不合常理。”汤南轩说,“要不,你跟他约个视频会议,我也参加。”
我知道他在wheatly那边进展得不太顺利。
如果amanda是在wheatly的老房子里遇害的,那么犯罪现场早已不复存在了。警察只能试图找出被埋藏的尸体,但目前还没有任何发现。
samuel还在国外,而全球流感形势严峻,国际间合作陷于停滞,目前无法让他回来接受讯问。
wheatly夫妇声称对照片造假并不知情,他们还声称samuel在大学毕业以后就很少跟家里联系了,他们也不清楚samuel的下落。
汤南轩的工作已经这么不顺了,车祸那点破事儿,我还是先自己处理吧。
“不麻烦你了,警监,”我说,“你还是专心扳倒wheatly吧。”
其实除了wheatly家不合作,他们家附近也有不少居民对警方不满。
那片区域新建了许多房子,近年搬来的居民并未经历amanda失踪时社区的震惊和哀悼,难免缺乏同理心。他们每天都有人投诉:警车妨碍出入,搜查噪音影响休息,扬起的尘土污染环境……抱怨声此起彼伏。
这些事汤南轩没跟我提过,但社区论坛上全是这样的帖子,扫两眼标题就知道了。
想必这些投诉也给汤南轩带来不少压力。看他肩膀挺僵硬的,帮按一下吧。
我啪啪拍床垫:“来趴好,我给你放松一下。”
一阵天旋地转。眼前是浅灰色的床单,耳畔是汤南轩的轻笑。
“想让我放松?那应该趴好的人,恐怕是你。”
果不其然,又被他卷入了感官迷宫。
上一刻宛如身陷迷离的流岚,只能靠触觉感受彼此的存在,转眼间就被推进狭窄的霓虹隧道,光彩变幻,身影交织。
当地势渐渐抬升,我突然记起曾经来过这个地方,记得前方会有一次剧烈的坠落。我呜咽着哀求着想要放弃,他哄劝着鼓励着推我翻过最后一个陡坡,直到看见出口的白光。
就在顺势沉入梦乡之际,我似乎猛然惊醒了片刻。周围的影子开始变化,渐渐扭曲成奇怪的形状。这是另一种迷宫在悄然显影吗?谁又会陪我探索出路呢?
* * * * *
我在david家放垃圾桶的空地上来回踱步,又是不想写作业的一天。
按jose的说法,wheatly在这个地方停车了三次。会有人当时路过,正好把他拍下来吗?时间过去几个月了,视频会被保留着吗?
我在社区论坛上发帖求助,却如石沉大海,无人回应。相比之下,抱怨警方的帖子却如海面上的浮油,顽固地占据着首页。
要不……编些鬼话,忽悠mandy帮我去黑了——
“seraphina。”karen在马路对面冲我招手,肢体语言看起来非常友善。
心中警铃大作。
“我刚烤了黄油曲奇饼干,你过来喝茶吧。”她的声音里带着笑意。
她这样我很不适应。但住在郊外,跟邻居搞好关系还是很有用的,去坐坐也无妨。
我趁着没有来车,横穿304州道跑过去:“怎么突然这么客气呀?”
“我看到你在这里转悠了半小时,说不定累了,就出来问问。”karen说,“我正好有事想拜托你。”
看到我?从哪儿?
我环顾四周,疑惑地问:“你是怎么看到我的?从你家根本看不到路边吧?”
“从监控里看到的。”karen回答。
她的语气轻描淡写,仿佛通过监控观察邻里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你们有监控?可以看到304对面?”我大吃一惊,“可是调查我车祸的警察说,这附近没有一个监控能拍到304。他们没来问你吗?”
“问了。我们的监控也拍不到304,只能覆盖到车道口。”karen说,“我是从弯道镜的反射里看到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