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是个人都知道,无论是旱灾还是洪涝,发生后瘟疫会随之而来。
  也就是赵小宝,提前让人搭建房屋,还有准备各种的药草。
  无论是中暑也好,还是伤寒等等,甚至是受伤的伤药,也都准备了。
  同时还跟朝廷上报灾情,请求早些赈灾,避免等百姓饿死了,或者给卖身了,那就亏大发了。
  赵小宝还让人去外面摆施粥的摊子,连陈州城,入口的大门,都各摆了一个。
  不过每天的量都有限,但那边的人,都会指路,让人上基地来。
  给上一碗吃不饱饿不死,足够撑到基地来。
  一开始还好,后边几天,基地外来了大批的灾民。
  “看来,别处灾情严重了。”顾景辰看着外面的流民,实在是担忧。
  “别担心,这边粮食充足。”赵小宝后半句话没说,不光是粮食充足,兵力也充足。
  根本无惧,真要有人动了什么歪心思,弄死!
  流民倒是不需要担心,他们最多也就是被有心人鼓动了。
  陈州城内也是有些骚乱,但总归还是平稳的,连粮食的价格,也没有多少的变动。
  废话,谁敢啊?
  赵小宝这杀神,手握兵权。
  哪怕在京城的朝臣,都抗议长公主手握兵权的事,但压根没用。
  刘娥说那是先帝给的,赵祯更是躲在皇太后的后头,皇太后都没说啥,他一个没啥实权的小皇帝,能做什么。
  加上赵小宝手上打杀的武器,还是他亲手送出去的呢。
  更何况刘娥怎么可能反对,她又没疯。
  赵小宝在陈州,陈州那帮家伙就不敢随意涨价,这只对稳定陈州有好处。
  脑子进了水,才会找赵小宝的麻烦。
  几乎每天赵小宝都会写信回京,所见所闻,都描述的清清楚楚。
  知道陈州的灾情有多么的严重,根本不可能听信那些跟陈州有关系的朝臣,以为只是简单的旱情。
  这旱情来的如此气势汹汹,连建造的水库,作用都只起到了一点。
  要知道这水库,全国都建造了,大部分都很好的缓减轻微的旱灾。
  唯有像陈州这样的,才没有太大的用处。
  赵祯第一时间,开始筹集粮食药草等等。
  赵小宝心中都写了,要些什么东西,比乱糟糟的随便乱来,强多了。
  连绿豆,都让人准备了不少。
  陈州实验基地外,之前建造的窝棚已经快住满了,足足容纳了两千多人。
  这些人被分开,内里一圈的,住的是老人孩子和妇女。
  男人青壮年,就住在了外围。
  每天早上的时候,领吃食,也是内围先领取,外围才轮到吃。
  第125章 甩锅达人
  但凡来个赈灾的钦差到达,估计都要震惊,此处的井井有条。
  丝毫不见脏乱,每个人的精神状态,也都是不错的。
  每天早饭吃好了以后,流民们就要上工干活。
  白痴白住,那肯定是不行的。
  来此处的百姓,也都相对的淳朴。
  人家给粮食,他们出力气,也是应该的。
  基本上失去父母的孩子,基本都被育幼院收容了。
  其他在内圈的孩子,都是有父母的。
  让孩子能吃饱饭,也是外圈人努力奋斗的动力之一。
  外围的人都在努力的搭建窝棚,他们这些人住着,每天都有新人来到。
  那些惨状,所有人看到了,都于心不忍。
  没办法,在之前他们也跟这些人一样惨,是长公主殿下收留了他们。
  让他们有遮风避雨的地方,虽然这里压根没有雨水可言。
  每天他们还可以去基地提供水源的地方打水,因为不需要做饭,所以水的话,就基本上给他们使用的。
  饮用水,都是统一烧开的。
  分给他们水的人,还会提醒,饮用不干净的水,容易生病。
  而在这边,生病绝对是一件奢侈的事。
  所以拿着煮过的水,喝着也放心。
  一天三顿,吃的还算可以,早上是稀饭,里面掺了玉米红薯,吃起来香喷喷的。
  午饭则是窝窝头,咸菜还有一点腊肉。
  晚上也是粥,吃完早早的睡下。
  不是赵小宝不想给他们吃的好点,像肉什么的,但基地的肉食并不多。
  养的那几百只鸡鸭的,够这两千人吃几口的?
  能有足够的粮食,都算是不错的了。
  腊肉也是过年前灌的,当初将养的猪都杀了,大部分做成了腊肠,现在倒是能让人都吃上一口荤腥。
  对于这样的生活,来此地的百姓都很满足。
  外头比这里更加的糟糕,能吃的都吃完了,树皮都被啃没了。
  只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怎么会如此的糟糕呢?
  谁都想不到,但撑到陈州的百姓,终于得到了活下去的机会。
  那就是前往长公主的实验基地,这里可以让他们吃上饭。
  正因为有长公主在,连陈州城内,物价都没怎么波动。
  在城里的百姓,不至于要上外头找吃的。
  还是可以糊**下去的,这么一想,陈州这片土地,都还算稳定。
  即便是住了两千多流民的基地,也没有因为这些人的到来,发生什么病灾。
  这要多谢,这吃食和排泄物之类的分开,加上住所附近,还撒了许多的药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