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行,那你留在这里吧,这样过年的时候老宅也热闹些。我去美国也待不长,过完年,也很快就回来了。”
  “第二件事情。”江澜继续说,“我想跟你聊一下你未来大学的事情。你有什么想法了吗?”
  从小到大,她对闻硕秉承的都是自由教育放养那一套,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闻硕实在是太优秀了。
  当别人还在为自己的儿子去哪儿上学、学习不好而发愁的时候,江澜从来都不知道着急怎么写。
  从小到大,闻硕成绩一直很优异,向来都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一路绿灯到底。
  从幼儿园到高中,她都给了闻硕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也从来没有操心过他的学业,毕竟他从来没有考过年级前三以外的名次。
  但江澜知道,高考还是不一样的。
  这是人生的分水岭,也是闻硕的人生大事。虽然她相信闻硕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但即便松弛如她,也想提前知道闻硕的想法,顺便给点实用的人生建议。
  闻硕很少跟江澜讨论上学相关的事情,在听到“大学”两个字后,他便知道,这次江澜是认真的了。
  但他同样也认真:“大学是吧,那我先听听您的想法吧。”
  江澜:“很好选啊。国外或者国内,二选一。”
  她又把球抛还给了闻硕,这意味着选择权还在他。
  闻硕不假思索:“国内吧。”
  他想都没想就迅速地就给出了结论,属实有点超出江澜的预期。
  其实在她的预期里,闻硕是会选择去美国读大学的,毕竟他之前每年暑假都会去做一些美国知名大学的交换项目,参加暑期学习什么的,他绩点高,sat等考试也轻松通过……江澜想不出,为什么他最后选择了留在国内。
  但她知道闻硕这么做一定有他自己的考量,也不打算说服他,于是点了点头:“嗯,国内也挺好。你选择北大的话,以后我们还能做校友。”
  闻硕平静地回答:“我不打算去北京,我大学想去上海。”
  这句话又出乎了江澜的意料,她有些惊讶:“怎么突然想去上海了。你之前不一直都说要去北京的吗。”
  闻硕:“不算是突然的决定。妈妈,您别问了,没那么多的为什么,上海和北京也没区别。”
  今天对话的信息量有些大,江澜觉得自己需要好好地消化一阵子了。
  她其实一直都闻硕都是放心的,即便在他上了高中,处在青春期的现在也是。但是今天她竟然头一次有了一种“孩子长大了自己再也猜不透了”的想法。
  但她知道,闻硕今天说得这些都是谨慎考虑了的,他平时很少用“妈妈”这个词来称呼江澜,青春期以后总是习惯用“江女士”,“老妈”之类的字眼来代替。
  但今天,他在这个话题上,非常正式地喊了自己一句“妈妈”,江澜就知道,他这次是认真的。
  她揉了揉眉心,觉得有必要要把这件事同步给闻时,今天的谈话还是有点用的,起码让她和闻时有了心理准备,不然老闻还一直都盼着明年全家都在美国团聚呢。
  “好,放假第一天,就不烦你了。”既然闻硕不想解释,江澜也不会干涉他的选择。
  这是闻硕自己的人生。既然他已经做好了选择,无论未来发生什么,好的或者是坏的,他都要学着自己承受。
  -
  放假后,任梨只在补了一天的觉,便去上了补习班,主打一个从学校无缝衔接,直接丝滑过渡。
  这个补习班是林苑按照任梨的要求临时找的,只有一个条件,离家近。
  当别人都开始度假晒美食玩游戏逛街的时候,任梨已经在准备去上补习班了。
  她其实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好,至少早起的生物钟还在,作息时间没被打乱,想玩的心情还没建立起来,所以去上补习班也并不痛苦。
  林苑找的这家补习班在隔壁街区的一栋写字楼里,规模不大。
  这栋写字楼对外出租,里面的工作室名目繁多也很杂,有少儿辅导机构,艺术培训中心,理发店,摄影室等。
  林苑给任梨报名的那个辅导班是一家小型的机构,占据了写字楼某一层,除了给高三生补习,还有初中的作业辅导。
  因为离得不远,所以早上任梨也没让林苑去送,自己打了个车过去。
  上午,她随着报道短信的指印,去辅导班报完了道,领了自己的那份学习资料,跟着座位表找到了自己所在的教室。
  这个辅导班大概规模小,跟任梨原先在学院路那边上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这会儿教室里辅导老师不在,大家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嬉笑打闹着,半点没有紧张的气氛。
  教室里没有排位表,大家可以随便坐。任梨天性喜欢低调安静,于是在抱着自己的那沓资料走进教室后,像第一天转学去四中时那样,挑了个靠近后面的位置坐了下来。
  此时距离上课还有一段时间,过了一会,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女生低头匆匆忙忙从教室前门走了进来。
  她一进门,就径直地越过前排的空位,走到了最后一排。也许是走得太着急,在经过任梨身边的时候,宽大的外套不小心扫到了任梨放在桌上的保温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