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最重要的是,残荷斋的人本来就多,他们俩往那一坐,跟蜂王出巢似的,那些来看热闹的男的女的一窝一窝的来。
生意火爆,累死老头。
“阿瓷,回去拜访一下你宋爷爷,顺带把这缸咸菜捎给他。”
沈温瓷捏着鼻子:“哦。”
一路上,沈温瓷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避免和他说话,在车上睡了一路。
下午出发,到达京城也快晚上七点了,夏天日长,天色没有完全暗下去,弯弯的月牙早已挂在天际。
醒来时车停在姜家别墅门口,身上盖着个外套,车上也没人。
她微蹙着眉,缓神片刻,这时车门被打开,宋栾树坐了进来。
他看了眼她的脸,递了瓶拧开的水,“头疼吗?”
圆脸杏眼,眉眼冷峭,面部线条干净利落,垂眸时可以看见又浓又长的睫毛,她嘴唇轻抿的时候,整张脸看起来都是清冷漠然的样子。
她摇头,“太晚了,就不请你进去了。”
宋栾树拿她的漠然没有办法,他最怕她这样。
见她要走,宋栾树只能说:“那缸咸菜……”
“我明天带过去。”
“你明天要来宋家?”
沈温瓷一向很听话,爷爷吩咐,她怎么样都得去一趟。
她微微点头。
“那我明天来接你。”
“不必。我不至于差司机。”
“……”
沈温瓷见他无言,开门要走,宋栾树突然拽住了她,“我那天不是这个意思……”
“放手,趁我还没生气。”
“……”
沈温瓷和宋爷爷,在她还没去楠城之前,很熟悉。熟悉到她第一次学说话叫爷爷,就是在宋爷爷的跟前喊的。
那一年除夕,宋家两个儿子都不在,只有宋爷爷和宋栾树爷俩儿过年。
电视里一群人唱唱跳跳的,家家团圆,就连沈家都有沈明霁和沈温瓷揉面团打闹。
那时宋栾树的大伯在除夕出任务,出了意外,在医院里生死未卜,宋栾树的父母常年在外不能回来,宋家爷俩冷冷清清。
沈奶奶知晓了这些事,指示沈明霁带着妹妹到宋家送饺子,小温瓷那时站都站不稳,走得手是手,腿是腿的,踉踉跄跄把饺子端端到宋老面前。
牙都没长齐的乐呵面团子,叫了第一声爷爷,又脆又甜。
后来沈温瓷便成了宋家的常客,有一阵子不找小栾树玩,专门缠着宋老爷子要下棋。
她拿着马在棋盘上横冲直撞的无赖样儿,“爷爷,我这是汗血宝马,跑不累了,可以随便走!”
那双大眼睛,除了狡黠,还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那时,小栾树还在缠着爷爷和他玩围棋,眼睛恶狠狠的瞪着这个伪善的没有爷爷的孩子。
而小温瓷偏偏故意曲解宋栾树的用意,笑得眼睛都是弯的,嘟着嘴面露鄙夷的看着他手里的黑白子,说:“宋栾树!你能不能成熟一点,上了幼儿园还玩没有字的棋子,真的很没文化。”
每次小温瓷跟奶奶背诗,奶奶都会夸她,在幼儿园学写字,她写的又多又快,老师也总夸她聪明。
在小温瓷的世界里,有字的棋子玩起来就是比没有字的高级一点。
小温瓷小手搭在宋爷爷脸上,要宋爷爷看象棋盘:“爷爷,阿瓷长大了,是不是很厉害。”
宋老愣了,浑厚的嗓音发出爽朗的笑声,那个孩子几乎是迅速的将自己的马压在他的帅上面。
乐呵面团子说:“爷爷,为什么阿瓷没有亲爷爷,你喜不喜欢阿瓷,你给阿瓷当爷爷好不好?”
童言无忌,时空旋转,恍惚间,已过了十八年。
近乎人生的五分之一,什么都没有变,又什么变都过。
开门的是一个陌生男人,看见沈温瓷,先是一愣,因为他曾在自己调查的资料中见过她的照片。她不上相,本人比照片更让人眼前一亮。
沈温瓷笑着说:“请问宋爷爷在吗?”
男人恭敬地将她迎进来,笑道:“在的,沈小姐。”
“你认识我?”
男人一闪神,“昨晚大少吩咐过。”
这时,客厅里传来一个苍老沉稳的声音:“阿瓷来了是不是?”
沈温瓷走了进去,看着宋老,仔细端洋着,心中颇为感慨。
这个老人在沈温瓷印象中是个气宇轩昂的帅老头,如今却满头银发,为了儿女长孙操碎了心,步步为营,高处不胜寒。
他早已是满脸皱纹,她却已经许多年没有见过他。
他靠在红木的沙发椅背上,看到沈温瓷站在那,满是皱纹的手招了招,握住她的手,眼睛依旧如鹰隼一般,却满是慈爱:“怎么,那老家伙把你教的你怎么扭捏,回来了爷爷都不喊一声?”
沈温瓷坐下,原本快哭了,又憋了回去。
宋老笑。
沈温瓷拿出来给小盒子,大概跟薯片桶这样大小,“我不好,我赔罪来了。〞
宋老挑眉,“什么玩意儿?”
“不值钱的小玩意,爷爷别嫌弃。”
盒子也没有包装,直接拉着红绳一抽,里边的东西就出来了。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