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晚上十一点多,身旁的林玖儿已经进入了梦乡,阮鸢握着手机,却辗转难眠。
过了十二点便是年三十,也是季柯二十五岁的生日。
阮鸢早早地编辑好了祝福短信,还附上了她和辛巴晚上拍摄的照片。
然而,她犹豫再三,始终不想发送出去。
回想起去年的这个夜晚,她在零点的第一时间给季柯发去信息,配图是自已亲手制作的珐琅鸢尾花胸针。
而季柯的电话在第二天下午才回拨过来,他说道:“娘们唧唧的!不过,还挺好看。”
去年的年三十,一人一狗。
她自娱自乐地做了三菜一汤,和辛巴一起吃团圆饭,还拍了许多照片发给季柯。
整整一晚,她不时地查看手机,等待他的消息。
而季柯的信息在初一的凌晨才发来:两个傻子,今晚家里客人太多,没看手机,明天跟你通视频。
可不就是傻子吗?一点点甜就能让她开心许久。
放在古代,阮鸢觉得自已就是外室的存在,她可能会一辈子无名无分地等待。
如今回想起来,她觉得自已愚蠢得可怜,为何要将希望与快乐寄托在他人身上?
没有季柯的那么多年,自已不是也过得很好吗?
手机上的时间已然显示00:30,阮鸢并未发送那些编辑好的信息,她将手机调至飞行模式,闭上眼睛准备入睡。
次日清晨,天还未完全亮透,阮鸢便跟着钟妈妈一同前往市场买菜。
这种久违的感觉,她甚是喜欢。钟妈妈不停地念叨她:“让你多睡会儿,你偏不听。你瞧瞧这里,哪有年轻人大清早来买菜的。”
阮鸢从小就常在林玖儿家吃住,她与林玖儿的妈妈钟月十分熟稔。
阮鸢挽着钟月的胳膊,语气变得娇柔:“有我在呀!您都不知道,这来买菜的公公婆婆们有多羡慕您呢!”
钟月看着阮鸢长大,这孩子一直性情温和,懂礼又乖巧。
她和玖儿之间的情谊深厚,钟月早就把她当作女儿看待了。
此时,她被阮鸢逗得笑容满面。心中暗道:有两个女儿也很不错!
林玖儿这个懒虫起床时,厨房里已经忙活了半天了。
当然,她免不了被钟月一顿唠叨。
厨房里,摆放着为年夜饭准备的丰富食材。
有新鲜的白切鸡,肥美的烧鹅,盆子里还养着活蹦乱跳的大虾。
一旁的案板上,放着已经切好的马蹄和猪肉,准备用来做马蹄蒸肉饼。
还有泡发好的花菇,准备和发菜一起做一道寓意美好的花菇发菜蚝豉煲。
锅里正炖着的是老火靓汤,用猪骨、鸡脚、枸杞等食材精心熬制,营养丰富,味道醇厚。
此外,还准备了炒时蔬和腊味煲仔饭,充满了地方特色和家的味道。
林玖儿嬉皮笑脸道:“晚起的幸福感拉满了!”
可不是拉满吗?阮鸢和钟月已经忙活大半天,这人才起床。
钟月掌着勺子,嫌弃地睨她一眼:“快洗漱去,我们中午就吃团圆饭,晚上吃汤圆!”
阮鸢其实不太会做饭,简单地做两样还算勉强能吃,可这种正儿八经的团圆宴大菜,她可一个都不会。
今天她全程打下手,还学习了好些做菜小技巧,以及几种老火汤的熬制方法。
她心中暗想,就算以后一个人生活,也要学会精致讲究,好好爱自已,照顾自已是第一步。
餐桌上丰盛的佳肴已经摆满,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品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那盘油亮的白切鸡,皮黄肉白,被精心地切成均匀的块状,整齐地码在盘中;肥美的烧鹅色泽红亮,皮脆肉嫩,切面上还渗着晶莹的油脂。
她们三人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阮鸢为林玖儿夹了一块烧鹅,笑着说:“玖儿,你尝尝这个,我排队了好久。”
林玖儿接过,咬了一口,满足地眯起眼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道:“嗯,好吃!这家手艺简直绝了。”
第19章 瑞士
钟妈妈不停地为大家盛汤,那老火靓汤热气腾腾,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
她一边盛汤,一边念叨着:“多喝点汤,滋补身子。瞧瞧你们俩这小身板,这些日子争取把你们养胖几斤。”
林玖儿满脸苦笑,说道:“妈,那可不行。胖了我还怎么工作见人呐!我呀,就今天放肆一回。”
阮鸢也跟着附和:“是啊,钟妈妈,现在流行骨感美呢!”
此时,辛巴乖巧地趴在桌下,偶尔抬起头,眼巴巴地望着桌上的美食,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林玖儿夹了一块肉扔给辛巴,又看了眼阮鸢,笑着说:“赏你的,还是你妈惦记你吧!去哪儿都带着你。”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不断。
温馨的氛围如同暖春的阳光,这顿团圆饭吃得其乐融融,幸福感十足。
午饭后休息了两小时,阮鸢、林玖儿和钟妈妈一同踏入了热闹非凡的花市。
花市中,各色鲜花争奇斗艳,宛如一片绚丽多彩的海洋。
她们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脸上洋溢着兴奋与喜悦。
“看,这盆年桔挂的得果子可真多!”阮鸢开心地指着一盆硕果累累的年桔说道:“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就像一个个小灯笼,是好运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