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王多多心想,他俩能高兴?他俩现在是死是活她都不知道。
她看着涂月妈妈期待的眼神,心里也不免期待着,如果自己妈妈也能这么期待地看着她该多好,但是不会有的,她妈现在都自顾不暇,怎么会期待她的闲事,她不应该有这种不切实际的期待。
王多多忍不住说:“她不会期待,你才会期待。”
涂月妈妈是期待女儿的母亲,而王多多是期待母亲的女儿,此刻,她们都没有意识到,孤独的她们,正在互相温暖彼此的心。
其实于思野发疯的那晚,王多多就忍不住打给了白晓,委婉地问他有没有时间过来看看她,她现在的债主已经不会再催债了。
小白却问她:“为什么不会再催债了?”
这说来话长,但她不想让这些破事儿烦到小白,只能敷衍道:
“不是太愉快的过程,我不想说出来让你心烦,不过你如果很想知道的话……”
“好的,我知道了。”小白打断王多多,听起来有些不耐烦。
他之前跟她说话时从来没用过这样的语气,是发生了什么吗,王多多熄声纳闷的时候,白晓也没有说话,在双方长久的消音之后,王多多还是试探着问道:
“那你会来吗?”
她多少有点儿没底,小白全程都表现得很疏离,他那边听起来也很安静,有淡淡的爵士乐,跟之前他加班时的背景音不太一样。
“会的”小白还是给予了她肯定的答案“应该……也快了吧,我也该过去看看你了。”
王多多忍不住在电话这头翘起嘴角,她要挽着他的手在养老院溜达一圈,再带他去看看姑姑和姑父,于思野就不会再那样对她。
挂断小白的电话,她又打给了她姑姑告状,严词控诉他姑父的所作所为,还把他姑父将自己的消息卖给债主以及要跟她在牌桌上造假骗钱的事儿添油加醋的一并告诉了她姑姑,她姑姑气得半死,还说今晚就要把他姑父打出血。
“多多?”涂月妈妈将王多多的思绪又拉了回来,她举起一只盛满红糖水的一次性纸杯说:
“以后你就喝这个。”
“阿姨,我和于思野喝一样的就行!”
“不,你是姑娘,喝红糖水对你身体有好处。”涂月妈妈坚定地说。
人家的一片好意,她再拒绝就不懂事儿了,王多多认真道了谢。
见王多多举杯喝了起来,涂月妈妈的表情马上又松弛了下来,她笑着问:“甜吧?我还加了红枣。”
“甜!”王多多点点头。
周六是《平安桥上》演出的日子,为了避开于思野,他特意晚点儿才进剧场。
市文化宫已经非常破败了,王多多走进去的时候,差点被座椅后面裸露的钉子绊倒,她记得她上小学的时候,最喜欢来这个地方,他们学下每次有活动,几乎都在这个地方,比如三月份的雷锋纪念日,六月份的儿童节,九月份的开学典礼,每次她都很开心,因为至少要有半天不用上课。
那时候这里崭新,精致,金碧辉煌,她坐在这里,甚至能味道一股淡淡的新漆味儿。
现在偌大的观众席间,没坐几个人,黑暗中,王多多一眼就认出了于思野圆润的后脑勺,在前面,正中央,她也挑了一个最后排的正中央坐好,木质的椅子座上去就吱嘎响,王多多提了提嘴上的口罩。
那舞台中央布置的,就是平安桥。
故事讲的是八几年顺阳市发大水,几个工人和以及家庭一起抢救厂里设备的故事,冒着滂沱的大雨,他们一起带着厂里当时最值钱的设备过桥,河水很快就要漫过桥面了,设备又过于笨重,还不能淋雨,所有人都在极端的条件下用尽了自己的全力。
后来,其中两位工友家的孩子,佳佳和蛋蛋,两个十几岁的少年想到了办法,不顾河水湍急,利用自己滑冰车的玩具,带最重要的那件设备成功过了桥,保住了厂子的财产安全。
表演期间,王多多无意间看到了坐在前排的一只狗。
狗的旁边坐着一位带着宽大貂皮帽子的女人,她无法像于思野那样确认,但是那只乖乖坐在座位上的狗她是认识的,那是琴姐的狗。
王多多突然意识到,这几位观众,是否会存在着某种联系?
她又紧了紧自己的口罩,走出了观众席的门。
王多多凭借记忆,穿过走廊,往后台找去。
她小时候也参与过表演,演过小品,她在小品里演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儿,老师当时指定让她演,说班里真正的男孩儿都没她调皮,她能演出那种淘上天的感觉。
那次演出,她第一次去了后台,后台是另一个世界,连着天与地的幕布,令她着迷,甚至让她走错了方向,那天全场爆发的哄笑,她至今都忘不了。
王多多蹑手蹑脚的推开后台的门,里面没上台的演员正在备场,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他们演老年人,也演少年人,他们穿着当年的衣服,画着很浓的腮红,总有一些退了休的老年人不喜欢打麻将、跳舞或是冰钓,顺阳的老年人多,兴趣爱好的种类甚至多过这里的孩子。
她假装很自然的样子,从幕布后向幕布前微微探出头去,观众席的一切,因为灯光和位置的缘故,一览无余。
王多多看到了带狗的琴姐,喜欢吃口热乎的王叔,羊汤馆的萍姐,她跳桥那天出警的老警察盅叔,以及,他的姑父。
<a href="https:///tags_nan/nixiwen.html" title="逆袭文"target="_blank">逆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