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这人年纪轻轻,会看风水又能辨古物,思想作风又有点偏,说句不好听的——简直是单干盗墓的理想好苗子。
要不是被政府正规军收编,妥妥的监狱预备役。
李潼阳不情不愿回答:“山里的村子封闭,老人们迷信的很,觉着掘坟盗墓损大德行,死后得下地狱掏心挖肺炸。那四个人盗墓也不是设么隐蔽事儿,几天没再露头他们也慌了,再加上后来又下了几场雨,雷鸣忽闪间总说能听见女人哭声。老人们无论怎样都不愿再淌浑水,执意要把文物上交国家。”
一般来说,古墓都会伴着鬼故事出世,即便当时没有,在附近人嘴里转一圈也就有了。
袁祈竖大拇指,真诚说:“好觉悟,得给锦旗。”
李潼阳心有点累:“正做着呢,大义灭亲,时代楷模。”
赵乐跟纪宁并不在意岩土结构怎么样谁盗了谁的文物。刚才“探火”表示这里有“东西”,他们所要做的就是了解情况后及时处理。
“三分钟。”
纪宁面色如水,直视李潼阳,语气并不急促,却干脆利落。
“带着你的人撤离,在没有指令前,禁止上山。”
这话“令行禁止”的上级语气太明显,李潼阳脸色难看,下意识要反驳,这是他的疏忽,他想留下来帮忙。
没等张开嘴,就被纪宁冷淡且不近人情的眼神直接制止。
前辈有关“烧香”的话浮现耳边,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文物局内部曾有明文规定——紧急情况下,所有人必须无条件服从第八组调配。
李潼阳一口闷气堵在嗓子,憋得他几乎要喘不过气,垂在身侧双拳紧捏。
纵使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服从上级命令是职责。李潼阳深吸口气,转过身去召集队员。
在山坡前又忍不住回头,深深看了纪宁一眼。
这一眼,他别无选择的将责任和信任交付。
转眼间山丘上只剩下他们三个,太阳下斜,天又阴沉下来,葱茏草木成了深绿色,空气里湿气渐稠,头顶滚过几声闷雷,眼看又酝酿起一场山雨。
袁祈看着李潼阳带领一群人稀稀拉拉退到山脚停车的平地上,望向站在坑边的纪宁,犹豫问:“纪组,我们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他其实更想问:你把人都赶走了,谁帮忙挖坑下墓?
纪宁一目光示意脚下地面,简短说:“进去。”
袁祈已经大致习惯领导的说话风格,被气笑了:“怎么进?”
纪宁遣散了挖掘队,连装备和仪器都没要一套,他们三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青年要怎么才能攻破堵了七吨重塞石的墓门。
纪宁蹲下身捻了把土,头也不抬问:“你觉着呢?”
“……”
袁祈心说原来你想考我。幸亏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遭,不假思索说:“墓室并没在山里,可以直接从穹顶打洞。”
赵乐:“其实根本就不……”
纪宁不轻不重瞟了他眼,赵乐当即悻悻闭嘴。
虽然他不懂为什么,但是他有惜命的本能。
纪宁站起身,又若无其事看向袁祈,视线落在他肩上,“可行。”
袁祈顺着他目光望向自己肩膀,衣服虽然破点但还算干净,什么都没有,好似只是纪宁无意间将目光落在那里而已。
袁祈眼角稍眯,对于这不太正常的视线停留,脑子里敏感产生了个想法——这人好像一直在避免跟他对视,见面开始至今,他从来没有直视过纪组,一次都没有。
正当他心底产生这样的疑问时,就见纪宁抬起眼皮看来,目光直直戳进他的瞳孔。
“你还有什么看法?”
袁祈疑似被看穿了心思,率先心虚错开视线,又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似的说,“打穹顶可能会损坏文物,我们动手前是不是应该写报告。”
“嗯,回去以后补上。”
纪宁借这个话头将目光从他身上移开,眼角的余光却始终将袁祈笼在范围中。
泥坑中心原本应该是主墓室顶部的位置上方黄泥已经被挖开,清出直径一米的青石地——显然李潼阳在他们来之前也曾尝试过从上方打洞。
但穹顶建建造时采用的是两尺厚的整块青石堆砌,挖起来的难度不比堵门那几块小。
袁祈“下地”以后看到实际情况,干涩扯动唇角,觉着“天要亡我”,那个计划根本不通。他偷瞥纪宁,心想千万别再问我,真没招了。
纪宁可能听到了他的心声,并没有再问,弯腰捡起李潼阳刚才收拾一旁的那把铁锹,踩着坑边软烂黄泥走到坑中央。
他拿着铁锹,却有提斗笔的美感,尖刃朝下金石相接撞向地面,一声奇异的“嗡鸣”如同涟漪扩散,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四周经久回荡。
余音未绝,细碎咔嚓声就响起。
以铁尖为中心的青石突然开裂,蛛网似裂痕急速蔓延奔向四周。
最中间的一小块碎石哗啦掉进墓中,这好似是一个预兆,让里边的人能够及时作出躲避准备。
沉寂了大概半分钟,伴随地面碎裂的青石开始噼里啪啦往里掉,地面一开始露出的漆黑小孔随着时间往外扩散。
袁祈站在坑边,对站在中央“靠脸吃饭”“手不能提”的领导刮目相看,默默看向赵乐。
“兄弟……这什么原理?”
两尺厚的石板,那可是两尺厚,就算铁锨尖上镶了金刚钻没撅,纪宁拍下去时轻飘飘地力道也不够,他是点了什么徒手爆破的绝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