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陈驰逸……”
她躲着他的亲吻,眼底水光潋潋,颤声恼怒道,“你是变态吗?!为什么不让我出去,你好烦,我不想这样和你待在一起……”
不知道哪句话戳中了面前人,陈驰逸松开了她。
江予雨下巴被他掐得生疼,拧眉,被迫抬起脸。
陈驰逸盯着她:“不想和我待在一起?”
大抵是连续的折腾让人精疲力尽,江予雨垂下眼,细密的睫毛轻轻颤抖,累得不想说话。
陈驰逸松开了她。
“……”
江予雨有点怕他生气,不知道三年过去这人的脾气变得这么可怕,她下意识后退了几步。
陈驰逸转身走了。
江予雨盯着他背影,意识到男人是要开门离开的时候,呼吸急促地要追上去,结果还是没赶上男人开门的速度。
大门在她面前无情关上,砰的一声。
人是走了,可她还被关在这间屋子里。
江予雨懊恼叹口气,眉心微微拧起,坐在沙发上。
她环顾了一圈屋内。
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摆设,只不过许久未住过人,少了点人气味。
上一次来这里还是三年前的冬天。
陈驰逸在琼津的几处房产都有陈家的人专门处理,唯独这处无人知晓。
男生出国以后,她偷偷地来过这里一次。
门锁有记录她的指纹,她打开门,把二毛带回了家里。
现在她的指纹已经被删去了。
目光在屋内扫视一圈,又忽然顿住,停在隔断的柜台上。
江予雨起身走过去,瞧见上面放着的最新版水果款手机的手机盒子,有点发愣。
方才一直想着要离开,又是和陈驰逸争执,她都没有注意到这里。
手机盒旁边还放着张小小的电话卡。
是从她昨天被砸坏的手机里取出来的。
她把盒子打开,里面赫然装着个新手机。
沉默片刻后江予雨把手机开机,电话卡插了进去。
她本以为外边已经乱成一团,会收到一群人发来的消息,结果打开手机后才发现已经全然被陈驰逸滴水不漏地处理了过去。
在考虑要不要报警的最后,她抱着不甚明显的希望,走到大门边。
尝试着输入连续的6和8这种常见密码失败后,她又输入以前记住的这道门的密码,还是失败。
思索片刻后,她输下陈驰逸的生日。
仍旧打不开。
最后她输自己的生日。
门开了。
-
一周过后,江予雨在某节课上收到了李记者发来的邮件。
周刊编辑将当天她和李记者的采访对话编辑成文字稿,把提问的问题筛筛选选,分为了几个板块,要她做最后的审核,如果确认没什么问题的话,那她的采访便会登上下一期周刊。
琼津大学学生们的课堂自由度高,课上允许使用电脑,鲜少在课上摸鱼的江予雨打开电脑来,把稿子浏览了一遍。
确认无误后,她发给李记者一个ok的表情。
李记者回了一句辛苦。
这节课是外国文学品鉴课,江予雨合上电脑的时候,讲台上教授正好讲到契诃夫的《关于爱情》。
以爱情为主题的十个短篇故事,不同的主角,不同的人生轨迹,契诃夫以精准笔触描摹出爱情的种种样貌。
江予雨在本科的时候曾经有读到过这本书,只不过看了前几个故事后便没再看了。
课堂上聊及这些,二十来岁的男女们侃侃而谈,江予雨坐的教室中间,前面陆续有几位同专业的研究生起身,在教授讲完之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文科生课堂的魅力也就在于此,大家引经据典各抒己见,思想在探讨与争辩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有位研究生说起最近流行的“crush”单词,荷尔蒙急速增长,情感呼之欲出,常用来被人形容一见钟情的对象,但crush也有使心烦意乱,使消沉的意思,最后再总结到爱情的本质就是双方情感纠缠不清,纠葛不断。
坐在江予雨旁边的一个女生起身继续道:“爱情具有排他性,当真正遇到求而不得的人,欲望撕开理性的禁锢,控制欲与独占欲升腾到顶峰,爱情的本质也可以是占有。”
江予雨安静听着,直到被教授主动提问:“江作家,你觉得呢?”
教室里大家都纷纷转头看过来。
从大一到现在研二,江予雨一直都算是人文学院里的名人,成绩优异,气质清韵,基本老师和同学都认得她,现在她又是获奖又是出书,加之在网络上的走红,更是名声大震,课下去找老师们探讨的时候,不少老师都爱开玩笑叫她江作家。
尽管江予雨还并不认为自己能担上“作家”这一名称。
从识字会写文章开始,她一直都是把写作当成是内心世界的抒发,将无法诉诸于口的情感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的行为让她感到满足沉醉,也感到快乐。
从前孙教授评价她的文笔笔触凛冽,熨帖微苦,着重强调人内心的挣扎与苦难,太过成熟沉重,更多也是因为她一直受到江州涛的影响。
年少时三观都还未成形,便受到一直尊敬的父亲对母亲家暴的冲击。
这些事情难以启齿,也不知如何说起,她只能把自己麻痹在文学的世界里,既然无法说出口,那就疯狂用文字表述。