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百合>E408> 第1251章

第1251章

  她频频喝水,却觉得如鲠在喉, 比接待医堂最后一批楚国士兵都要难受。
  薛擎这个名字一出,宓茶基本明白了宓军的计划。
  薛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姓氏, 也是百里族名下第一梯队的百年大企。
  谈起薛氏, 还要从薛氏的祖国,舜国说起。
  舜国位于尧国西部、禹国西北部, 一千年前便是大尧的商政要地。
  如今的东大陆上, 舜国稳居老大哥的位置,它的影响力不止是在东大陆,早在两百年前便遍布全球。
  舜国的经济政治手段十分霸道,其中就包含了一条影响了全世界十数个国家长达一百多年的政策粮食援救计划。
  因为政治经济、地理环境等一系列原因,不是所有国家都能生产足够的粮食,有的国家产的水稻够了, 蔬果可能不够;有的蔬果够了,小麦可能不够。
  每个国家多多少少都有粮食方面的缺口,在一百多年前科技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和北清盛产巫师、骑士一样, 舜国也有自己的特长这个国家水土丰厚、气候适宜,且木系能力者众多, 粮食产量位于世界第一。
  一百八十年前,在百里族入驻舜国的那一段时期,受到百里族增益的舜国更是各方面高速发展,在国际上拥有了不小的地位。
  也就是那个时候,物产丰富又实力强大的舜国推出了一项影响世界的计划,即粮食援救计划。
  他们将粮食送到缺粮的国家,用市场价甚至低于市场的价格,便宜卖给当地的人民。
  得到的收益中,舜国只拿30%,另外70%的收入,舜国分文不取,全部送给当地政府。
  人民吃到了饭,政府拿到了钱,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件莫大的好事,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舜国的技术成熟、环境适宜,又有大量的优秀木系能力者,因此粮食的性价比极高。
  他们在其他国家低价出售粮食,该国的粮商无法跟着压价。
  与此同时,舜国利用法师人为控制了当地的土壤、气候,令本土粮商愈加艰难。
  普通民众选择舜国的便宜粮食,富人们也喜欢选择舜国的高质量粮食,两边都不再购买本土的厂商。
  久而久之,一个国家的本土粮商就在舜国的压力下全部破产,他们所有的田地、木系能力者也就被舜国收购。
  如此一来,舜国便握住了一个国家的粮食命脉,这一情况下,当地政府自然会出手干预。
  可不要忘了,在舜国的粮食援救计划中,他们卖出粮食所得收益的70%都给了当地政府。
  这笔钱是白给的,只附带了一条要求,那便是当地政府在使用这笔资金时,需要由舜国监督。
  换而言之,当地政府要是想用国库里的钱,就必须得到舜国的同意。
  一旦有政府官员反对舜国的粮食援救计划,舜国便掐断他们的国库,停止粮食援助。
  这个时候,当地的粮商早就破产,舜国一旦停止卖粮,全国就没饭可吃,整个国家的人民群众就都会帮着舜国抗议自己国家的政府。
  而这一项粮食援救计划是谁提出并执行的呢?
  它提出者正是舜国的第一粮商薛氏家族。
  薛氏联合了舜国国内另外两大粮商,共同执行了这一计划,一百八十年后的今天,全球的粮食产业的大头依旧被这三个企业握在手中。[1]
  但要控制住十数个国家的粮食经济,需要无比雄厚的资金支持。
  一百八十年前,薛氏还只是个普通的粮商,是谁在背后支持了它?
  正是当年入驻舜国的百里族。
  百里族来到了舜国的领地,为了制约舜国,她们打造出了薛氏这个集团,令它在舜国里举足轻重,令舜国不敢随便对百里族下手。
  百里族对薛氏的扶持无疑是成功的,直到一百八十年后的今天,在九国攻谷之时,舜国也得打量打量薛氏的重量,这也成为了它没有参与攻谷计划的原因之一。
  当宓茶听到宓军联系了薛擎时,她便反应了过来。
  宓军支持姬方缙,百里族便能挖走禹国国内最大的木系组织江南林氏,木林氏一走,禹国就会产生大量的粮食缺口。
  如此一来,薛氏集团便能在禹国国内推行这项粮食援救计划,进而控制住整个禹国的国民,操纵禹国的政治。
  这似乎是一项非常高明的计划,但既然这项计划能够产生巨大的利润,那利润的背后必然有人承担损失
  低价粮食入侵,一个国家的粮食产业便会崩溃,无数的工厂、商家倒闭,数以万计的本土农民和行业内的普通人员将一夜之间失去工作
  下了课,午饭之前,宓茶给陆鸳去了一通电话,问了她对这项计划是否知情。
  电话那头的陆鸳嗯了一声,出国前你爸就找我说过了。
  宓茶沉默。
  陆鸳已经知道了,却还是前往了木林氏,她的立场已经十分清晰她赞成宓军的计划。
  良久,宓茶问道,陆鸳,这是正义吗?
  不是。陆鸳没有半分的停顿,她答道,这是自利。
  那你宓茶,陆鸳打断了她的话,我只是个巫师,我对正义没有兴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